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艳艳 《法制与社会》2014,(16):166-167
大学生道德认知的取向和水平决定了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能否取得成效。"性善论"的伦理思想从人性出发,突出人性中的"善",肯定人人皆可为善,并指出了实现"善"的途径。以"性善论"伦理思想为指导,构建符合新形势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道德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力量。作为我国网民的主体力量,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至关重要,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对构建和谐网络环境乃至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杰文 《法制与社会》2011,(25):166-167
人们在信息化时代的活动空间已经从传统的现实世界拓展到了虚拟空间,虚拟空间成为了人们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但是由于虚拟空间具有不同于现实世界的诸多特点,造成了虚拟空间中的失范行为增多。为了减少网络失范行为,强化公共道德,有必要加强对公民网络道德的培养。建议注重青少年网络道德培养,鼓励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实现道德自律,同时还应该将网络道德培养与网络普法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网络道德与传统道德比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多元性的特点,这也导致"网络社会"道德发展出现新的趋势,对网民道德塑造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就网络道德的新特点及发展趋势做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黑客道德准则、网络技术局限、网络立法滞后是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客观原因和大学生分辨能力缺乏、自控能力较差及网络道德弱化是大学生网络犯罪的主观原因分析,提出通过加强网络技术防范、网络法制建设、网络道德建设和网络BBS建设来防范大学生网络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吕艳艳 《法制与社会》2011,(15):228-229
孟子认为人人天生都具有仁义礼智"四端","四端"思想对化解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危机,建设大学生现代网络道德新模式具有借鉴意义。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可以通过强化"四端"思想从大学生主体、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出发,建设以人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网络时代青少年网民与日俱增,然而青少年网民的网络道德让人堪忧。本文在对我国青少年网民网络道德的失范现象描述的基础上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通过立法来加强青少年网民的网络道德建设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给人们带来了许多方便,有助于开阔视野和获得知识,也有利于改善和丰富学习与生活,当然,也给我们带来了网络道德的问题,特别是青少年网络道德更是令人关注。本文首先对青少年网络道德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如何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网络道德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上网者人数的不断扩大而逐渐产生和突显出来的一个新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本文在总结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网络道德内涵、网络道德建设、网络道德教育等问题做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深入挖掘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的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秉承"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要继承传统道德精华、及时归纳时代精神于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之中;社会主义荣辱观集中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道德银行"是近年来推出的旨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一种创新式的方式,其伦理实质是用一种功利化的方式推进美德建设."道德银行"的实施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上的双重困境:在理论上,"道德银行"与美德存在着内在的冲突;在实践中,"道德银行"容易产生伪善."道德银行"所产生的困境给我们的主要启示是:道德建设应合理地明晰道德的层次,结合道德自身的特点;道德建设尤其是美德建设不能采用功利化的推行手段;应在充分考量现实道德生活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地运用不同的伦理理论.  相似文献   

12.
在道德哲学的视阈中,作为精神结构的社会心态,其和谐体现为在"道德世界"和"伦理世界"中预设着的一种精神本性的统一性,即个体自身、道德与自然、特殊与普遍、个体与实体之间的统一状态及其应然关系.如果把实体与个体关系中两者的位移与置换看作是伦理世界中"精神性"心态结构的第一次异化与裂变,那么,在道德世界中的自我同一性危机以及动力机制中道德自我意识执着于某种"自然性"则是伦理精神和社会主体心态精神结构的现实性异变.因此,现代性社会心态失序根源于以"自然规律"僭越"道德规律"、以个体本位理性取代"单一物与普遍物统一"的"精神".基于此,本文揭示了社会心态结构与当代道德哲学和道德建构中的一些现代性难题的内在相关性并为社会心态的调适提供某种可能的伦理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购物的兴起,网络购物纠纷也日益增多,而且网络购物纠纷解决起来往往困难重重。因此,只有加强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营造一个有利于纠纷解决的道德和法制环境,构建完善的多元化网络购物纠纷解决机制,才能更好地解决网络购物纠纷,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道德的作用——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视角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历史悠久,内容广博,在世界法律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有别于西方法律文化的显著特征即是"礼法结合",强调道德的教化作用。道德不仅在传统法律文化的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而且深深影响着当今中国法律文化的发展。本文试从历史的角度分析道德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进而从理论上阐述道德在当代中国实行依法治国与建设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阶段,由于网络的普及面之广而产生大量的问题,并对现实世界造成非常巨大的危害,网络引发了大量的网络不文明行为,这些行为基本上都是有悖于传统的道德、伦理和法制观念的。应该全面认识构建和谐网络社会的重要性,针对现阶段网络社会存在的不和谐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的网络社会管理,提高电子政务发展水平、把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结合起来,共同构建和谐网络社会、大力加强网络内容建设,用先进健康的文化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等相应疏导对策,从而构建和谐的网络社会。  相似文献   

16.
在"法治"与"德治"并举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大治国方略的今天,深刻地认识和揭示道德法律化对社会道德建设的价值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为道德确立的基本价值为立法指明了方向,是健全法律的重要因素。本文指出法律选择了道德,可以推进道德的普及,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弘扬道德精神。  相似文献   

17.
刘灿婷 《法制与社会》2013,(18):194-195
随着公民道德建设程度的不断加深,涌现出大批存在于我们身边的道德模范。从我国道德现状入手,分析当前道德模范常态化建设的必要性,通过人们道德境界的提升,鼓励更多的人们"见义勇为",实现道德模范常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为推进法院精神文明建设,大力营造"讲文明,重品行,促和谐"的浓厚氛围,提升法官干警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绩溪县法院扎实开展"六个一"文明活动、切实加强以"弘扬道德文化,传递司法正能量"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教育阵地建设。"六个一"活动包括:唱一首歌曲,积极组织干警学唱道德歌曲《公民道德歌》,以歌曲颂精神,感受道德的力量;看一部短片,组织观  相似文献   

19.
行政道德不同于其他道德规范,具有必须遵守性质。因此在世界众多发达国家出现行政道德法制化趋势。行政道德法制化能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高公务员素质,减少腐败。我国行政道德法制化必须坚持三个代表的原则,着眼提高公务员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廉政,保障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全体公民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任务。要加强全体公民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要做到: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坚持一个"核心"和一个"着力点";坚持自律与他律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