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力推进教育创新,造就大批具有丰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育创新需要深化改革教育的各种体制,培养创新型学风、教风与校风,以培养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大学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积极推进新时代大学生创新成果的转化既有利于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有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当前,为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积极开展创新教育,鼓励大学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但由于一些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不足,且缺乏专业的指导和完善的创新成果转化机制作保障,导致大学生创新成果的转化率较低。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完善大学生创新成果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3.
创新依赖于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宽广的知识结构,强烈的创新意识,完善的人格修养。观念创新是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前提;环境创新是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条件;教育创新是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关键;体制创新是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人才。在培育创新人才体系构建中,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特殊功效: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育,有助于创新环境的优化。因此,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促进创新人才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作为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后备力量之一,加强其创新能力既是研究生教育最核心的内容,也是促进中国高水平人才发展的重要根基。本文分别从创新意识、科研平台和培养体系三个层面,对目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针对此问题提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了“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以及培养机制改革,以期为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袁雨辰  李香周 《世纪桥》2011,(17):128-130
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与目标。艺术教育对于激发和强化大学生的创造冲动,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审美直觉与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智育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电信学部创造力与艺术实验班为例,围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主旨,分析了艺术教育与培养创新型人才之间的关系,并就如何在实践中运用音乐等艺术教育手段的独特功能,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新一代大学生提供了全新范例。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要实现这个宏伟目标,必须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人才.在培育创新人才体系构建中,思想政治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特殊功效: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创新人格的塑造,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培育,有劝于创新环境的优化.因此,要不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有效促进创新人才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女性卓越人才培养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女性成长发展的要求.女子院校应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落实卓越人才计划,培养女性人才的责任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9.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不仅应发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也应适应创新教育的时代要求,创新教学,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创新能力而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袁国英 《求贤》2006,(9):5-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动力。事实证明,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泉,没有创新就没有新技术、新产业,经济发展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我国“十一五”发展前景进行了全面规划,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任务。这对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紧迫要求。只有培养造就一批创新型人才.才能为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1.
试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专业课程教学、实验等途径可以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上起到重要作用,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于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仍是不可替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教材的设计、教学情景的创设、社会实践的丰富等等,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型培养和教育,激发他们创新意识,培养他们创新思维,支持和保障他们创新实践,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2.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不仅应发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也应适应创新教育的时代要求,创新教学,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增强学生创新能力而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是一种创新经济,它以人的创造性知识作为最核心的生产要素。知识经济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最主要依赖知识创新,依靠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来实现。没有创新型人才,知识经济便无从谈起。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新世纪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全面实施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14.
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探索多元文化和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关联性。运用多元文化激发人才的创新意识、培养人才的创新思维、形成人才的创新知识、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文化环境。要大力发展创新文化;努力建构和谐文化;创造民主自由的学术氛围;选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推进国际学术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5.
杨小娜 《山西青年》2023,(9):151-153
随着国家的改革和发展,社会各方都在推动创新,教育也必须要不断进行创新,改进教育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本文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对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模式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高等学校应当努力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质量指标。创新型人才的素质包括智力和非智力两方面,都是同等重要。文章通过文献研究和现场访谈,指出了高校对激发创新动力的非智力因素培养重视不够的现状。高校应结合专业开展思想教育,紧抓三个契合点,激发研究生的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7.
建立并完善研究生教育专业认证体系,是实现我国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石油与天然气研究生教育认证工作取得了许多开创性成果,建立了由专门行业学会作为独立第三方的认证机制,建立了规范的认证标准和认证体系。专业实验室建设是落实研究生培养方案和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载体,以探索研究生教育认证背景下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研究对象,提高专业实验室建设水平,建立创新创业实践性课程体系,提高研究生实践创新及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专业实验室对研究生培养的推动作用,推进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和研究生教育实践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协同创新通过跨平台协同重构创新体系,推动不同行业和组织之间知识的交换,实现创新水平和人才质量的同步提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更需要将培养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提升至战略高度。然而,当前高校、社会、家庭及大学生自身都存在一些不利于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为此,高校应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协同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搭建多元协同创新平台,增强协同创新宣传力度,多渠道、全方位培养大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对于高校来说,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有利于高校的发展,对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从高校培养创新型青年学生干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从实践出发探寻培养高校创新型青年团干部的重要性及手段。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进步,民族的振兴,都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创新活动来实现.大学教育的本质意义就在于为社会培养、输送创新型人才.哲学思想,包括认识论、方法论和逻辑学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让大学生的思维插上飞翔的翅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