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陈甲优 《岭南学刊》2001,(5):8-11,59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 ,在总结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业绩和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及启示的基础上 ,站在时代的高度 ,着眼于未来 ,高屋建瓴 ,全面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回答了在新时期“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这个重要讲话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执政党建设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方面所达到的新的认识高度 ,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巩固执政地位的伟大纲领和思想旗帜 ,在党的建设和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一、江泽民的讲话…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关于党的建设部分的标题是"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建设中的全面贯彻和自觉运用,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建设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这一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保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纯洁性的本质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是对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新发展。我们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从理论上加强对这个重大命题和重  相似文献   

3.
保持党的性质是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丰富了党的指导思想、历史使命、根本宗旨的时代内容,充分体现了党的阶级性和先进性,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的新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4.
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持之以恒努力推进的伟大工程,中国共产党在自觉认知及解决党和国家生存与发展问题的进程中,体现出与时俱进的精神。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针对党内阻碍革命任务实现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提出以思想建党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领导中国革命走向了胜利。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反思历史中筹划未来,洞察到党的制度建设具有举旗定向的关键意义,提出以制度建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定了中国共产党聚焦发展的现实旨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诉求,创造性地提出以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有机统一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从"内""外"两个维度破解思想与制度困境及其衍生问题,有效增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从全面增强中国共产党政治本领的根本要求出发,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政治建设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与领导水平。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坚定不移地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5.
胡国喜 《淮海论坛》2009,(1):10-12,14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中国共产党人在科学把握党的建设规律基础上开辟了党的建设的新领域——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建设要以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这是对十六大以来形成的党的先进性建设重要思想高度的理论概括和升华。党的先进性建设关键在于党员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创新与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科学体系。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建设理论体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认识和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和自身建设规律,卓有成效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明确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将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新布局之中,这实际上是将党的政治建设提升到执政党建设新的战略高度,表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为此,应从树立"四个意识"、确立政治理想、坚持政治路线、坚定政治立场等方面深刻把握党的政治建设的丰富内涵,从理论、历史、实践三重维度诠释党的政治建设产生发展的必然逻辑,从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守政治纪律、培育政治文化、提升政治觉悟、增强政治巡视等方面探求党的政治建设的有效实现路径,进一步深化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更好地完成新时代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中共第一、二代领导集体为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世纪之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江泽民同志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它是党的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是对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概括,是我们党的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相似文献   

9.
肖聪 《创造》2001,(10):7-8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们党在新世纪迎接新考验、夺取新胜利制定了正确的纲领,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要认真的领会,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用讲话精神统揽和指导各项工作。一、抓住主线,认真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江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通篇贯穿了一条主线,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和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对社会主义建设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新的境…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的思想,从经济、文化、政治三个方面对党的先进性作出了新的、全面而又完整的高度概括.在新的世纪,要坚持"三个代表"的思想,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解决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必须加强党的自身建设,解决好党的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虽是一个认识和解释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概念,但也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本文通过对现代性"传统与现代"、"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主体与客体"、"理想与现实"四个方面"断裂问题"的思考,从该"二重性"中归纳出现代性的"同一性"即时代精神、理性精神、主体精神、发展精神,并尝试性地揭示现代性该四个主题精神的最初意涵及其在现代社会下发生的"演变",从而关注现代性的"同一性"与加深对现代性"二重性"的理解和认识,给予现代性本质的一种澄明。  相似文献   

12.
13.
论"治未犯"——关于"溯源防范"与"不管而管"制度的建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对预防犯罪的研究应理论研究和实务研究并重、东方文化的“心性教化”与西方文化的“行为规制”并重。我国预防犯罪应借鉴中医“治未病”的道理而“治未犯”,即未犯先防、刑后防犯,建立“溯源防范”制度,在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推广源流监控制度,建立“不管而管”制度,即被害人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14.
“国安会”(及所属“国安局”)在台湾的政治体系里有着特殊的角色与功能。两蒋时期 ,“国安会”是“动员戡乱体制”的产物 ,而“国安局”的特务情治系统是其专制统治中的重要一环。在台湾政治转型时期 ,李登辉操控“修宪” ,保留并将其纳入“宪政体制”中去 ,首次“政党轮替”后 ,陈水扁有将“国安会”扩张为“政务会议”的意图。而由李登辉至陈水扁 ,都在建构“总统制”的“总统”权力 ,对“国安会”及“国安局”的操作是其中的一方面 ,但是由于“宪政体制”的不明晰和政局今后可能的变化 ,至今这仍不能称为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5.
田麦久1940年出生于山东青岛市.1964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1982年获德国科隆体育学院体育科学博士学位,是新中国的第一位体育博士.现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北京市委主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运动训练学会主任委员、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受聘于清华大学等21所大学任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16.
从21世纪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看,实施素质教育、改革高校课程体系具有必然性。我国高等教育原有的“层级构造模型”课程体系形成于20世纪中期,是计划经济的产物。虽然经历了80年代开始的一系列“素质教育”取向的课程改革,但仍没有突破原有的框架。要使我国高等教育真正从专业教育模式转变到素质教育轨道上来,就必须重新改造高校课程体系,构建全新的“板块构造模型”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国学,就其"源"而言,我们可以说,先秦诸子之学,是"国学"演变发展的活水源头;与此相对应,先秦以降,儒、道、佛等学派思想的演进,催生出一系列前后相继的学术思潮,如汉初黄老思潮、两汉尊儒思潮、东汉反神学思潮、汉魏道教思潮、魏晋玄学思潮、隋唐佛学思潮、宋明理学思潮,以及明清之际的早期启蒙思潮等等。这八大思潮,前后相继,奔腾向前,组合成"国学"发展演变的汹涌潮流,构成了"国学"发展的宏伟画面。  相似文献   

18.
目前,国内外存在一种从道义上否定核武器的观点。不少学者认为核武器违背战争与伦理本质,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是绝对的恶。这种观点理论上是站不住脚的,实践上是有害的。核武器的善恶是人们对研制、使用核武器目的、效果的道德判断,当它被用于善的目的并取得善的效果时,它就是善的。我国研制、发展核武器是善,因为它体现了我国的伦理精神。  相似文献   

19.
何林 《思想战线》2006,32(6):71-75
以二元论、二元对立思维定式为基础的研究视角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甚至会遮蔽和阻碍理解“和谐共存”等文化事象。有别于“二元对立”的“多元统一”思维结构和观念模式不仅是一些民族解释世界、处理内部关系的核心结构,而且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和谐共存”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入影响与渗透,社区正日益成为每一位市民生活的重要空间,社区的建设与发展状况,同社区居民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质量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关联。在许多居民生活小区,“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这样的标语牌随处可见,反映出人们已开始意识到社区居民同社区之间的双向依存关系。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同程度地游离于社区建设之外,缺乏对社区的亲近感与责任感;一些社区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存在某种偏见,激发不起工作热情;而有些确实愿意为社区提供服务的居民,却又不知从何着手。上述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