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执行难”是长期困扰人民法院工作的一大难题。最高人民法院把1999年定为“执行年”,目的是集中力量,通过各种有效手段,督促债务人履行债务,并依法对一批欠债不还的债务人采取相应的法律强制措施,以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司法权威和法律尊严。本文分析了“执行难”存在的根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的“执行难”问题,是指人民法院审结的已经生效的民事案件,经济案件的判决、裁定、调解和其他有关行政机关委托执行的案件的“执行难”。它已经困扰着各级人民法院,成为引起执法领域和全社会关心的“热点”。据截至1990年底止统计,全国经济案件(除海南省、云南省外)经审结而未执行的积案达713015件,标的金额达16815万元。仅1990年,广东省各级人民法院新收经济执行案件达10404宗,比1984年收案增加了7.2倍,而年终存案数则增加2倍。同年新收民事执行案件10511宗。比1984年  相似文献   

3.
对《公务员法》“违法命令不执行”条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违法命令不执行”条款规定的“违法命令”应该既包括具体行政命令,也包括抽象行政命令。但是该条款表述模糊,有可能导致执行中的混乱,可借鉴有关国家的规定予以改进。对于抽象违法命令不执行的情况在实践中可能存在潜在的困境,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考虑扩大“违法命令”的范围,把规章纳入其中,从而赋予行政机关对于规章规范直接的选择适用权。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法院“执行难”问题突出。这一问题实际上早已就是全国性的问题。造成“执行难”的原因是很复杂的,而“执行难”的背后往往隐藏着经济犯罪问题。本文将主要针对追究其中有关公司的经济犯罪来促进解决“执行难”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的“执行互补”是公共政策实现的重要前提与保障。它不仅指政策执行队伍的互补,还指政策执行过程中组织、执行手段、执行主体、执行信息等方面的互补,而其中每一方面又是政策“执行互补”的小系统。“执行互补”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在现实中存在着各种因素阻碍着政策的有效“执行互补”。本文最后简要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我国“三农”政策执行的障碍主要表现在:基层政府执行“三农”政策不力;农民表现被动;所需物质基础不牢固,等等。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作为政策执行的主体——基层政府有其内在局限性,农民的素质和组织化程度还不是很高,政策执行所需资源不足,政策执行机制存在弊端等。为此,要选择合适的路径来克服这些障碍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法院“执行难”已成为当前人民法院审判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成为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不满意的热点.大量生效法律文书得不到执行,严重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损害了法律的尊严,违背了公正、公平的社会价值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人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信心,甚至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严重干扰了社会稳定.基于这种情况,剖析“执行难”的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找出解决“执行难”的对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如何解决民事“执行难”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民事“执行难”一直以来是我国人民法院面临的一个难题 ,也是胜诉当事人无法通过法律形式真正实现债权的重要原因 ,即当事人虽然胜诉却未能得到实际执行 ,甚至连案件受理费、律师代理费、申请执行费都得不到赔偿。因此 ,有必要及时采取切实可行的执行措施解决“执行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意见》明确提出农村宅基地要实行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政策。为了更好地保障农民的生存权和财产权,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需要尽快创设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体系。在“三权分置”制度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农村宅基地所有权的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是宅基地资格权的主体,但新的宅基地使用权主体不应仅仅限于本村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新的制度体系下,使用权的主体范围应当不断扩大。本文从我国“三权分置”的历史演变出发,分析了“三权分置”的基本要义及三权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推进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制度改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当前民事“执行乱”现象和民事执行监督现状的剖析,指出检察院和法院在民事执行问题上的不同看法和冲突做法,同时结合新颁布的《民事诉讼法》中关于民事执行方面的规定,提出探索民事执行监督新途径的五种做法,以期切实改善“执行乱”的现状,加强民事执行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1.
从“执行难”透视执行程序之立法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法院在执行活动中所遇到的“执行难”问题,主要由这样一些因素所致:申请人无法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或线索、被执行人心存侥幸恶意抵赖、执行措施不具体、执行程序不完善、执行活动中的地方保护主义、执行人员的违法行为等,其解决途径除了应当进一步完善我国相关的程序立法,同时法学界也要重视和加强对于有关执行程序的学理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中央政府不可能制定出高度完备的政策,地方政府频频在政策执行中利用政策本身的弹性打“擦边球”,由此引起了对地方政府政策拙彳亍中‘镲边球”行为的思考。本文将探讨“擦边球”行为的含义以及它出现的原因和对政策执行及其效果的影响。据此,从不同角度对地方政府政策执行中的“擦边球”行为进行制度反思。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过程中,民事经济案件执行难的问题很严重,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也引起了各级法院的重视.最高人民法院决定1999年为“执行年”,力争克服这个顽症.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方针,不解决“执行难”问题,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就难以建立.为此,本文拟对“执行难”的成因及对策作点分析和思考,以期尽早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云南省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宗旨,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主题,以深化执行管理机制和执行方式改革为动力,以规范执行管理、提高执行效率为目标,在吸取其他法院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执行力度,推进执行改革,创新执行措施,努力营造执行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执行局的工作业绩。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但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基层政府为了降低政府治理成本、防止上级政府的问责以及社会舆论压力等问题,在政策执行时会选政策执行“一刀切”。政策执行“一刀切”可以在短时间内成效显著,但是长此以往会暴露出很多问题,如人民群众的生活受到影响,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针对以上出现的现象,结合L市Y镇的环保政策执行的案例,提出加强群众的参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资源合理配置、减少政策执行压力等避免基层政府政策执行“一刀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宅基地价值显著提高。“两权分离”制度已不能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三权分置”应运而生。农村宅基地指农民占有和使用集体土地建房的权利,在此之前,国家对农村家政制度进行了重大的创新和改革,其中三项权利是: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农村宅基地的三权分置可以使宅基地在交易市场交易流转,实现优化配置和利益最大化。宅基地的“三权分置”和建立“资格权”,在法律制度上有缺陷,农民对宅基地处分权有质疑,法律体制仍需完善,立法制度也有待加强。使宅基地“资格权”具体优化,这对于优化“三权分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执行难”是当前法院工作的难点和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东港区法院对100起1998年前立案执行、目前仍未执结的积案进行调查分析 ,发现久执无果的原因主要有 :1.法制观念差对法院判决 ,许多当事人抱着“我不执行 ,你能把我怎样”的心理 ,挖空心思逃避执行。有的一看法官上门执行就避而不见 ,甚至远走他乡。在100起执行积案中 ,被执行人逃避债务、下落不明的占16 %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外地人员来日照开公司经营而发生的纠纷 ,案件判决后人去楼空 ,无法执行。此外 ,还有的当事人采取隐藏、转移、变卖可供执行财产的方法逃债 ;也有…  相似文献   

18.
1981年6月3日,临高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临高县人大常委会。回首28年,县人大常委会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在临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2003至2005年的3年时间里,县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综合运用多种监督方法方式,持续开展《水法》贯彻实施情况监督,紧紧咬住问题整改不放松,有力地保障了县农业生产用水,  相似文献   

19.
环境违法处罚“缓期执行”本质上是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但在现行法中并没有明确的依据。环境违法处罚这一“事件”中并存两个层次的公共利益,“缓期执行”现象是将社会生产、生活秩序利益置于环境利益之上的结果。“缓期执行”期限届满后解除处罚或立即执行的选择建立在环境违法企业改正违法行为的成效的基础上,这要求建立统一的考核标准——“缓期执行”期限届满前环保设施验收合格,“缓期执行”的终止制度也应当从理论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执行工作的实践为出发点,简要阐述当事人视角下的“执行难”是什么,论证人民法院破解当事人视角下“执行难”的方法,并提出笔者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