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讼师的基本职能是助人诉讼.在有法制的社会里,诉讼是不能避免的,助讼是客观需要的.问题是,这与古代中国主张息讼、追求无讼的治国理想相抵触,因此讼师备受歧视和打击.不料,讼师非但没有消失,反因其处于非法状态、不受规范的引导和约束,而易于为非作歹.畸形存在的讼师彰显的是制度的缺陷,讼师并非生性恶劣,也不是全都恶劣,对他们的过分褒、贬都是不恰当的.清末以降,律师取代了讼师.律师与讼师当然很不相同,但又是具有共通性的,将两者联系起来辨识,或许有助于对它们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在宋代民间诉讼风潮以及法律庞杂化、理性化、近世化的时代变迁下,宋代士大夫形成了"争诵律令"的习法风尚;树立了"在在持平如衡,事事至公如鉴"的司法公正理念;践行了"田婚之讼,惟以干照为主"以及"金科玉条,凛不可越"的依法审断精神。实际上,即使在涉及血缘或姻缘关系的家产讼案中,情理亦难以颠覆法律。宋代士大夫群体的上述法律品格彰显了中国传统司法公正性、确定性的真实面相;昭示了法律随社会变动而变动的法律哲理,为我们深刻认识宋代司法的近世化转型,乃至匡谬学界所谓古代"伦理司法"旧说,皆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同时,对于当代转型时期"法治中国"的建设亦不乏历史的启迪与自信。  相似文献   

3.
古典犯罪学派与实证犯罪学派的论争构成犯罪学的发展史,二者接下来将如何发展是一个重要问题,既关涉犯罪学的方法论,也关涉其学科地位与功能定位。以哲学视角看二者的论争实为学派哲学基础——功利主义与科学主义的博弈,借鉴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这对哲学基本范畴从对立经由"科学也是价值系统"走向融合,发现功利与科学主义亦具有融合可能,融合路径系在方法论上遵循价值中立与价值关联相统一。同时该路径有助于犯罪学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的互动,达至犯罪学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4.
自古及今,无论官方抑或坊间,只要论及讼师,几乎众口一词地斥之为无事生非、奸诈贪婪的小人。其实凡事皆有两面性,讼师确有许多不良行径,但其对社会发展进步所起的积极作用也不应被忽视。以明清讼师为研究对象,主据明清史料,就讼师是否确为唆讼、诈财之徒与诸学者商榷,考察讼师在当时社会的性质,以及所具有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的"无讼"观念是和谐理念在司法上的体现。在司法上追求"无讼",真正的目的在于实现和谐。为了实现"使民不争"、"无讼"的理想,古人建立了以"礼"为核心的道德教化体系,对诉来的民事讼争,建立纠纷调解机制。今天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古代社会的"无讼"观念对中国现代司法理念的变革与更新的启示如下:1、应重视道德教育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杜绝"法律万能主义";2、在"情理"与"法理"发生冲突时,寻求两者的有机结合;3、树立预防性的司法理念。  相似文献   

6.
法院主导创建"无讼社区"的实践是中国司法的新动态。"无讼社区"的实践具有合理性。司法推动"无讼社区"建设的正当性在于符合司法原理和纠纷解决原理,基层法院作为"无讼社区"建设主体的正当性在于社区法治资源短缺的需要、社区法治社会化的需要、实现政治动员的需要。"无讼社区"未来发展应分三步走,终极目标是实现社区自治,法院变主动为被动,成为"无讼社区"建设的保障者。  相似文献   

7.
宋代社会,契约文书伴随着土地私有制的深化及土地权利的分离,广泛地应用于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与此同时,“干照”作为“田宅诉讼”中各类契约文书的通称,也因其具有示信、客观真实的证据作用而成为宋代司法判词的常用语。“干照”是宋代社会及司法活动中的固有词汇,它真实地反映着唐宋的社会变革,把它作为一个有意义的语言符号置于宋代社会结构的网络中,其背后反映的是宋代司法结构的变化与司法传统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公众参与司法活动,其本质是一种监督,而不能理解为妨害司法独立.公众参与与司法理性并非一个非此即彼的对立概念.应当在坚持司法独立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二者的互动关系,促进公众参与与司法独立的协调平衡,以实现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9.
刑事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是我国刑法理论中的一对基本范畴.传统的刑法理论过分地强调二者的统一,而近年来又有学者过分地强调二者的对立.导致这两种极端性观点的根源在于我国刑法理论采取的是"犯罪性的单层次审查机制".而事实上,刑事违法性与社会危害性既有相统一的时候也有相对立的时候.因此,应当在我国构建"犯罪性的双层次审查机制"理论.  相似文献   

10.
诉前联调作为当前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司法策略,获得了一定的成效。从整体正义观的视角来观察这一司法实践,不仅具有法理上的正当性,也是对当事人诉讼成本、法院司法资源的合理考量。这一行动目前限于司法政策层面,各地根据本地情况展开了不同的做法,但也因此不约而同地面临着法理拷问、现实的人员和财政问题。从"权力分享"、"诉讼与非讼新法理"的视角进行思考,诉前联调将迎来更为包容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