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司帕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沙门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禽败血霉形体等病原微生物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和最小杀菌浓度 (MBC) ,并与 4种氟喹诺酮药物及 3种其他抗菌药物相比较。结果表明 ,司帕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沙门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禽败血霉形体均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优于其他对照药物  相似文献   

2.
彭芙  代敏  万峰 《中国兽医科学》2012,(10):1073-1080
采用琼脂平板2倍稀释法测定了草豆蔻水提物、醇提物、醇-水提取物、挥发油4个活性部位对15个不同种属120株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用SPSS17.0软件中单因素方差分析法比较分析了4个活性部位分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鲁氏不动杆菌和芽孢杆菌等11种菌株的抑菌活性的强弱;采用小鼠全身感染模型分析了草豆蔻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内抗菌活性。结果显示,草豆蔻4个活性部位对受试菌有不同程度的体外抗菌活性,且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较对革兰氏阴性菌的活性强;在4个活性部位中,以挥发油的体外抗菌活性最强,除对4株单胞菌和7株大肠杆菌无抑菌活性外,对其余109株受试菌均有较强的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的MIC50和MIC90分别为0.94~1.87mg/mL和0.47~1.87mg/mL,对革兰氏阴性菌的MIC50和MIC90均为0.47~29.92mg/mL。草豆蔻油在体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小鼠和大肠杆菌感染模型小鼠有强的保护作用。高、中、低3个剂量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模型小鼠的保护率分别为100%、90%、80%,对大肠杆菌感染模型小鼠的保护率分别为100%、90%、40%,呈明显量效关系。结果表明,草豆蔻挥发油是中药草豆蔻对奶牛乳腺炎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物质,可用于奶牛乳腺炎等感染性疾病的防治和食品防腐剂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在大肠杆菌中融合表达杂合抗菌肽BM16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本试验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设计出1条杂合抗菌肽BM16,运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 ET-28a(+)-Ub-BM16,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采用Ni2+亲和层析纯化获得目的蛋白。结果显示,表达出13.2 ku的Ub-BM16融合蛋白,经SUMO酶切后获得2.0 ku的目的蛋白,纯化后纯度大于95%,该多肽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均有抑制作用。上述研究结果为开发新型抗菌肽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根据大肠杆菌的密码子偏好性,将编码AvBD2成熟肽的基因原片段Na-AvBD2优化为片段Op-AvBD2,将2条片段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中重组表达,表达产物经GST树脂纯化后,对二者的表达水平和抗菌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融合蛋白rOp-AvBD2的表达量比rNa-AvBD2高2倍。而两者对大肠杆菌(CM-CC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鸡白痢沙门氏菌(CVCC533)和粪肠球菌(ATCC29212)的抑菌活性及对鸡白痢沙门氏菌(CVCC533)和粪肠球菌(ATCC29212)菌体超微结构的破坏程度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AvBD2在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中具有替代抗生素的潜在应用价值,而密码子优化将成为通过基因工程生产AvBDs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5.
用化学合成的茜草素做了体外抑菌试验、体内抗菌活性试验、人工感染猪多杀巴氏杆菌疗效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及临床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茜草素在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大肠埃希氏菌、绿脓杆菌、沙门菌和克雷伯氏菌等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后4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超过了六茜素。在小白鼠体内对大肠埃希氏菌也有非常显著的抗菌作用。对人工感染多杀巴氏杆菌的患病仔猪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小白鼠腹腔注射茜草素的LD50为336 mg/kg。茜草素对临床型乳牛乳腺炎的治愈率为87.5%,总有效率为100%。  相似文献   

6.
Attacin-Thanatin杂合抗菌肽的融合表达及其菌内抑菌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杂合抗菌肽Attacin-Thanatin(简称mAT)融合表达重组菌株,对其在大肠杆菌系统中的表达特性及其融合表达产物的菌内抑菌活性进行了研究.将mAT重组表达质粒pET-mAT(pe)依次转化宿主菌E.coli DH5a、BL21(DE3)、Rosetta-gamiTM(DE3)pLysS,采用IPTG诱导表达;优化筛选该抗菌肽的敏感菌株、IPTG浓度、宿主菌诱导起始浓度等,初步建立了抗菌肽菌内抑菌活性检测方法,用于研究该杂合抗菌肽的体内抑菌活性.SDS-PAGE分析结果显示,宿主菌Rosetta-gamiTM(DE3)pLysS可获得表达的融合产物,而E.coli DH5α、BL21(DE3)经IPTG诱导后未检测到目的条带;优化结果显示,以E.coli DH5α宿主菌、IPTG工作浓度0.1 mmol/L、起始诱导菌浓度D600nm值0.3为检测抗菌肽菌内抑菌活性的最佳条件;mAT融合表达产物抑菌活性的检测结果显示,宿主菌被本身所表达的杂合抗菌肽融合蛋白所抑制,增殖速度放缓.利用Rosetta-gamiTM(DE3)pLysS有效融合表达mAT并初步建立的抗菌肽菌内抑菌活性快速检测方法为进一步研究mAT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合成鸡β防御素2(AvBD2)成熟肽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GHK-AvBD2;将其电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Tricine-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表达产物,琼脂扩散法测定产物的抑菌活性,并测定产物的溶血活性;响应面法优化接种量、装液量和发酵温度。Tricine-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5.8ku位置出现目的蛋白质条带;抑菌活性检测表明,表达产物对粪肠球菌(ATCC29212)、大肠杆菌(CMCC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和巴氏杆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发酵产物在500mg/L时的溶血活性仅2.17%。由建立的响应面模型得到重组酵母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528mg/100mL、装液量8.43%、发酵温度27.8℃,产物蛋白浓度较优化前提高20%。本研究实现了AvBD2在毕赤酵母中的组成型表达,表达产物有较好的抗菌活性,为AvBD2作为新型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家兔圆小囊抗菌肽(RSRP)的体外抗菌活性以及与抗菌药之间的协同效应关系,采用琼脂糖弥散试验检测RSRP对8株供试细菌的抗菌活性,然后采用棋盘微量稀释法,选取11种常用抗菌药,分别测定其对临床分离的耐药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再采用分级抑制浓度指数来定量检测RSRP与抗菌药之间的抗菌作用关系。结果显示,RSRP对8株供试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分级抑制浓度指数从小于0.3到大于5不等。证实该抗菌肽与不同的抗菌药之间协同、相加、无关和拮抗作用关系均存在,其中与β-内酰胺类药物氨苄西林钠、头孢噻呋钠表现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中药苦地胆有效成分苦地胆内酯的抗菌效果,用浓度为800mL/L的乙醇溶液进行热回流浸提,制备苦地胆内酯的粗提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再结晶,制得苦地胆内酯类化合物,用薄层层析法进行苦地胆内酯检测与鉴定,并进行了苦地胆内酯类化合物的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当浓度为2.0mg/mL时,苦地胆内酯类化合物对巴氏杆菌、蜡状芽孢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沙门氏菌和鸡大肠杆菌呈现极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浓度分别为50、10mg/mL时,苦地胆内酯类化合物对5种供试菌均有极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苦地胆内酯类化合物对供试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沙门氏菌、巴氏杆菌、鸡大肠杆菌、蜡状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0.313、0.313、0.156、0.625mg/mL和1.25mg/mL;对蜡状芽孢杆菌的最小杀菌浓度为2.5mg/mL,对其他4种供试菌的最小杀菌浓度均为0.625mg/mL。表明,苦地胆内酯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体外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从市售泡菜、酸奶、肉牛牦牛粪便以及天然植物等基质中新分离出8株植物乳杆菌,采用K-B法和双层琼脂扩散法评价这8株植物乳杆菌对13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及对14株致病菌株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来源所分离植物乳杆菌的敏感性基本相似,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但对万古霉素、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等临床上常见抗生素均有抗性。这8株植物乳杆菌对12株指示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强致病性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的抑菌功能较强。这些具有良好抗菌性的植物乳杆菌具有防治动物胃肠道疾病的潜能,但仍需对其益生潜能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旨在研究硒化新疆乌拉尔甘草多糖(Se GUP)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否有较好的体外抑菌作用,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是否能够增强抗菌药物的抑菌效果及其免疫相关活性研究。采用微量法检测Se GUP与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筛选出3种较为敏感的常用抗生素;采用棋盘法测算出Se GUP与所筛选的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进行联合后的FIC指数,判定Se GUP与抗生素联合作用性质;采用ELISA法,测定不同剂量Se GUP组小鼠血清中Ig G、IL-1、IL-2含量,确定其免疫活性调节作用。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Se GUP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MIC值分别为100、200 mg/mL;头孢噻呋钠、卡那霉素与Se GUP联合作用后,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耐药菌株均表现为一定的相加作用,其MIC值分别降低到25、50、50、50 mg/mL,而与恩诺沙星进行联合后的抑菌效果并不明显,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耐药菌株表现为无关作用。免疫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Se GUP对小鼠血清中Ig G、IL-1和IL-2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用,其中,高、中剂量组的Se GUP的提高作用显著(P0.05),与免疫抑制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由此可知,一定剂量的Se GUP与头孢噻呋钠、卡那霉素联合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的同时,能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剂量,并且Se GUP能提高小鼠血清中相关细胞因子含量,增强机体免疫力。本次试验结果为充分挖掘中药中有效成分提供了更多理论依据,为寻找更多有效防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病的药物组合和对抗及减缓多重耐药菌株出现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从健康仔猪体内分离到1株乳酸菌,利用微生物系统分析仪以及16S r RNA基因测序比对,确定该分离株为屎肠球菌(E.faecium),遂将其命名为LY001。并进一步对其抗逆性、耐药性、生物被膜形成、抑菌性能以及对小鼠的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该菌株在大约6 h以后生长达到稳定期,具有较好的抗逆性;它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以及喹诺酮类表现敏感,对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以及四环素类表现耐药;它具有一定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其培养上清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肠杆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该菌对小鼠不具有致病性。以上结果表明,该分离株有潜力作为优良益生菌制剂的菌株。  相似文献   

13.
杨树花提取物及其复方制剂的药理学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药敏试验、联合抗菌作用试验、抗细菌感染试验及抗炎试验,对杨树花提取物及其复方制剂的药理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杨树花水提液及其复方制剂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标准菌和致病菌有中度抑菌活性;杨树花水提液的乙酸乙酯及正丁醇萃取物对大肠杆菌标准菌和致病菌、沙门氏菌标准菌也有中度抑菌活性,但对沙门氏菌致病菌的抑菌活性较低,杨树花与黄芩联合抗菌具有相加作用.抗细菌感染及抗炎试验结果证实,杨树花水提液及复方制剂在昆明系小白鼠体内对大肠杆菌具有抑菌作用,高、低剂量杨树花水提液可使小鼠耳肿胀度明显降低,其抑制率分别为65.0%和51.6%.结果表明,杨树花提取物及其复方制剂具有明显的抑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4.
替米考星的体外抑菌试验表明 ,替米考星对鸡毒霉形体MGS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2 6 112 、禽巴氏杆菌临床分离株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MIC值分别为 0 .12 5、0 .5 0 0和 0 .80 0μg/mL。体内试验结果表明 ,磷酸替米考星预混剂对鸡慢性呼吸道病有很好的疗效 ,饲料中磷酸替米考星预混剂含量为 1~ 2 g/kg时 ,能明显提高感染鸡的成活率和增加平均体重 ,显著降低气囊的病理损伤程度及抗体检出率 ,其综合疗效较同类磷酸泰乐菌素强。体内外试验结果说明 ,该药在防治鸡毒霉形体引起的鸡慢性呼吸道病方面有实际应用价值 ,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金银花、连翘和蒲公英等12种中草药及其复方制剂对乳牛乳腺炎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MIC和MBC)。试验结果表明,金银花、连翘和蒲公英及其复方制剂对这4种病原菌均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16.
红茂草生物碱抑菌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醇提法提取红茂草生物碱,经石英色谱柱层析分离、结晶后测定了红茂草生物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粪肠球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抑菌率和半数抑菌浓度(IC50)。结果显示,红茂草生物碱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粪肠球菌的MIC分别是0.22、0.18、0.18、0.30mg/mL;对这4种供试菌的IC50分别是0.180 7、0.140 70、.140 70、.260 5 mg/mL。表明,红茂草生物碱对这4种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根据GenBank中Dermadistinctin K(DDK)和Dermadistinctin L(DDL)的氨基酸序列,选择大肠杆菌偏嗜性密码子,采用SOE法合成了DDK和DDL基因.在DDK及DDL基因序列中引入肠激酶裂解位点,并将其依次克隆入pET-32a(+)质粒,构建了串联体融合表达载体P-DDK,并将其转入Rosetta(DE3)中进行融合表达;表达产物在终浓度为0.1 mmol/L IPTG诱导4 h后可达到最大表达量.对重组蛋白DDK进行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以及肠激酶裂解之后,对酶切产物进行了抑菌活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抗菌肽DDK与DDL的混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owan Ⅰ)、大肠杆菌DH5α、致病性大肠杆菌O_1、猪霍乱沙门氏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均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8.
为制备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方面的测定,同时进行注射液的体外抑菌试验,以便给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预实验和L9(33)正交设计优化制备处方。对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分别进行澄明度检查、p H值检查、热原检测试验等质量控制研究。通过对患乳房炎母猪的乳汁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采用二倍管稀释法测定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和庆大霉素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MIC和MBC。结果,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的最优配方为:每50 m L注射液中硫酸庆大霉素为1 g,氟尼辛葡甲胺为0.01 g,助溶剂N,N-二甲基甲酰胺为6%,稳定剂聚乙二醇为3%,抗氧化剂无水亚硫酸钠为0.06%。质量控制结果显示,注射液澄明度检查未检出可见异物,p H在7.0~7.5,无热原出现。从患猪奶样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是1.18、2.35、4.70 g/m L;庆大霉素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是2.35、4.70、9.39 g/m L。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MBC分别是2.35、9.39、9.39 g/m L;庆大霉素注射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的MBC分别是4.70、18.78、18.78 g/m L。结论:确定了复方庆大霉素注射液配方,质量控制符合注射液要求,对常见的病原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9.
猪沙门菌分离株的毒力及耐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哈尔滨市猪沙门菌分离株的毒力及耐药情况,对采自健康猪群的非重复35株沙门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人工感染及毒力试验、药敏试验、耐药基因的检测与转移试验。结果显示,检出的最主要血清型为猪霍乱沙门菌,共25株,占71.4%(25/35),其次为猪伤寒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被攻毒小鼠全部死亡,肝、脾、胃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性病变。大部分沙门菌株对临床常用的抗菌药物已产生多重耐药,其中对氨苄青霉素、氟喹诺酮类、四环素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较高,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体外活性较高。结果表明,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可作为临床治疗沙门菌病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环丙沙星与其它抗菌药对鸡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联合药敏试验1)方炳虎陈杖榴魏光伟张玉团(华南农业大学广州510642)环丙沙星又称环丙氟哌酸,属于第三代喹诺酮类新药。于其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和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在兽医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十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