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1 毫秒
1.
自然法学的理念一直以来影响着西方的法治传统,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自然法的发展历程,并阐述自然法所体现的价值追求,再分析中国传统的法的观念,最后分析对比得出结论,对西方法治理念的形成作出了重大贡献的自然法不曾在中国的法律中存在过,从自然法思想中滋生的法治理念也就不可能在受儒家正统法律思想支配的中国自然地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自然法是西方法律思想发展史上最具持久性的概念和范畴.也是最富生命力的观念体系,对西方法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然法观念中蕴涵的价值观念,如正义、理性主义、客观权利、法治主义等,为西方确立法律至上的权威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些价值观念对我国当代的法治建设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西方自然法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规律的探讨,揭示自然法观念对我国当代法治建设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经济生产方式看中西法律文化差异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中国和西方法律文化传统存在巨大的差异,其原因应该追溯到东方争西方最早的生产方式。西方历史上的工商业传统,一方面使得调整商品经济的法律制度发达,另一方面也促成了西方个人权利本位主义和平等、自由观念的产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追求民主、法治的法律意识;而古代中国的农耕生产方式,不但无产生调整商品经济的法律制度,而且催生了熟人社会及其独特的处世规则,其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西方式的权利观念、个人争民主法治意识在中国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西方法治的生成主要有赖其文化、经济、政治、法律基础的同时同向务实;以法治生成所依凭的社会基础的来源不同,西方法治的生成模式分为内生型法治和外生型法治两大类;当代中国在对法治生成模式进行选择时,应当把"治标"和"治本"结合起来,解决中国传统社会缺乏以人的自由权利和理性精神为核心的文化基因和实体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平息在中国有没有“中国法哲学”的争辩,结束当今“西方法哲学在中国”占主流地位的尴尬局面,中国法哲学需要展开对中国法治理论与实践问题的研究.中国法哲学是中国人独特的法治观和方法论,是对欧美“法治和平演变论”和中国“法治捍卫江山论”的理论超越;我们不仅要借鉴西方分析性文化对形式逻辑的重视以及实证主义思维的缜密,也要继承中国整体性文化的优势及其对方法的整合功能;既要把传统中国的和谐道德继承下来,也要吸取西方法哲学关于公平正义的普世价值.中国法哲学的目标不在于有些学者所主张的西方化或中国化,因为这两种思想倾向都难以成就为中国法治建设服务的法治观和方法论.我们需要在历史时空中,立足全球视野,寻找确定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路径,从而避免过度西方化或中国化的可能性误导.  相似文献   

6.
西方法治的创设基点是:人性本恶,法治也就因人性恶而产生;性恶论是西方法治主义的根基,是西方法治思想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分权制衡制度设计的基石。西方法律制度的构建是在人性恶的基本假设中推导而出的;西方法治发展和制度文明从此展开。  相似文献   

7.
"和"与"争"分别是中西方法治价值选择的基点,不同价值基点的认可,使中西方做出了不同的价值选择.中国传统法重"德治"、"民本"、"无讼"、"等级有序",而西方传统法注重"法治"、"人本"、"正义"以及"人人平等",这最终促使中西方形成了迥然不同的法律文化,并走上了两条不同的法治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历经了悠久的发展历史,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法律文化自成体系,在世界法律文化体系之中曾经扮演了重要角色。当前,我国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任务,只有不断加强法律文化建设,才能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和西方法治观念相契合,对人类社会的进程产生积极影响。文章以此为视角,分析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现代法治建设的影响,并从多个视角对现有的法治体系进行了重构,为法治社会的构建提供必要的可供借鉴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是对我国传统"礼"的规范与"和"的精神的复古情怀和批判的继承.在分析了法治的内涵和中西方、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不同的法治观念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构建和谐社会在当代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必须按照法治社会和法治国家的理路进行,这样才能使社会的建构、制度的改革朝着现代法治和民主的方向前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全面依法治国,法治自然成为了一个最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法治一词源于西方,那么中国法治是否就是照搬西方模式?有人也试图从中国传统中寻找法治渊源,期望走一条中国化的法治道路,然而更多的人认为中国本无法治传统。因此,我们应该首先解决中国有无法治传统之争,然后才能在理论上澄清中国的依法治国究竟是在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才能明白如何让中国的传统、西方的法治与中国现实的法治道路选择完美契合。  相似文献   

11.
中西法律文化差异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文化是法治的支撑 ,中西法律文化传统具有诸多差异。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人治文化 ,缺乏支撑法治的法律文化传统 ;西方法律文化蕴含深厚的法治根基。究其根源是由中国传统的农业文明和西方的工业文明的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2.
宪政和法治的经验和样式都是西方的,当下中国如何践行宪政和法治呢?<宪政与法治的中国语境>一书从西方经验和中国意义、当下中国法律发展中的中国法律问题的反思和传统与民间的观照三个研究进路对此进行分析,直面中国宪政和法治发展中的问题,解读中国语境下的宪政和法治发展,彰显宪政与法治研究的中国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有人对"以德治国"提法不理解,一是与我国于19世纪末开始的思想界为救亡图存而进行文化反思所形成的西方文化高于中国文化的思潮有关,二是与我们在如何评价和对待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方面存在某种程度的偏差有关,三是与我们前些年在关于法治和德治关系方面的一些不适当研究和宣传有关.正确理解江泽民提出的"以德治国"这个重要论断,必须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精华,跳出传统政治文化"无用论"或"糟粕论"的误区;必须正确理解西方法律文化的精神内涵,跳出西方文化标准论的误区;必须正确总结我国20年来依法治国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摆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跳出法治"最高"论和"法治崇拜"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自由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与法治形成的论述,阐释了西方法治传统背后深藏着决定其发展方向和命运的精神力量是西方社会的自由主义精神。自由主义是从要求法治开始的,和法治紧密相连。自由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就是一部法治原则形成的思想史。  相似文献   

15.
我国法治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法治现代化自鸦片战争以后开始,其基本的路径就是以西方法治模式为标准进行框架的构建,以"变法"为基本手段进行法治的建设.然而,至今为止所进行的所有法治实践都很难令人满意,究其原因在于忽视了中西国情的差异,其中最大的差异在于:西方法治建立在"同质"的文化之上,而中国传统文化对"礼"的认同已经伴随着社会的转型而"破碎",呈现的是一个"异质"的局面.在这样的国情基础上进行法治建设,必须坚持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主导,必须正视异质化的国情,必须依托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注重法治的本土培育.  相似文献   

16.
有着千年之久的“法治”,语义纷呈。在近代,奠基于西方人文理性精神之上,以“自由、平等、人权”为核心价值追求的“法治”理想深入人心,和宪政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法治在当今中国是最好的选择。中国的法治之路,必然深受传统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制约,首先要扬弃传统文化中假“法治”行“人治”的工具论。要结合传统文化的有益部分,在借鉴吸收西方法治内涵和精髓,并努力营造“中国政体型法治”生存的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中西法律信仰差异探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法律的信仰是西方法治主义的重要传统和内容 ,而中国缺乏这种普遍法律信仰的传统 ,这是有其历史渊源的。法律不可能同人的精神相脱离 ,法治契合人类的精神需要。因此 ,在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 ,应培育民众对法律的普遍信仰  相似文献   

18.
现代西方法治价值转向的人性根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治作为西方文明的重要成果,为人类的进步提供了发展的途径和有益的经验。在西方文明内部,法治在基本理论和制度实践方面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二战以后法治的价值取向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注重法治的工具价值转向关注法治的实体价值,将人的尊严与自由置于核心地位。这种转变的内在动因来源于人的本性,在根本上是对人性的回归。  相似文献   

19.
法治建设应该首先明确法治概念的内涵和要素。由于哲学基础、社会结构、国家形态的不同,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虽然有"法治"这一用语,但在概念上与西方通用的内涵大有差异,体现了背后法律思维趣味的不同。中国不曾有过西方近代意义上的法治,法治概念在中国出现才仅仅有百余年历史,我国法治精神的培养和法治建设依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20.
自然法思想及其所蕴涵的价值对西方社会法治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在自然法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社会和个人养成了信法、守法的品性,形成了刑事法治的良好运行环境;近代以来,西方法治思想包括自然法理论对我国法律的影响与日俱增,直接源于自然法理论的罪刑法定原则也已经明确规定在我国刑法中,但我国的法治现状并不尽如人意,法治之路仍很漫长。究其原因,是我国社会中长期缺乏自由、平等、安全的自然法价值。我们应在国民中培育这种自然法观念,培养良好的刑事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