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珮铭 《今日浙江》2010,(12):58-58
古人常以“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这种美妙贴切的比喻来形容青瓷,这是人们对于青瓷这朵“瓷中奇葩”的喜爱痴狂之情的最佳佐证。  相似文献   

2.
“韬光养晦”作为一句成语,它的意思是明确的,就是暂时收敛锋芒,掩藏才能,隐居待时。选编《昭明文选》的南朝梁萧统太子就说过:“圣人韬光,贤人遁世。”这可能也是那个时代无可奈何的事。  相似文献   

3.
班固《两都赋》主旨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固《两都赋》主旨考辨孙亭玉班固《两都赋》在六朝时极受重视,范晔《后汉书》、萧统《文选》均全文刊载。皇甫谧、刘勰对其予以赞扬。可他们对《两都赋》主旨的认识还有所欠缺。范晔所言极是而不鲜明,萧统更重其“文”;刘勰、皇甫谧仅将其视为名赋,不谈其主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李家泉 《台声》2008,(9):37-37
北京奥运,举世瞩目,举国欢庆,包括海峡两岸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无不表露了发自内心的喜悦。但是,如果人们细心观察,却也不难发现台湾在这次北京奥运中存在两种“情”。  相似文献   

5.
情老     
情,先老了,再逝去,谁也不会伤心难过。“问情是何物”的“情”,历来不知有多少形容词和它结合在一起,最喜欢的一个结合是“情老”。  相似文献   

6.
郝桂荣  海洁美 《前沿》2013,(1):149-151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0DZZ055)理论研究成果:大学生“知、情、意”三维挫折教育,不是单纯内容架构上“知、情、意”合一的教育,更是在模式构建上“知、情、意”有机统一的教育。要有效开展好挫折教育,我们应该在充分解读“知、情、意”教育内容的基础上,以“全面…‘协调”“可持续”为基点来构建大学生“知、情、意”三维挫折教育模式,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坚持认知与训练相结合、价值引导与自主构建相结合、预防性教育与补偿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情钟浦东 香溢两岸周天柱人们常说,历史总爱与人开玩笑。4年前,百年老店“利男居”脱胎换骨改成中美合资后,新“掌门”是一位只身从台湾来上海滩闯荡的女士,名叫吴一香。如此“阴阳错位”,自然引发了人们的极大兴趣。有人说吴一香人“怪”,还真讲得出几分“怪理”...  相似文献   

8.
张伟 《求索》2023,(4):178-186
王夫之针对清初颓靡的士风与诗风,以理学为基础,继承湖湘文化中经世致用的传统,结合心学的时代思潮,对传统诗学“诗言志”“诗缘情”的抒情传统和明清诗学中的尚情传统进行了重新梳理。他主张情志合一,认为只有“贞志”“大欲”“公意”可入诗,并细致区分了四种不同层次的“意”,提出了“俱不在意”和“不得以名言之理相求”的原创性命题。王夫之融合“志”“欲”“意”“理”“势”,构建了废虚返实的诗学精神和以主情崇正为主要特征的审美情感论。船山诗学中的“情”范畴与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的人民性具有理论的契合点,其诗学范式、方法、格局和境界对当代文学理论的建构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三个要求中,如果说“权为民所用”和“情为民所系”各自居于首要和关键地位,那么基础地位就非“利为民所谋”莫属了。“利”是人们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又是任何人所无法避开的,因此在权、情、利这三者当中,利就必然具有基础性的制约作用。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和情  相似文献   

10.
引子 在我国,一般认为“法、理、情”三者的关系是“情大于理,理大于法”。在古代,即便是犯罪,只要情有可原,也可从轻发落。《清史稿·刑法志三》中记载,康熙二十二年曾就秋审下谕:“人命事关重大……情有可原,即开生路。”  相似文献   

11.
<正>情与理相互影响。把理讲清、讲透离不开情,以情感人、育人离不开理,把握好情与理的关系问题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如何处理好情与理的关系问题就至关重要。我们要正确理解情与理的内在意涵,厘清情与理之间的关系,必须坚持情与理贯通的原则,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一、思想政治教育中“情”与“理”的意涵澄明认知、情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两个重要方面,可以帮助教育者把握情与理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12.
“龙柏烧狗内”的故事,源于浙江。说的是龙柏树可给环境增添绿、美、富的色彩,引起人们争相购买。购买力刺激生产,有的人借债也办龙柏苗圃,一年就成了万元户。龙柏行情,也影响“贼情”,小偷黑手转向龙柏。“贼情”波及“狗情”,驯凶犬为龙柏保镖,因而形成一股“龙柏旋风”,刮得那里昏天转地,一哄而起地盲目生产,市场供过于求,一棵不满周岁的小龙柏从两元跌到五分,也没人理,终于酿成砍龙柏烧狗内,真是“龙柏死走狗烹”的悲剧。“龙柏旋风”,好景不长。人们应该记住:既是商品,就要投放市场,而市场商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既是传授知识的认知过程,又是开启学生心灵的情感过程。情在从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列宁说得好:“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就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发展过程,情对人们的行为起着巨大的作用。天文学家哥白尼也曾说过,他对天文的深思是从“不呼思议的高涨而热烈的情感中产生的”。一个人再丰富的知识、再发达的智力都要依赖情感的力量,否则就不能形成乐观、进取的态度,也难以付诸创造、开拓行为,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因此,…  相似文献   

14.
进入5月以来,在岛内大大小小的书店里,有一本书行情不错,这就是《丁渝洲回忆录》。作者丁渝洲曾任台湾“军事情报局局长”、“国家安全局局长”及“国安会秘书长”。作为一直处于帷幕背后的台湾地区情治部门负责人,公开出版传记,本身就足以引起人们的关注,再加上他的经历,更增加了这本书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切实加强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江苏省海门市在全市开展了以未成年人为主体的“孝亲敬老”主题教育活动,使活动所倡导的对父母、年长者要有“亲爱之情、顺从之意、敬爱之心和奉养之行”成为社会的共识。成为人们评判个人道德素质的标准之一,成为人们道德实践的行为规范,从而加强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在辽宁省新民市,许多人都把市委书记徐宝华称为“统战书记”。提起新民统战工作取得的突出成绩,人们都说,这是因为这里不仅有一支坚强有力的统战队伍,而且有一位情系统战的好书记。  相似文献   

17.
邓国军 《前沿》2010,(18):147-149
学术界对“诗言志”与“诗缘情”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很少从“表现”的角度对它们研究。所谓“表现”,一般指艺术家运用艺术手段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理性的、情感的因素比较显著。如果从“表现”层面来研究文艺理论范畴或命题,则主要指“偏于自我表现”的内涵。本文在辨别“情”“志”的基础上从中国古典美学“表现”的视角对“诗言志”与“诗缘情”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杨峻琳  赵奕 《两岸关系》2023,(10):45-46
<正>8月中上旬,“爱越海峡情融江苏”2023两岸婚姻家庭江苏行暨第二届全省两岸婚姻家庭交流联谊活动在江苏南通、盐城、南京等地举行,来自苏台两地100多位两岸婚姻家庭成员欢聚一堂,共叙情谊。启动仪式上,江苏省台办副主任封志成表示,去年首次举办的全省两岸婚姻家庭联谊活动,以“爱越海峡情融江苏”为主题,突出“爱”“情”两个字,今年延续该主题,相信爱的无价和情的力量一定会将彼此的心贴得更紧,一定会化解两岸坚冰。  相似文献   

19.
余树苹 《求索》2010,(3):117-119
王弼的圣人观中最重要的观点是“圣人体无”与“圣人有情”。“体无”突出了圣人的玄性,“有情”则彰显了圣人的人间性。“无”为体,“情”为用,“无”是“自然”,“情”亦是“自然”,体与用的圆融,恰在于此。在王弼的圣人观中,体现的是魏晋士人将文化正统与价值追求融合的努力。外儒内道所导致的结果是,对圣人的关注由外在转到内涵,“圣人”不再是只有公共意义的摆设,而是活生生的有情有性的个体。这是王弼的独创,也是时势使然。  相似文献   

20.
潘莉 《前沿》2014,(9):11-13
城镇化进程中,民俗的保护和传承是“根”的延续,“美”的传承,“情”的延伸,“源”的开拓。要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让人们记得住乡愁。应该首先在“人”字上做文章,即从娃娃抓起,吸纳外来人员参与,激发全体民众对民俗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意识,还要发挥民俗学学者的作用;其次在“态”上做文章,即做好民俗的“静态”保护工作、“动态”传承工作、“活态”发展工作;另外还要在“涵”字上做文章,摈弃太多的功利化目的,敬畏民俗,尊重民俗,在此基础上,对民俗加以传承发展,如发展民宿、村落经济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