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式现代化治理体系中,中国共产党是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的核心领导力量。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明确“政党—政府—社会”关系模式内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党建引领”在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主体地位有机结合上取得的成功经验,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拓展和延伸了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方式和路径,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成效,进而推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入推进”作为未来五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新征程上,必须深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党内法规制度“作为一种政党制度”,是由中国共产党权威机关所制定的“专门规章制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的一种内部正式规范”,最能体现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出的制度优势。当前,要把坚持和完善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正确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价值旨归,以政党治理制度化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方略,以彰显中国政党制度的国际话语权作为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目标。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以强大的领导力、权威性主导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推进,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广泛联系社会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助力。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框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推进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彼此交融、良性互动中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党的现代化与国家现代化密切相关,现代革命需要现代政党来领导;领导国家与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政党,必须是一个现代化政党。从历史发展看,是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试错法也证明了共产党能够救中国。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现代国家意识觉醒、民族独立、主权独立呼唤现代政党的产物;新中国成立,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造,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改革开放以前,党建国家、党治国家,以党的建设、党的领导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是我国政党建设与国家建设的突出特点。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建设与国家建设呈现出良性互动关系。当前乃至将来一段时间,党的建设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从而进一步实现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符合我国社会发展规律要求,也是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等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式现代化包括人口、富裕、自然和谐、文明、发展道路等五个方面内容以及特征,蕴含丰富的政治价值理念。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的政党领导逻辑,更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础。从政党领导逻辑探析,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政治政党领导逻辑在理论维度有所区别。在历史实践维度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发展过程循序渐进,从历史经验汲取政治逻辑构建“营养”。从全过程人民民主逻辑分析,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政治现代化建设的总概括,也是新时代中国政治制度和参与实践的标准。因此在遵循中国式现代化政治逻辑本质要求上,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现代化提供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面临一系列独有难题和巨大挑战,诸如现代化进程可能会对政党权威造成局部衰减,从而冲击到党的长期执政,进而影响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现代生活可能会推动政党成员更多追求财富与安逸,从而失去革命与斗争的精神品质,最终对政党活力带来侵蚀;市场资本可能会增强资本对国家权力的控制,进而导致资本力量对国家生活的系统化渗透,最终削弱党领导现代化的执政能力。作为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必须不断增强政党的自我调适与塑造能力,始终确保自身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建党史,是党带领中国人民的建国史、富国史、强国史,从而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之治。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与中国现代国家的建构是互动的,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路径有别于西方国家,主要由中国共产党主导。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时起,便肩负着复兴中华民族和建构现代国家的时代重任。在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现代国家,完成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使中国重新回归世界政治舞台的中心。这一切都得益于中国共产的领导,并由此形成中国政党治理主导国家治理的新型范式。这一范式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政党制度为核心要素,具有特定的内涵和创新性,能够促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障,也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制度层面的现代化,实现这一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因此,应深刻把握中国政党制度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内涵和新意。其内涵和新意即: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是与执政党相对应的新型政党,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应真正发挥好参政党作用,应支持民主党派加强协商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9.
参政党的社会功能是其功能发挥的重要内容,也是其自身性质定位和未来发展的重要依据。依据国家—政党—社会的关系框架,参政党作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中的政党行为主体,理应在中国特定的国家—政党—社会关系框架下发挥功能作用。所以,参政党的社会功能理应归纳为:社会管理功能、社会建设功能和社会代言(利益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和新境界。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基础上进行对外叙事,对提升我国国际话语权、塑造大国形象以及推进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加强中国式现代化对外叙事能够有效破除西方国家通过话语权为中国发展设下的藩篱和陷阱,解构西方国家对于国际话语的垄断地位,在国家间的话语博弈中为中国现代化建设赢得有利的外部环境。提升对外叙事的实际成效,要在叙事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让叙事“言之有理”;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际成效,让叙事“言之有据”;构建全过程创新的话语体系,让叙事“言之有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凝结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的百年探索,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内涵演进的历史过程与理性逻辑,有利于更好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认识,历经政治方向确立、具体实践聚焦、经济目标重构、全面系统深化的演进过程,逐步从宏大的社会主义愿景,走向以经济建设为牵引、聚焦经济和政治现代化的具体实践,最终升华凝结为“以人民为中心”“五位一体”全面系统推进的中国式现代化,完成了认识起、承、转、合的跃迁与升华。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重视历史经验总结,才能不断加深对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认识,更好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促进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的产生,肇始于75年前中共中央发布的"五一口号"。“五一口号”形成的爱国精神、团结精神、民主精神、协商精神始终贯穿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全过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赓续“五一口号”精神,对进一步发展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党际和谐的多维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或状态”,[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根植于中国社会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土壤之中的新型政党制度模式。2005年2月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这一文件  相似文献   

14.
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质在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我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新型政党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领导、合作、协商为要义,发挥着独特的治理价值和作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着眼于我国政党制度的治理价值,促进政党政协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推进政党制度更好成熟定型,为国家治理提供强大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政治发展和民主转型是政党制度化研究的主流范式。两种范式及其研究路径都无视政党制度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变迁中的意义。国家治理视角下的政党制度化研究,旨在寻求政党研究在比较政治学中的"回归"。变革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体制制度化过程表明:政党制度化是解释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变迁动力、路径和走向的关键变量。中国共产党通过领导体制的法制化、组织和价值基础的双重理性化和政策治理网络的优化,实现了中国国家治理体系渐进性的变迁。  相似文献   

16.
与“去中心化”为基本品性的西方治理思想不同,“政党引领”构成中国特色社会治理模式的本质特征。政党引领社会治理模式源于传统的传承与发展、科学理论的指导和中国共产党百年治理经验的总结,具有独特的文化逻辑、科学的理论逻辑和厚重的历史逻辑。以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理论为理论支撑,政党引领社会治理的模式厚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大一统”思想和“民本思想”之中,立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治理的百年创新历程,打破了西方社会治理中“国家-社会”二元互动的圭臬。在理论维度,政党引领社会治理模式确立和强化了党在治理过程中的自主性、建构性与引领性功能,建构了一种基于“政党-国家-社会”三元互动框架的社会治理模式,极大丰富和拓展了既有治理理论,从而为全球治理提供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品格和中国话语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是中国式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解科学民主观,需要深入探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与中国式民主相互关系中的若干重要问题。坚持科学民主观,要做到不以推进民主来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来否定多党合作,不以政党制度的中国特色来否定民主,不以政党制度的中国特色来掩盖对民主的认识误区,不以政党制度的中国特色为由拒绝学习世界民主政治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18.
民主党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大量的人才,其自身的性质定位、组成优势和主要职能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参与者,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主体,汇集着一大批科技、知识、思想、资本和管理方面的优秀人才,特别是在政党协商、参与政权建设、民主监督以及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现代化,是现代化政党的重要特征,关系到党能否巩固执政地位和实现执政目标的一个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根据“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的现状。强调“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胡锦涛在十六大召开前夕也明确指出:“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增强活力,进一步实现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制度化、规范化的需要”。这些论述,表明我们党准确把握了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在领导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同时,也在实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现代化,努力推进政党现代化,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党的领导方式是政党对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实  相似文献   

20.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国家战略和原子化的社会结构,共同塑造了政党——军队型宣传机制。与其他类型的宣传机制相比,政党——军队型宣传机制在信息输入、信息转化和信息输出上都具有非常独特的特点,具体体现为信息输入上的“集权与分权并存”,信息转化上的“受众本位”,以及信息输出上的“弥散式”格局。政党——军队型宣传机制,为建立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合法领导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