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查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遇到的问题较多,立法解释划分“村务”与“公务”,不符合查处案件的实际,导致出现案件管辖矛盾;立法解释未将村民小组长和村会计、出纳列为执行公务的主体,未规定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可成为渎职罪主体,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打击。为解决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法律适用问题,应修改或者取消“2000立法解释”,无须划分“村务”与“公务”,否则,就应赋予检察机关以相对宽泛的机动侦查权,将村民小组长、村会计、出纳归入立法解释中所指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规定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也可成为渎职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2.
社会预防政策是刑事政策的重要内容,可以对犯罪控制和预防产生积极影响。当前我国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高发态势,主要源于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权力过剩和监管机制的缺乏,应当对该类犯罪法律适用疑难与司法实践困境进行综合分析,并立足于社会预防政策的视角,探索惩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的思路和路径。宏观层面上,要发挥检察机关的预防功能,构建"惩防一体化",锁定重点领域、环节和地区的犯罪动向,合理分配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责权限,优化权力配置。微观层面上,要准确界定"农村基层组织"及其"人员"、区分公务和集体村务、公共财产和集体财产,加强相关人员的教育引导,创新思想教育方式,提高扶贫领域职务犯罪预防的群众参与度。  相似文献   

3.
查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遇到的问题较多。立法解释划分"村务"与"公务",且未将村民小组长、村会计和出纳列为执行公务的主体,这不利于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打击。为解决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法律适用问题,建议修改"2000立法解释",赋予检察机关以相对宽泛的机动侦查权,规定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也可成为渎职犯罪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分析近年来青岛市领导干部职务犯罪的相关数据可以发现,从案件构成看,仍以贪污贿赂类犯罪为主,且有逐年多发的趋势;从犯罪主体看,“一把手”和基层国家工作人员是易发人群;从犯罪领域看,城镇建设、行政执法以及涉农领域案件相对集中;从犯罪的形式看,呈现出贿赂罪与渎职罪交织的特点。当前对领导干部职务犯罪行为的防治一是要加强外部制约监督,对内公开,对外强化社会监督;二是要增强廉政教育实效,促其自律自省。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发票违法犯罪从案件类型看,普通发票案件逐年递增;从涉及范围看,地广面宽辐射蔓延领域广;从作案手段看,犯罪智能化反侦查意识强;从犯罪效应看,危害严重且引发其他犯罪.成本低廉、需求量大、存在监管盲区是其多发的原因.深入开展源头控制、深化开展部门协作、快速升级发票技术含量不失为有效遏制、打击发票违法犯罪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涉嫌贪污贿赂犯罪实务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的保护农民的利益,司法机关应对农村的职务犯罪案件依法进行严厉打击.但目前由于有关法律规定不明、解释不明晰,导致不少农村职务犯罪囚定性把握不准确而未能得到有效查处.为此结合上海检察机关在实务中遇到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贪污贿赂等犯罪实例展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7.
基建领域已成为高校腐败的重点、多发领域。高校基建领域腐败犯罪呈现出以下特点:犯罪主体以校级领导、基建规划部门领导为主,且窝案串案突出;犯罪行为日趋多样且隐蔽,次数多、时间长,大案要案增加;犯罪发生相对集中于工程发包、财务管理和工程建设实施环节。高校基建领域腐败犯罪发生的原因是,缺乏监督导致的外部遏制不足以及部分高校领导价值感、责任感偏离等导致的内部遏制不足,基于无法抵抗巨大利益诱惑及制度本身不健全形成的外部拉力,基于个人攀比、贪婪、侥幸心理等形成的内部推力。就高校基建领域腐败犯罪的防治而言,应当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细化高校基建制度,减少犯罪机会;健全高校监督制度,提升犯罪难度;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积极进行犯罪心理预防;强化刑罚适用的必然性和及时性,充分发挥刑罚的预防功能。  相似文献   

8.
当前涉税犯罪特点主要是偷税案件面广量大、手法多样,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突出、损失严重,团伙勾结、异地作案居多。导致涉税犯罪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税收征管政策不完善,缺乏稳固的工作机制,办案经费严重短缺以及法律规定不明确而难以认定犯罪。因此,预防、打击涉税犯罪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一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二要制定、完善案件移送制度;三要协同作战形成打击合力;四要加大投入保障侦查工作的进行;五要强化基础提高公安税侦人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从事"特定公务活动"1时,其职务犯罪有自身的特点,珠海市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具有典型性。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特点和成因较为特殊,应当从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选任、监督机制的完善和检察机关专门预防等三个角度预防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  相似文献   

10.
从近几年数据统计与调查结果来看,江西省中学生刑事犯罪呈恶化趋势,犯罪总数逐年上升,且在未成年人犯罪中所占比例也逐年上升。在违法犯罪主体构成方面,呈现出犯罪年龄下降,由高中生转向初中生的趋势;在犯罪类型方面,涉财案件多,其中以盗窃、抢劫案件最为突出;在犯罪组织形式方面,表现为团伙斗殴现象严重突出,带黑社会性质的帮派侵入校园,帮派团伙活动呈蔓延趋势;从违法犯罪手段上看表现为作案手段多样化、智能化;在犯罪的危害程度方面,中学生实施的暴力犯罪日趋突出,危害结果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