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作者通过总结我室法医尸检复核鉴定案件,结合有关文献复习,对目前法医尸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鉴于我国法医机构重叠,发展亦不平衡,本文窥见一斑提出一些看法。 1 损伤与疾病、医源性因素共存的鉴定 绝对致命伤与条件致命伤的鉴别,在法医病理诊断中常被忽视。损伤与死因的因果关系研究是法医学鉴定中最重要的课题,亦是审判人员对被告人定罪量刑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
法医尸检工作问题讨论常林,刘鑫,吴宝琛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100039作者通过总结我室法医尸检复核鉴定案件,结合复习有关文献,对目前法医尸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鉴于我国法医机构重叠,发展亦不平衡,本文窥见一斑提出一些看法。一、损伤与疾病、医源性...  相似文献   

3.
杜宇  任鹏  张巍 《刑事技术》2014,(4):68-69
缩窄性心包炎引发猝死的法医病理学尸检鉴定目前国内鲜有报道,本文就1例于工作中因缩窄性心包炎致急性心力衰竭猝死的尸检案例进行分析,以供法医工作者于类似鉴定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疾病与死亡56例尸检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56例尸检案例,这些案例头部确实受过损伤,并且在鉴定时必须评定颅脑损伤、疾病与死亡之间的关系。我们将这些案例分为5类,分析它们的一般情况,颅脑损伤和相关疾病的特点,它们在死亡发生中的作用等。并讨论了法医病理尸检和鉴定中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人体死后受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学等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在尸体上发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死后变化。在法医尸检工作中,一些死后变化常被误认为是生前损伤或病理改变,由此导致法医病理学死因鉴定或死亡损伤方式推断的错误结论。笔者结合法医尸检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常见的容易被误认为是生前损伤或疾病的一些死后变化,以供法医同仁们在检案实践中借鉴。  相似文献   

6.
国内大样本法医尸检资料统计及综合性研究对法医学教学、科研、鉴定及分析社会治安形势,研究对策具有重要价值,已见报道的有南方的湖北地区、广州市及北方的黑龙江省农垦区3个省市.本文对河南省郑州市1980年~1996年间的尸检资料按照统一标准和要求进行了回顾性研究,重点分析各类法医尸检案件的发生率,组成和案件性质的构成,并与国内外有关资料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46例医疗纠纷尸检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本文简要报告近两年来大连地区46例医疗纠纷尸检的结果,进行临床病理分析,旨在引起人们的重视,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医疗纠纷,也为法医参与医疗纠纷的检验、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再次法医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案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剖析再次法医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发生原因、鉴定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等 ,妥善地处理该类复杂案件。对 18例再次法医解剖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的案件进行回顾性研究 ,按首次尸检方式及印象、尸检次数、再次尸检原因及方式、间隔时间及结论等归类、分析。较多见死于医疗纠纷 3例 ( 16 7% )、案件审查过程中 4例 ( 2 2 2 % ) ;首次尸检中 13例 ( 72 2 % )仅进行尸表检查或不完全解剖 ;再次尸检结论与首次尸检结论完全不符者 5例( 2 7 8% )。首次解剖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及继续教育 ,不断提高法医病理学诊断水平 ,改善法医尸检的工作环境等对预防再次尸检的发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贯彻实施 ,我们可以预见医疗纠纷尸体解剖工作将不断增加 ,这无疑有利于法医病理学、病理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对病理学家 (包括法医病理学家 )而言 ,可以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然而目前的状况不容乐观 ,人们并没有对此给予高度重视 ,对自身存在的问题缺乏技术分析。目前 ,医疗纠纷的尸体解剖工作 ,大部分由医学院校病理教研室或医院病理科承担 ,少部分流入法医学鉴定部门。从我所鉴定工作的经验和教训中 ,可以粗浅地感觉到尸检工作存在的问题 ,现总结如下 (资料有限 ,难免观点片面 ) :一、共性问题(1)尸检前未能详…  相似文献   

10.
会议简讯     
<正> △中国法医学会第二期法医病理学专题讲习班于1992年4月13~25日在武汉市同济医科大学举行。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公、检、法及大专院校共40名学员参加了学习。主要内容为心源性猝死病理、外伤性颅内出血.与病理性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鉴别。讲习班采取理论讲授与疑难案例会诊、专题讨论相结合,应用幻灯片、录相片和切片显微电视示教及观察实际案例标本等方法进行,收到良好效果。△中国法医学会法医病理学专业委员会首次专题研讨会于1992年7月16~19日在吉林抚松召开。主题是“当前法医尸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会上交流论文26篇。主要内容:法医尸检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问题;损伤与疾  相似文献   

11.
甘建一  梁安文  朱金生 《中国司法鉴定》2006,(5):I0003-I0004,I0006
法医病理尸检中,因脑血管畸形出血死亡案例并不少见,本文通过3例脑血管畸形的尸检案例,探讨脑血管畸形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出血机理以及损伤参与度在死因分析中的应用,旨在提高法医病理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2.
硬脊膜外麻醉死亡10例尸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硬脊膜外麻醉在外科及妇产科已得到广泛运用。且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但硬脊膜外麻醉有一定危险,若操作不当,可造成残疾,甚至死亡。在国外与麻醉有关的死亡检验属法医学鉴定范畴[1],在国内这类死亡的检验既往不属于法医范畴,其尸检的系统报告尚未见文献。鉴于死者家属认为麻醉致死要求法医尸体检验,而绝大多数法医对这种解剖及鉴定尚不熟悉,为了法医同仁对该方面鉴定有所认识,本文复习有关文献结合尸检结果,对其解剖要求进行介绍,同时对其死因鉴定进行评价。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0例资料来源于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院1990~2000年间…  相似文献   

13.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了法医工作者可参与医疗事故鉴定,这对广大的法医特别是法医病理学工作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从客观的死因鉴定、法医病理学参与尸检的优势和医疗纠纷的鉴定工作三方面详细阐述了法医病理学鉴定对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法医病理学工作者如何做好鉴定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虽然现阶段国内的法医尸体检验制度已经经过多年的完善与发展,但在某些制度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体制设置方面的不足、专家见证机制使用混乱等.为不断强化法医工作的有效性,我们应当程序规范、公正,刨除各部门利益为原则,做到高效的犯罪控制.在法医尸检制度的改革中,可借鉴西方国家相对成熟的经验作为改革参考,优化我国的法医尸检制度,强化实践中的权利保护.本文以法医尸检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作为出发点,结合国外尸检制度经验提出几点改革建议,希望能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法医的尸体检验,不同于临床医学的尸体检验。法医尸检主要为司法服务,而临床医学主要是研究疾病,为医学服务,虽都探讨死因,但各有侧重。临床医学多为新鲜尸体,或保存较好的尸体,法医则不同,各种情况各种条件,不管好坏,都必需进行尸检,因此有时对死亡原因的鉴定就有不确定性,法医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死亡原因,致死方式(死亡性质),死亡时间,致伤物等。这些方面在通常情况下大多数都能作出较正确的结论,但也有一些比较棘手的问题,本人现仅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供大家商讨。死亡原因的鉴定,就是指对某一具体的死者作出…  相似文献   

16.
法医尸检中所见医疗过失性问题的探讨王刚安徽省蚌埠市公安局(233000)编者按:外伤后的医疗过失性问题,在法医病理学和法医临床学鉴定中都可以遇到,不仅涉及刑事案件的定罪量刑,而且关系到民事赔偿的责任划分。本刊开辟专题讨论,以期引起同行对此问题的高度重...  相似文献   

17.
涉及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死亡的尸检案例在法医学实践中并不多见.作者通过对13例尸检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类型、死亡机制及法医学鉴定要点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62例围产儿死亡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1] 。为探讨围产儿死亡的一些特点 ,提高我国医疗卫生、妇幼保健水平及法医学鉴定水平 ,本文作者对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 4 3年来 6 2例围产儿死亡的案例进行了法医学分析 ,供临床和法医工作者参考。1 材料和方法资料来源于同济医科大学法医病理学教研室1957~ 1999年 4 3年间法医病理尸检档案中围产儿死亡案例。案例选择的标准 :(1)死亡发生在胎龄满2 8周至出生后 7d内 ;(2 )每例均经本教研室系统解剖或经外单位尸检后提取主要脏器组织送做法医病理学检查 ;…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分析新生儿的性别、存活时间、妊娠和分娩情况、病理检验和死亡原因等方面的问题,以探讨新生儿死亡的法医病理学特点。方法收集中国医科大学法医司法鉴定中心1996年~2016年的75例新生儿尸检案例,内容包括病史资料、妊娠分娩及新生儿出生情况、尸检记录、病理检验和死亡原因等,对性别、妊娠分娩情况、出生时Apgar评分及存活时间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脐带绕颈导致的宫内窒息死亡多发生于出生后2h以内,羊水吸入性窒息及肺透明膜病死亡多发生于出生后24h以内,而羊水吸入性肺炎导致的死亡多发于出生后1d~7d。结论对于新生儿死亡原因鉴定,法医学工作者除了在进行系统解剖及常规毒物检查外,还应当充分考虑新生儿出生时一般状况、 Apgar评分等临床资料以及新生儿的存活时间,以对死亡原因作出准确鉴定。  相似文献   

20.
刘亮 《法制与社会》2013,(22):191-192
法医病理司法鉴定在刑事案件、民事纠纷、保险理赔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医疗纠纷鉴定中要判定诊疗行为对患者造成的损害后果,判定诊疗行为是否存在医疗过失,判定医疗过失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正确地进行死因分析和证据的取舍认定。本文总结出法医病理司法鉴定存在的问题和纠纷产生的各种原因,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法医病理司法鉴定纠纷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