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农民工现代性的获得过程是其利益得以表达和体现的过程,而协调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分配,正是构建和谐社会应有之意.因此农民工的现代性是体现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元素、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试图运用经济社会学中的社会资本研究框架,通过对农民工现代性形塑的过程分析,揭示农民工传统习性"脱根"的影响因素,进而完善农民工现代性的培育机制.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人的真正的自主性和开拓创造性.人的现代性构建了和谐社会的主体,营造了和谐社会自由、平等的发展氛围;优化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方式;激发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开拓创新精神.在和谐社会的建构背景下促进人的现代性应当注意树立公民意识,激发主体性,丰富精神生活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  相似文献   

3.
赖远妮  肖祥 《传承》2008,(20):34-35
现代性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体现了人的真正的自主性和开拓创造性。人的现代性构建了和谐社会的主体,营造了和谐社会自由、平等的发展氛围;优化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方式;激发了和谐社会建设的开拓创新精神。在和谐社会的建构背景下促进人的现代性应当注意树立公民意识,激发主体性,丰富精神生活以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  相似文献   

4.
余卫国 《求索》2007,(10):125-128
现代性作为现代社会和存在于现代社会中的人所应当具有的本质属性、价值观念和精神特质,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和现代文明的量度,也是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和价值追求。从世界历史的历史观高度,完成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辩证否定,以实现“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自由个性”,从而使人真正摆脱“理性”的控制和人对“物”依赖,是马克思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旨趣和终极关怀。沿着马克思开辟的现代性道路,追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代性意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现代性,其一必须始终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其二必须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其三必须坚持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注意思考三个方面的问题,即社会结构合理化、社会控制适度化、社会行为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迪尔凯姆“集体意识”概念生成的社会环境虽然改变,但并没有失去运用该概念分析当今社会的社会学意义。文章通过经济、政治和文化角度的观察,说明集体意识和现代性照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运用集体意识的现代性意义解读和谐社会理念,生成集体意识与和谐社会之间的意义联系以及对和谐社会的反身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明确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含义及关系;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突出经济发展;要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实现在科学发展中达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审美现代性之路:历史与现实的境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后发达"国家,但其审美现代性思潮却往往直接套用西方先发达国家的模式,这种移植与中国既有的审美传统以及自身的社会现实都有一定的隔膜.理论阐释的有效性不大,导致中国审美现代性走入困境.实际上中国传统美学在解决"现代病"的问题上有着独特的优势,而且审美现代性是在社会现代性之上的必然产物,所以,要走好中国的审美现代性之路,我们必须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理论与现实以及社会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历史转型,需要建构适合自身伦理文化特征的"现代性"话语,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更能够凸显出"现代性"话语的内生之路。然而,探索我国的"现代性"发展,往往被西方先发的"现代性"话语所遮蔽,似乎被"外缘现代性"发展模式所主导,难以凸显出伦理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内在推动力。通过考察传统伦理秩序的演变与"现代性"的生成机理,对我国早期启蒙思想所蕴含的"现代性"萌芽进行深入分析和判断,充分表明中国具有"内生现代性"的伦理文化潜质。尽管这种潜质被西方先发的"现代性"所压制,但经过曲折的发展道路,最终在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指引下,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我国建构出以"内生现代性"为主导的话语模式。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大众社会"理论虽然被各种"后"社会理论所取代,但其在现代性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深刻洞见,对于认识现代性的危机和困境依然有着独特的价值.在西方现代性批判谱系中,"大众社会"理论曾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却被中国学界在研究"他者"话语的现代性问题时所忽略.  相似文献   

11.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路径选择之一,其具体实施过程应是:遵循"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确立多元化的社会管理主体,并充分发挥各社会管理主体社会建设的功能.同时,要积极推动现行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在制度上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杨供法 《前沿》2001,3(10):9-13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兴起,使中国人再一次面对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选择.目前的中国不是要宣判现代性的死亡,而是要进一步肯定现代性的合法性和权威性,继续现代化.作出这一选择的依据不在于理论,而在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关键是区分现代性和现代化、现代性与现代性的实现形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对西方现代化经验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选择.进行选择的基本原则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选择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讨了中国社会发展到构建和谐社会新阶段的社会控制问题。适应和谐社会新的社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谐文化,都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新的社会控制体系。新的社会控制模式正在从单一型、依附型、封闭型、人治型、强调稳定型向复合型、自主型、开放性、法制性和追求和谐型转变。在和谐社会的控制手段的选择上,必须加强硬控制的约束力度,更多地使用软控制手段,做到软硬结合,使软控制手段和硬控制手段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14.
风险社会视域下的公共政策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社会理论随着生态危机、核危机、疯牛病等的全球爆发已受到西方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该理论以一种反思现代性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西方工业化的过程,认为正是科技理性与西方政治社会体系的结合导致了全球风险社会。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在更为宽泛的视野里重构公共政策的价值,鼓励公民的政策参与,采取前瞻性的政策方式,在政策评估过程中将事实与价值统一起来。这一新的政策模式对于我国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元峰 《前沿》2006,2(3):153-155
奴隶、封建制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不能构成"和谐社会".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和谐制度"的观点,马克思开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在社会主义中国不断得以实现,"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实现社会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深刻根基.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和价值目标,缺乏正义的社会,必然不会是和谐的.只有整个社会以分配权利义务的方式来确立正义,运用惩罚违法犯罪以保障正义,通过补偿受害损失以恢复正义,我们才能说这个社会赢得了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础、道义基础、制度基础,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建立.  相似文献   

17.
创新公共政策促进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春艳 《前沿》2006,(7):148-149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从各个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其中公共政策的实现至为重要.公共政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公共政策还存在着一些与和谐社会"不和谐"的方面,由此,要创新公共政策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黄春华 《理论月刊》2008,2(3):32-34
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软实力":和谐文化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核心价值体系,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形成文明的社会风尚和良好的公民道德素质.为建设好和谐文化,必须正确处理弘扬民族精神与培育时代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与贯彻落实"双百"方针,文化多样化中本土性与普世性、传统性与现代性、世俗性与超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9.
墨子"尚贤"思想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之际,平民思想家墨子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理想.他认为要实现和谐社会局面就必须"尚贤",建立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是实现"尚贤"的基本途径.墨子的"尚贤"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就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仍不失其现实意义,值得大力借鉴和弘扬.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命题,是根据当代中国现实社会诉求而提出的一种政治理念。它不是人们处于专制社会条件下的乌托邦梦想,而是通过全体社会成员努力可以实现的社会蓝图。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在哪里?60多年前,毛泽东等第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就进行了苦苦追寻,确立了走民主新路的方案。今天,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只有靠民主、靠法治,才是一条科学、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