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是阻碍农村经济增长的主要绊脚石,也严重制约着农村改革的深化。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但是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只占少数,大量劳动力处于闲置和荒废状态。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只有通过对现实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将其转化为拥有知识和技能的人力资源,才能真正将国家对农村的各项投入持续的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中教育投资是最重要的投入之一,我们要通过建立平等的受教育权力制度、创新国家教育投资机制、建立农村教育特别转移支付制度和对农村科技教育实行特殊政策等手段解决。  相似文献   

2.
构建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陈春 《中国发展》2007,7(1):76-79
该文认为当前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是: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中存在缺陷和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严重不足,而教育经费在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之间的分配不合理又加剧了这种状况。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建议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公平原则为主对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投入进行重新分配,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预算内经费投入,各级政府合理分担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同时在教育体系内调整教育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3.
佟光霁  张林 《长白学刊》2012,(3):122-125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同步推进,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已成必然。中部地区拥有相当规模的农村劳动力,而且城镇化相对滞后。以具有代表性的安徽为实证样本,分析其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呈现的新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并就此提出对策建议,对解决中部乃至国内类似地区的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建设中的教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观华  孙海卫 《传承》2008,(24):46-47
农村教育经费十分短缺、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育基础设施差、农村落后思想观念、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素质,打理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5.
农村教育经费十分短缺、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育基础设施差、农村落后思想观念、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要加大时农村中小学教育经费的投入,保障农村教师的合法权益,提高教师的素质,打理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和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6.
农村教育主要是指在农村经济社区环境里,对农村居民(或农民)及其子女进行的教育.江西是个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素质与中部其他各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要实现中部崛起,就应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在发展农村教育时,首先要优先普及义务教育,其次应着重考虑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红艳 《传承》2008,(20):44-45
农村教育主要是指在农村经济社区环境里,对农村居民(或农民)及其子女进行的教育。江西是个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素质与中部其他各省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要实现中部崛起,就应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在发展农村教育时,首先要优先普及义务教育,其次应着重考虑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部地区高职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地区高职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类型。但是,在发展的进程中,中部地区高职教育也面临着速度过快,办学理念偏差,内涵建设乏力,资金投入严重不足,专业设置盲目,专职教师缺乏,师资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需要政府优先发展高职教育,增加对高职教育的投入,统筹规划、优化高职教育发展的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区域高职教育和谐发展,为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李熙 《传承》2010,(6):46-47
长期以来广西农村中存在着数量巨大的剩余劳动力,对广西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农村地区向高生产率的工业部门、城市地区转移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仍存在着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城市化水平低,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发挥城市的龙头作用,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财政、税收的调控功能,以实现广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广西农村中存在着数量巨大的剩余劳动力,对广西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低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农村地区向高生产率的工业部门、城市地区转移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仍存在着劳动力综合素质较低;城市化水平低,农村城镇化发展滞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发挥城市的龙头作用,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发挥财政、税收的调控功能,以实现西农村剩余旁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11.
李作同 《传承》2009,(18):32-33
基于劳动力的供求结构研究劳动力的配置,认为当前劳动力的素质不高是影响劳动力合理配置的最大阻力。农民自身、社会环境、体制环境等方面造成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应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教育和培训投入等,变剩余劳动力为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2.
基于劳动力的供求结构研究劳动力的配置,认为当前劳动力的素质不高是影响劳动力合理配置的最大阻力.农民自身、社会环境、体制环境等方面造成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应增加农民收入,加强教育和培训投入等,变剩余劳动力为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3.
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妇运》2006,(7):24-26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安徽是中部欠发达的农业大省,农村劳动力输出的历史长、规模大。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转移,农村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一群体在这特殊时期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情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解农村留守人员状况,我们于2005年8—10月在我省部分地区就农村留守妇女和儿童状况开展了调研。调研对象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的对象包括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农村留守人员相关机构工作人员等。调研采取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300户农村留…  相似文献   

14.
关于增加农民收入的调查意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1997年以来,大连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缓慢,其主要原因是:农业结构不合理,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农村职业教育滞后,农民税后负担过重。为增加农民收入,必须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加快捉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多给少取,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15.
杜秀 《青年论坛》2003,(5):30-32
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现代化的关键问题。目前 ,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状况存在严重不合理现象 ,即青年数量少、性别结构不合理和学历层次低 ,这些现象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运用人力资源开发理论 ,深入研究我国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有关问题 ,制定出具体措施推动农村青年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土家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事关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本文对土家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进行分类,确定实施转移的范围进行分析;建议政府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案,既立足当前,又考虑长远,有目标、分阶段地解决土家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及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受教育层次,促进产业结优化升级,规范、完善劳动力市场,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合理解决土家族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  相似文献   

17.
劳务输出,已逐步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条促进农民增收的快捷途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在富余劳动力就业上存在着“三多三少”的情况,通过加强政府对劳动力输出的引导和组织;加强对劳动力输出的宣传,创造优良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健全信息网络,健全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强化农村劳动力技能学习培训等措施,以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在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着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综合竞争能力较弱,农村经济总量较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较窄,城镇化进程缓缦等突出矛盾。这些矛盾如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将直接制约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并影响全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兰继华 《前沿》2014,(1):132-134
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使民族地区农村出现了空心化问题。民族地区本来人口稀少,城镇化又加剧了农村的空心化问题。空心化对农村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等方面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要采取多种措施加以解决,以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刘锦 《今日海南》2011,(11):26-27
农村妇女是农村改革和经济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她们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进程。如何帮扶农村妇女增收致富、实现发展,是党委、政府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妇联组织关注的焦点和工作的重心。近期,海南省妇联对中部地区六市县的农村妇女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旨在摸清海南中部地区妇女的发展状况,团结带领广大妇女在加快海南中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