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根据可持续发展要求,珠海应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态系统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规模和结构。从珠海市国内生产总值的人口承载力、与城建土地开发规模相适应的珠海人口规模、与水资源供给相适应的珠海人口规模、与电力供给相适应的珠海人口规模、开放条件下珠海高区域人口承载力五个方面综合预测了珠海的最大人口容量。  相似文献   

2.
根据可持续发展要求,珠海应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态系统承载力相适应的人口规模和结构。从珠海市国内生产总值的人口承载力、与城建土地开发规模相适应的珠海人口规模、与水资源供给相适应的珠海人口规模、与电力供给相适应的珠海人口规模、开放条件下珠海高区域人口承载力五个方面综合预测了珠海的最大人口容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对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理论内涵的前期研究结果,从受压力、支撑力、调控力这三个方面构建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基于2005-2015年间北上广深四个超大城市的统计数据,进行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评价的实证研究,分析城市公共服务承载力的发展规律和结构特点。本文发现,超大城市公共服务的支撑力相近,但受压力和调控力差距较大,承载力的相对水平、内部结构和变化趋势各不相同;承载能力虽然受到人口与经济增长等受压力的一定影响,但是在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服务支撑力和调控力的水平,取决于城市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效率以及城市治理的水平。因此,在城市问题的治理中,应更重视通过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和城市治理水平的提升,以改善和解决各类城市发展问题,而非片面强调对城市人口规模和发展速度的刚性控制。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城市和小城市都具有较高的人口增长率,而中等规模城市(100万左右)增长相对缓慢;中等规模城市"塌陷"导致我国城镇体系不够协调。不同规模城市增长差异的理论解释为:大城市超常增长是由于交通通信技术进步、政府撤县(市)设区的政策支持和自身的集聚效应;中等规模城市"塌陷"是由于市场区位优势弱化、产业关联性不强和公共服务相对不足;小城市快速崛起是由于"借用"(分享)大城市的规模优势及产业转移中的区位集聚。未来我国城镇化战略重点是推进一批中等城市崛起,"承上启下"地促进城镇体系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口是超大城市划分的依据,人口问题是影响超大城市发展的重点问题,作为2017年新晋超大城市,成都市的人口现状、人口问题与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人口治理是城市治理的基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成都工作的重要指示,成都市需要探索"一条符合超大城市特点和规律的社会治理新路子",需要依据自身人口特点、提升人口治理水平。超大城市视阈下的成都市人口治理,应当整合国内外超大城市治理理论和治理模式,分析成都市人口治理难点重点,从人口数量的科学规划、人口质量的持续提升、人口结构的合理调节以及区域人口的均衡分布四个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人口是农村的基本要素。人口规模是农村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基础。全面调查农村人口的数量、结构、空间分布和变动情况,采取有效措施综合调控农村人口的数量规模,对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围绕把乐山建设成为成都平原城市群南部中心和百万人口大城市目标,必须依托乐山优良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创新发展思路,改善城市布局,扩大城市规模,优化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品位,打造宜居乐山。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伴随着人口及资源的高度集聚,必然引发城市承载的边界问题。如何解决当下的大城市发展困境是对可持续发展提出的重大挑战。作为自然资源匮乏的岛国,新加坡在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上取得了瞩目成果。本文基于承载力和韧性城市两大理论,构建了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分析框架。新加坡在资源高效利用、基础设施配置体现人文关怀、产业转型与空间布局并重、围绕"组屋"提供公共服务、建设智慧政府等方面的实践做法值得学习借鉴。未来我国城市建设应该精准规划与减量规划并行,坚持以人为本,重视"里子"工程,融入城市更新,建设智慧城市,提高城市政府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的‘‘城市病”也日益严重。‘‘城市病”主要是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造成过快增长的城市人口超出城市土地、环境、水等硬性资源的承载能力所引起的。在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视域中,只有通过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对立,才能从根本上治愈“城市病”。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大城市为防控"城市病"而实施"城市郊区化"发展战略,又将城市病"传染"到大城市的郊区。武汉市东西湖区吴家山街的郊区化城市病较为典型,人口爆发性增长、交通梗阻、用地紧缺、环境质量下降等,严重制约了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吴家山防控城市病的对策策略应为:促进人口分布均衡,缓解人口拥挤导致的城市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缓解交通梗阻;超前规划,避免无序发展;加强城市文化建设,促进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居民素质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11.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城市化不断推进的历史.城市化的过程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分工深化,资源聚集,市场规模扩张,创新的步伐和效率在不断提高,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使人类获得了更高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但同时,城市化在使人类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的"城市病"困境.所谓的"城市病"是指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人口及相关要素向大城市过度聚集而引起的一系列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问题的统称,比如人口拥挤、交通不畅、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住房短缺、贫民窟等.  相似文献   

12.
城市流动人口整体长期居留意愿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城市吸引力变化与差别化城镇发展政策的效果。运用全国流动人口监测调查2012年和2016年数据,分析近5年我国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在省级以及六大区域内部不同规模等级城市之间的变化,发现我国差别化城镇发展政策在东南地区和中部地区效果最好,其次是京津冀地区和东北,最后是西北和西南地区。这反映出我国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城市发展情况可能是东部的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Ⅰ型大城市对流动人口的吸引力会在下降的同时保持稳定,而Ⅱ型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将稳中有升,西部地区的大城市将稳中有升,中小城市可能呈现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化的重点是再造大城市武力在来稿中认为,我国城市化应从中国人口众多的实际出发,不能把大量的城市化人口集中到现有的大城市中来,而应在条件成熟的地方新建大城市,以合理分布城市化人口。所谓乡村城市化,指乡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化过程,这种转化通常包括人...  相似文献   

14.
特大城市的发展对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近年来主要由人口规模膨胀所导致的"城市病"问题制约着我国特大城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对特大城市人口规模调控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北京市是我国特大城市发展的典型代表,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对特大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口规模调控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本文对北京市人口发展历程和人口规模调控手段进行了梳理,总结其人口规模调控的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特大城市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优化城市化布局和形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不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我国城市化曾过于依赖大城市为载体,城市化人口向大城市规模集中,导致大城市中心区超负荷承载,带来许多经济社会问题。十二五要优化城市化战略格局,主要以城市群为载体推进城镇化,使城市化人口更加合理有序分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封建社会的周期波动与人口压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特别现象是社会周期性波动。这种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是中国封建社会人口增长过快,超过耕地资源和粮食产出的承受能力,人口增长与粮食生产之间失衡使社会陷入动荡之中。而社会每一次大的波动,又造成人口锐减,使人口与粮食生产之间的比例暂时趋于协调,人口压力趋缓,社会秩序趋稳,于是社会波动就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  相似文献   

17.
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的测算,能够比较科学地分析研究区相对于参照区的人口发展状态,为研究区制定人口战略、政策提供参考。对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测算模型进行改进,引入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压力指数。选取1997-2007年广东省及21个地级以上区域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数据,运用改进后的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几何模型和优化的指标,对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区域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对于相对资源人口承载力及承载压力的测算,指标匹配的全面性、复合性、协调性,模型的客观程度决定测算的科学与否。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区域,人口承载压力总体比较大,珠三角、东翼多数区域人口承载压力呈增大趋势;西翼、粤北山区人口承载压力呈减弱趋势;除广州外,其它区域人口承载压力,相对广东远小于相对全国。  相似文献   

18.
人口与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因素,如何使人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近几十年来人口与经济总体发展状况的考察,从宏观上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对城市发展战略若干代表性观点的评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城市发展战略若干代表性观点的评析刘源迄今为止,我国城市发展战略是建立在控制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城市发展方针之上的,尽管表述形式有所变动、内容含义有所调整,但其核心基本上是始终如一的。围绕城市发展方针,学术界有过激烈的争论,争论的焦点是重点...  相似文献   

20.
乐山在建设百万人口大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应更多发挥城市化的正面效应,减少负面效应,这就要求不断增强城市人口、城市基础设施以及自然生态资源等要素的集聚能力以及城市的承裁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