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个企业家治理企业的效绩大小,不仅取决于对市场变化的准确把握和对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而且越来越取决于他的人格影响力。完美的人格是企业家经营企业的重要法宝。 企业家人格:蓄于内而扬于外 所谓人格,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人的性格、气质及能力;其二是人的道德品质;其三是人的能作为权利、义务的主体资格。一个企业家如果具有完美的人格,就可以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导向力,可以鼓舞、激励企业员工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2.
道德人格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道德人格论唐凯麟一“人格”一词,来源于拉〕文Persona,其原意为舞台上用的面具。它包括两层涵义:一是指一个人在生活舞台上显现出的行为;二是指一个人的真实自我。“人格”作为一个科学的概念,为心理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伦理学、哲学等许多学科所广泛...  相似文献   

3.
漫谈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是—个内容丰富历史久远的概念。也是一个充满歧义而又为多种学科所广泛引用的术语。在法学上它是指作为权利和义务主体的资格;在心理学上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在伦理学上是指道德上的权利和义务的主体。而我们通常的用法,则是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如称赞某人的人格高尚。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中指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  相似文献   

4.
简论增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徐永平一、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公民是一个法权概念.也是伴随着国家民主政治的产主而形成的。公民概念一方面是指具有独立人格身份而不从属于社会政治共同体的自然人;另一方面.它反映了独立人格身份的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  相似文献   

5.
人格是一个涉及多种学科,有多种含义的概念。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它主要指人品,即人的道德层次;二是心理学意义上的人格,它主要指人的个性特征,包括人在气质、性格。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方面与他人不同的特点。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历史上最富魁力的伟大人物,也是这个世纪世界历史上最具人格力量的巨人之一。毛泽东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导师,深受中华民族优秀思想文化熏陶,加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和长期的革命实践的锤炼,因而他除了具备一般人所具有的对人民的炽热感情,对民族的无限忠诚,对同志的博…  相似文献   

6.
苏宝胜 《青年论坛》2007,25(6):60-62
感恩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大力继承和发扬;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可以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塑造完美人格、完善人的生命;感恩教育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师源性心理伤害和学生人格缺失的内涵师源性心理伤害,指来自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伤害。作为一种持续的、平衡的、积极的心理状态,它的标准简要概括为三点:一是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二是能正确认识和评价他人、集体和社会;三是能正常调控自我情绪、学习和工作状态,具有能够承受挫折、适应环境,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无论师生双方是否察觉,由于来自教师方面的原因而导至学生以上三点发生消极改变的,就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构成伤害。人格是一个人内在特质的总和,它包括知、情、意、行几个方面。现代人格心理学家认为,…  相似文献   

8.
人格使一个人区别于他人,并可通过其与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如果一个人的行为方式能保持独立,我们就说其人格是健全的,可称这样的人拥有“独立人格”。一般所讲的独立人格,主要指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相似文献   

9.
一、如何理解一切剥削制度下的文明都具有两重性(既推动社会的进步,又产生和扩大社会的对抗)? 首先,要对“文明”这个概念有个科学的理解。我们这里所讲的“文明”,是一个历史的、社会的范畴,它不等同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习惯用语,比如打人骂人不文明,随地吐痰不文明之类,那主要是指人们的道德行为而言。  相似文献   

10.
在道德教育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化解精神、心理层面的困扰,以促使人格的健康发展和完善,这不仅是当代学者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更是人类所关切的永恒话题。人格是一个为许多学科所广泛使用的概念。伦理学所说的人格是指个体人格的道德规定性,是个人的价值和品格的总和,表现为一个人较为稳定的内在精神结构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生活态度和行为特征,它是在环境、学习诸多因素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正>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不等同于法治建设的全部内容。这些年来,我们强调法治国家较多,而对法治社会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不够  相似文献   

12.
论青年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我国启动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可以说是教育,要通过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当前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格因素和智力因素的相互作用是创造过程中最重要的机制。当前对大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培养其创造性的智力因素——创造性思维;另一个就是非智力因素——创造性人格。所谓创造性人格是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首先提出和使用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个体内在的创造能力与创造动力构成…  相似文献   

13.
一、关于时代问题时代是一个具有多维度、多视角的概念。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来说明时代。我们这里所说的时代,是指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阶段的总概括,是一个政治概念。它不是就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来说的,而是就全世界范围而言的;它也不是指某一个短暂的历史时刻,而是指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时代观,认识和把  相似文献   

14.
高校优秀女大学生人格特征分析■张爱莲张宗新王笃芳人格是指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在内的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个性倾向性主要指一个人的兴趣、爱好、需要、动机、理想和信念等;个性心理特征则是指一个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等方面的特点。人格是在一定生理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政策对象是指由于特定政策决定而必须调整自己行为的目标群体。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它是可控、可调的处于某一层次的“元”,即在人的意志指导下,能对之施加影响且具有明确边界的系统。作为一项特定的公共政策,社区减灾政策的对象首先是作为一个整体概念的社区;其次是构成社区系统  相似文献   

16.
激励具有激发、鼓励、使人振作的语言学含义,《史记·范唯蔡泽列传》中就有"欲以激励应候"的记载;《学记》更明确指出,作为教职工,要"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激励是"以人为本"管理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它是西方行为科学和管理科学的一个常见的概念。在管理学中,激励是指行为  相似文献   

17.
韩斐 《桂海论丛》2014,(4):29-33
法国民法认为财产与人格具有同一性,德国民法则认为财产与人格是分割的,这两种理论都存在不能自圆其说之处。意大利民法中的财产概念指向于利益性,以绝对性、交易性作为财产权利的基本特性;同时,以弃权义务、人的法律价值来界定人格,人格具有自主、理性的内涵,而权利能力只是人格在法律层面上的描述。意大利民法中财产与人格的关系,对中国有以下的借鉴意义:两者并非同一位阶的概念,财产是人格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通过对整体财产的拟人格化,可以使其具有法律人格。  相似文献   

18.
讲政治,努力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是党中央近几年来反复强调的一个大问题,它关系到“把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带入二十一世纪,其意义之深远、任务之紧迫是不言而喻的。而要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首要的任务是尽快提高广大干部的政治素质。一“政治素质”中的“素质”一词,应同“素养”同义,它不单纯等同于生物学上那种先天的资质或禀赋的“素质”,而更主要的是指人的后天修养。概言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时期心理问题的凸显社会学视野中的"心理问题",是一个比"心理疾患"或"心理障碍"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广大的概念。它包括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层面、人格层面  相似文献   

20.
全法 《人民政坛》2011,(7):44-44
7.问:选民与公民的区别是什么? 答:选民是指具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公民。公民是法律概念,它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一般地说,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即为我国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