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谭龙飞 《传承》2011,(20):62-63
图腾是氏族群体在建立之初所形成的、具有标识性意义的、能够显示氏族群体特征的一种有生或者无生的东西。图腾与氏族有着某种密切的关系,被当作本族的祖先,并神圣化。简要叙述中国的民族图腾、图腾文化、图腾制度以及图腾仪式等状况,并解释图腾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2.
"古姓来源于图腾"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腾说"一直是解释中国古姓起源的最有影响的观点,本文旨在说明图腾只是古姓起源方式的一种,"感生"的传说并不能证明姓起源于图腾.图腾崇拜的影响有一定时代限制,其所发挥作用的程度也很有限,对于图腾在古起源中的意义应当有个正确地认识,不应盲从盲信,过分夸大它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说文》对“乳、孔”二字的解释涉及到玄鸟,近年来学者们对之作了图腾主义的解释。本文针对玄鸟“图腾说”所依据的文献证据、图腾理论、考古学证据进行了分析,认为这些学者的论据存在问题,他们对《说文》所见玄鸟作图腾主义的解释是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4.
"天人合一"思想可谓是中国哲学思想研究的核心,它不仅是一个海纳百川的哲学命题,也是中华文化赖以生存和积淀的土壤。同样,图腾世界也是一个引发无尽思考的领域,图腾研究可算是人类学研究中解读他者文化、阐述与他者关系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就将这两种在人类思想中彼此独立但都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体系结合起来,试图找到其不同表征下的共通之处,并结合现实谈谈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中西方民族学资料,指出法的起源与图腾禁忌习惯密切相关。原始社会存在着法律,图腾禁忌是法律的源头。  相似文献   

6.
邓少波 《前沿》2012,(2):169-170
图腾文化的产生,跟古人对生存的不安与畏惧有着密切的关联,也许就是畏惧心理结合了人类想象的物态反映。这种想象与畏惧的中和,迸发出无限巨大的创造力。图腾在精神层面的作用无可争议,然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归根到底图腾符号是为物质服务的。因此图腾的产生不仅仅是精神皈依那么简单,而是精神与物质双方面的综合。  相似文献   

7.
陈创生 《岭南学刊》2002,(5):95-98,32
图腾来自于原始初民的所谓“集体表象” ,最初的原始图腾是一种禁忌的生殖图腾 ,后来逐渐被赋予丰富的意义。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符号 ,具有图腾符号的一般象征意义 ,但突出地体现出一种权力意识和政治权威的象征意义 ,最后演化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信仰和风俗习惯 ,构成传统文化的重要遗传机制和审美意识 ,体现出一种审美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立浩  于苏光 《新东方》2009,(11):12-17
人类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指出,图腾“意指一个氏族的标志或图徽”。图腾是原始人早期与自然联系的产物,是早期的自然环境在人类主观意识上的反映。图腾信仰的产生,是人类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开始。图腾信仰是人类最早的文化:图腾不是形式上某一动植物或虚拟生物的简单存在,而是原始先民作为维系某一氏族群体血缘亲属关系的象征,  相似文献   

9.
论远古图腾与艺术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艺术起源 ,劳动、祭祀、娱乐这三者不妨统一起来考虑。初民们从劳动中受到启迪 ,在庆祝丰收、祭祀部族图腾时 ,载歌载舞 ,享乐诸神 ,以求更大丰收 ,初民们自身也从娱乐中得到愉悦。  相似文献   

10.
周处斩蛟,魏征杀龙,哪叱抽龙筋、剥龙皮,孙悟空大闹龙宫,最高级别的“龙”——四海龙王个个都成了小丑。如果说龙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有这样作践自己图腾的吗?  相似文献   

11.
迪尔凯姆“集体意识”概念生成的社会环境虽然改变,但并没有失去运用该概念分析当今社会的社会学意义。文章通过经济、政治和文化角度的观察,说明集体意识和现代性照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运用集体意识的现代性意义解读和谐社会理念,生成集体意识与和谐社会之间的意义联系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反身性思考。  相似文献   

12.
法律的自治性、司法与民主的纠葛以及精英主义思想,造就了法律人思维与大众思维的不同。其差异主要体现于思维焦点、思维背景和思维方式等方面。但当前学界夸大了两者的区别,使得其失真。这些差异并不当然意味着两者的不可共存。事实上,在法治社会里,它们在诸多方面是相互联系和融通的。就中国当下情形而言,须还原法律思维与大众思维的本相,并在尊重两者区别的基础上,以法律程序来沟通彼此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哲学既不像过去人们想象的那么无所不能 ,也不像人们现在所忧患的那么无用。哲学作为一种超越性智慧 ,自有其“无用之大用”。哲学的功能和价值体现两个方面 :对个人而言它可以帮助人们提高精神境界、保持好奇感、赋予生活以意义、训练理论思维水平。对社会而言 ,它通过批判现实 ,激发社会活力 ;通过构建理想 ,引导社会前进。  相似文献   

14.
构成现代英国法治理论的古典思想背景,是以理性自由主义法治观为其鲜明特色的.政治哲学家霍布斯设计的法治理论是以自然法则为先决条件的强大的政治社会结构.古典自由主义法治的奠基人洛克承袭了典型的不列颠经验主义和妥协传统,其思想对人类的社会政治生活和思维方式产生了直接的无法估量的影响.哲学家体漠对英国法治理论的贡献主要是对洛克的政治社会就是法治社会的发扬光大.普通法法治主义奠基人布莱克斯通则主要以其不朽的<英国法释义>和其普通法法治理论名扬海内外.  相似文献   

15.
杨竞业 《桂海论丛》2005,21(6):14-16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研究和谐社会开放观。和谐开放观实现社会开放观的现代转型,深度开放观充实社会和谐观的现代逻辑,扩大开放观促进社会文明观的现代建构,推进和谐开放观、深度开放观与扩大开放观“三位一体”的复合适应,这是生成更加高级社会文明形态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壮族传统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俸代瑜 《桂海论丛》2006,22(6):17-20
壮族传统文化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和谐”理念,这是壮族地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种潜在优势资源。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此种资源的所在和价值,进而利用其为广西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服务。  相似文献   

17.
仡佬族民间文学的区域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丽 《贵州民族研究》2005,25(4):125-129
仡佬族民间文学传统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现就已出版的部分仡佬族民间诗歌、传说、故事,来分析仡佬族民间文学中体现出的区域性特征———生存环境、图腾信仰、思维方式及其表现形式,并在历史变迁中体察仡佬族传统文化精神的宽容开放、博大善良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了依法治国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之间的关系,论述了依法治国的核心是制度建设,并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中制度建设设置了基本框架,即主要从政府的职能转变机制,民间社团的构建,社会融资和财政体制的制度改革,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决策规划机制等方面进行构筑,最后,对特别的"三农"问题提出改革构想.  相似文献   

19.
刘焕申 《桂海论丛》2010,26(5):12-15
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小康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科学内涵和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