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在经历了长期的制度改革后又开始面临新的问题。鉴于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公司的特殊性质,股份制改造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失效和国有资产流失的客观情况。利用资产管理公司对大型国有集团公司的国有股份进行拆分托管经营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之一的吉林省 ,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国有经济占有突出的地位。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许多企业陷入了亏损的境地。针对这一情况 ,吉林省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结构调整与改组、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以及再就业工程等一系列措施 ,使国有企业在扭亏为盈、技术创新、企业制度、下岗分流诸多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与此同时还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为此 ,作为吉林省今后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 ,必须继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探索国有资产管理的有效方式 ,推进企业管理的创新 ,规范企业兼并破产程序 ,培育国有企业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做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与改造”的重大决策 ,给吉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国有企业改革是吉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 ,吉林省国有企业改革经历了让权放利 ,承包经营责任制 ,制度创新、机制转换 ,完成 3年两大目标任务的改革阶段 ,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多深层次的问题。吉林省要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契机 ,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全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科学实施“有进有退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改革措施 ,不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4.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建设沿海经济特区、开发浦东新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之后又一重大战略举措。目前,东北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仍以国有经济为主。国有经济在产品、价格等方面已进入了市场,但在深层的产权、资本、技术、人力等生产要素上,却未能与时俱进。东北地区的要素市场化程度低,特别是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处于全国最低水平,这种状况已严重制约着东北的发展。因此,制度创新在降低东北要素市场交易费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只有强制性的制度供给才能改变东北地区制度供给不足的局面,才能真正提高东北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  相似文献   

5.
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要加快发展,必须拥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石。而企业核心力的形成,离不开企业创新,企业创新是国有企业赢得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在深化企业改革,强化企业管理,实现管理创新过程中,应走出一条制度创新与结构调整相结合、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产品创新与强化管理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对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 人们往往不注意从资本结构入手进行研究, 而是直接 从企业治理结构方面进行改革, 从而形成控制权的错位, 导致“内部人控制”比较严重的现状。要 从根本上解决国有企业法人治理问题, 就应该借鉴资本结构理论中有益的原理, 正确认识国有企业 产权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优化资本结构, 从而达到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实现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  相似文献   

7.
自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发展明显滞后,其根本的原因之一是企业所有权配置失当。企业的所有权指的是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从企业制度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所有权的配置与企业效率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振兴的主要途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政府减少对企业的干预,从企业直接控制者转变为财务上的监督者;通过“国有企业民营化”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引进目前老工业基地“稀缺人才”,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让他们拥有部分企业所有权,参与企业收益分享。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鞠国华一、吉林省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现状1984年,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吉林正大责任有限公司的诞生,掀开了吉林省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史的第一页。截止1993年末,全省共批准外商投资企业2329户,其中,中外合资经营企业18...  相似文献   

9.
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等东欧国家的经济转轨已进行了7年之久。在这一转轨过程中,各国所有制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传统经济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变化的核心是企业产权制度的转化,即国有资产从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化或称从企业产权主体的公有制向企业产权的私有制过渡。  相似文献   

10.
一、越南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越南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问题是于1991年提出来的,但直到现在股份化进展非常缓慢。原因是从提出主张、政策和观.走到企业真正开展股份制改革这其间存在许多疑难和问题。首先要肯定的是,实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是党和国家的一项正确主张,是创造条件给企业更加有效地进行经营,符合革新开放的进程,实现国家经济工业化、现代化和改革行政手续。目前越南有近6000家国有企业,掌握全国企业资金总额的80%,但是经营效益差。只有约50%的国有企业有利润,其中真正经营有利润并且时间长的只占30%以下。国有…  相似文献   

11.
迄今为止,学术界关于FD I技术外溢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的研究不胜枚举,但对制度变迁效应则很少问津。产权是制度的基础,产权结构的无效率必然导致制度结构的无效率,因此一国制度建设的核心是对产权的明确界定和切实保护,相应地,制度创新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产权结构的创新。明晰产权,调整不合理的产权结构,是推进改革和制度变迁进程的重要前提和有效力量。FD I对我国产权制度变迁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FD I促进了我国产权交易的进行;FD I的进入提高了产权结构的效率。FD I主要通过竞争机制、外资并购、改变国企改革的条件、外资优惠政策4个方面影响了我国产权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12.
日本企业应对日元升值的策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蕊 《东北亚论坛》2008,17(1):102-106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旬的近30年中,日本经历了4次汇率剧烈波动的冲击,但事实上,日本的贸易顺差却不但没有下降,反而继续增加,其背后的原因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企业为了应对日元升值,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措施,调整产品结构、转向海外生产、海外并购、开展外包业务、加强产品质量管理、降低成本,以应对日元升值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Bilateral Investment Treaties (BITs) have proliferated throughout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While ostensibly commercial in purpose, do BITs have domestic political ramifications? I argue that BITs affect a leader’s tenure through their effect on the property rights environ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BITs, by segmenting a country’s property rights environment for foreign and domestic firms, reduce the incentive for foreign firms to lobby for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s in the host country thus leading to a stagnating domestic property rights environment. In autocracies, a stagnating domestic property rights regime benefits domestic business elites who can continue to stymie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SMEs). The political benefits of BITs, however, decrease as a country becomes more democratic. Using a dataset of developing country leaders over the period 1965-2011, I find support for my hypothesis that BITs are associated with a decreased hazard of losing office and that the effect diminishes with higher levels of democracy. My results highlight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legalization of global investment on the domestic political economy.  相似文献   

14.
经济体量、能源禀赋、对外能源依赖程度等相仿的国家在应对同一场或情境相似的能源危机时所采用的手段经常呈现出明显的差异,以美国为代表的一部分国家主要依托行政或外交手段,而以中国为代表的另一部分国家则更依赖行政与商业的组合手段。为解释这一差异,就要突破能源安全研究惯有的地缘政治与供给需求分析视角,借助产权制度来考察政府与企业的权利责任边界以及政府借助企业力量维护能源安全的可能性和成本。基于美国应对1973年石油危机与中国应对2017年天然气紧缺的实证研究以及英法两国应对1973年石油危机的补充性分析,可以发现产权制度决定了企业的自主性与政府的处置成本。研究表明,在私有产权制度下,能源公司的自主性与政府的处置成本均较高,政府难以借助能源公司的力量应对能源危机,由此独自采取行政或外交手段保障能源安全;在公有产权制度下,能源公司的自主性与政府的处置成本均较低,政府更容易借助能源公司的力量应对能源危机,由此两者共同承担维护能源安全的责任并通过行政与商业相结合的手段维护能源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和俄罗斯既是邻国又是大国,改革以前国防工业均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两国在向市场转轨过程中面临着大致相同的问题。由于两国改革的道路和方法迥异,改革的绩效显示出巨大的差别,这种差别在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作用。俄罗斯采取的是大力推进"私有化"来增强军工企业活力,中国军工企业改革的核心是产权的重组和清晰界定。从中国军工企业改革的逻辑看,它是遵循着一种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和由简单到复杂的路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支主权财富基金,2005年组建的越南国有资本投资与经营总公司代表了在政府授权下,以完全市场化原则投资与营运国有资本的新模式,是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目前阶段,越投总公司是越南加快国企股份制改造和推进国有资本向战略性产业集聚的重要推手,以此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并实现国有资本管理从混合模式向集中模式的过渡。长远来看,越投总公司能否成为像新加坡淡马锡那样备受信赖的机构投资者则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相似文献   

17.
《国际相互影响》2012,38(2):208-230
In recent years, many economists have argued that governments are discarding pegged exchange rates in favor of alternative exchange rate regimes such as monetary unions and currency boards on the one hand, or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on the other. Capital mobility, such economists argue, has made pegged exchange rates costly to maintain for long periods, and thus the pegging option is being “hollowed-out.” Few, however, have tried to present evidence that capital mobility has a direct effect on exchange rate regime choices. I present two sets of tests using different measures of capital mobility that provide qualified confirmation that developing countries peg less as capital mobility rises. These tests indicate that direct measures of capital mobility have some correlation with de facto exchange rate regimes but not with de jure exchange rate regimes. Capital flows, a consequence of capital mobility, may have a direct effect on the choices of both de jure and de facto regimes. Governments do not make changes in their declared exchange rate policies in rational anticipation of the growing costs of pegging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 capital mobility. Rather, governments normally adapt their declared exchange rate policies after capital flows have increased and actual exchange rates have become more difficult to manage. The tests also indicate that hollowing-out has not only been the result of systemic factors such as increasing capital mobility and capital flows, but also due to domestic factors such as growing public sector indebtedness and the spread of democracy.  相似文献   

18.
Adequate pricing of environmental goods is essential for the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 It is not easy, however, to place a value on natural resources, because the excludability problem makes it difficult to protect natural resources from unpaid use and to exercise property rights over them.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achievements and limitations of current natural-resource polici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efficiency and equity. It argues that a trust fund operating via market-based transactions is a promising approach to help to achieve simultaneously the goals of efficiency, sustainability, and poverty reduction, provided that property rights to the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re distributed fairly within current generations, as well as between present and future generations.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金融危机具有三层结构,即全球金融危机的传导、资本外逃导致的危机深化和殃及实体经济的危机蔓延.俄罗斯积极从应对信用收缩、应对短期景气下滑、应对失业扩大、激发中小企业活力角度采取相应法律对策,具有一定经济效果.通过法律对权利和义务的重新安排,改进了非效率的制度结构,具有一定实效性.因俄经济易受油价变动等因素影响,对未来一两年经济前景不能过于乐观.  相似文献   

20.
东盟国家知识产权立法与管理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 《东南亚纵横》2008,13(2):64-69
一、东盟国家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 东盟国家实行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殖民时代,尽管在过去人们并不认为商标或者版权是知识产权,而是将它们当作保护商业利益,特别是与西方世界加强联系的某种工具。以菲律宾为例,该国第一部知识产权法令是在1833年由西班牙殖民者引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