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0 毫秒
1.
《立法法》2016年修正后,省级、地市级人大已普遍设立了基层立法联系点。联系点组织基层群众有序地参与立法工作,并把基层的立法意见建议反映到立法机关,确保地方立法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立法意愿。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是调动公民参与立法积极性的举措。从实践看,公民有序参与各级人大的立法工作,既丰富了公民参与人大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又增强了公民的人大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同时也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这几年,随着人大制度不断深入人心和人大工作不断创新,公民参与人大工作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参与的路径更多、领域更宽、法律更全、制度更完备,积极性也更高。  相似文献   

2.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23,(18):20-21
<正>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建议,让基层声音“原汁原味”抵达国家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被群众形象地称为国家立法“直通车”。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作出重大战略部署,提出“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工作机制,建设好基层立法联系点”。赵乐际委员长在近期召开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会议上对如何更好坚持民主立法、开门立法,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许多老百姓来说,“乡镇、街道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这个术语或许拗口又陌生。事实上,它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联系比想象中更紧密。村级财务如何管理?小区的物业服务质量怎么考核?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有哪些优惠政策?这些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务,都受到乡镇、街道规范性文件的直接管理。如何保证这些“红头文件”在各自领域定点发力,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系统地阐释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时代内涵和应有之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再次强调要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近年,鹤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守正创新,以“小切口”立法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聚焦民生热点,回应群众关切,以“小快灵”的创新方式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符合人民群众对地方立法有效、管用的要求与期待,为地方立法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实践和探索。  相似文献   

5.
作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让代表参与到立法工程中,从具体实际出发提出好的立法意见和建议,可谓是扩大立法公众参与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此举能使地方立法机关制定出台的法规更好地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需求,充分反映“法律是人民意志体现”的立法宗旨。  相似文献   

6.
张维炜 《中国人大》2014,(21):45-46
如何不断提高地方立法质量,让法规更能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使制定的法规立得住、行得通、切实管用,是当前全国各地人大共同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为了加强新形势下人大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在健全立法工作机制方面不断创新,充分发挥立法在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引领、推动和保障作用;充分发挥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导作用;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推动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为地方立法工作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地方人大立法应当紧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跟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紧跟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的大局。”  相似文献   

8.
正自《立法法》2016年修正以来,省级、地市级人大已普遍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联系。点组织基层群众有序地参与立法工作,并把基层的立法意见、建议反映到立法机关,确保地方立法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立法意愿。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是调动公民参与立法积极性的举措。从实践看,公民有序参与各级人大的立法工作,既丰富了公民参与人大工作的内容和形式,又增强了公民的人大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也密切了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近年,随着人大制度不断深入人心和人大工作不断创新,公民参与人大工作的积极性显著提高,参与的路径更多、领域更宽、法律更全、制度更完备,积极性也更高。  相似文献   

9.
2006年11月6日至8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办、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承办的第十二次全国地方立法研讨会在海口市召开。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景宇、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飞、信春鹰,海南省、安徽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领导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经济特区所在市的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出席了会议。研讨会以“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地方立法若干问题研讨,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作用,提高立法质量”为主题,围绕“地方立法如何兼顾各阶层、各方面群众利益,关注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何科学规范行政机关的职权与责任,处理好行使权力与接受监督的关系,做到权力与责任挂钩,权力与利益脱钩,防止利益部门化和部门利益法制化”、“设定法律责任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如何衔接好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0.
王岭 《中国人大》2023,(8):34-35
<正>今年3月底,“甘肃将为兰州牛肉拉面立法”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热议。很多人寄希望于通过地方立法让兰州牛肉面踏上标准化、品牌化之路。其实,为美食立法在国内早有先例,如广东为粤菜立法、广西柳州为螺蛳粉立法、山东德州为扒鸡立法。可以说,我国地方立法聚焦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不断创新立法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1.
<正>接诉即办工作为畅通群众诉求和反映群众意愿提供了便捷的平台,但要从源头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需要进一步研究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地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转化为具体行动。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相似文献   

12.
邵建斌 《人大研究》2001,(12):26-27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 ,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人民当家作主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国家立法活动 ,使法律、法规真正体现人民的意志 ,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因此立法过程应当是集中人民意志、反映人民利益的过程。“立法应当体现人民意志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 ,这是立法法的要求。所以 ,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立法活动 ,必须按照立法法的要求 ,充分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发扬民主 ,坚持走群众路线 ,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近年来 ,我省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很多地方人大都把立法工作列为一项中心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在地方人大立法过程中,多个部门和人民群众的参与对于提高立法质量和立法水平意义重大。其中,人大信访工作在地方立法中发挥着独一无二的作用。人大信访工作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坚持"以民为本、立法为民"是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的根本宗  相似文献   

14.
合理设置房地产登记的程序,使相关规定更加公正、更加便民、更有操作性,对于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财产权利具有重要意义。7月28日,《上海市房地产登记条例(修订草案)》立法听证会召开,这是本届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的首次立法听证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指出,“开门立法”的内涵,是使立法真正表达绝大多数人的意愿,来平衡社会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力求使所制定的法规真正反映民意、体现民智。  相似文献   

15.
如何才能提高人大对“一府两院”的监督效果,使人大的监督工作内容更贴近当地实际,很好地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保障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职权,增强监督实效的关键所在。2005年以来,砚山县人大常委会将群众反映强烈的“关于拖欠农业人口独生子女保健费问题”列入常委会会议议程进行监督,改进监督的方式,加大监督力度,提高了监督工作实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受到了群众的普遍赞誉。  相似文献   

16.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如何创新地方立法工作? 一、认识发展趋势,把握地方立法工作的“变”与“不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地方立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总结经验,分析趋势,我们认为在完善法律体系过程中,地方立法工作需要把握“五个不变”,推进“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基本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目标已如期实现。这标志着我国法制建设告别“初级阶段”,将向着更高级的目标和水平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笔者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法制建设以及地方立法的任务非但没有减轻,反而要求更高、任务更艰巨了。这是由于,地方立法在调整内容、规范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势必日益扩大,地方立法的重点须更多地转移到从本地实际出发进行自主性立法上来。如何更成熟地开展自主立法,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前提下突出立法的地方特色,从而更有效地促进和保障本地发展,应是地方立法在新时期探索实践的基本主题。围绕这一主题,似应从三个方面加以努力:  相似文献   

18.
陈峰 《新疆人大》2013,(11):1-1
新时期的人大工作如何开新局、见实效?最关键的是要把民声、民心、民意作为第一考量,在立法、监督等各项工作中情系百姓,忠实代表人民群众意志,广泛反映人民群众心声,依法维护人民群众权益,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福祉。  相似文献   

19.
<正>作为新时代的地方立法工作者,应当做好“三种人”——加强全方位学习,努力做好“全科人”;树立问题导向,努力做好“有解人”;把握大局大势,努力做好“本地人”。只有做好“三种人”,立法才能立得住,立法才能行得通,立法才能真管用。地方立法工作者务必坚持人民至上,立人民需要之法;务必坚持守正创新,立地方特色之法;务必坚持问题导向,立务实管用之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利益群体,如何在立法中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呢?上海在地方立法时,坚持走群众路线,提高了立法的公众参与度,集中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建立了各方利益能够充分表达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