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傩风很盛。我省众多的专家、学者,为此而写出了一批很有学术价值的论文,为我们进一步探讨、研究贵州省有关民族的傩文化,做了大量的、有益的工作,但在研究中,有少数同志由于调查了解不够,其论述不免也有偏颇之处,如《布依傩戏探秘》一文。(以下简称《秘文》。见《贵州民族研究》90年第一期)。对于傩文化,笔者纯属门外汉,更谈不上有什么研究,只是生活在黔西南地区近甘年,因工作之便,曾对有关史料和布依族的有关传统文化,有过一些接触。从争鸣的目的出发,笔者不揣冒昧,借此也谈谈“布依傩” 与“布依戏”的问题,并对《秘文》的某些引证和举例,略陈拙见,敬祈指数。  相似文献   

2.
正黔府函[2018]87号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你们《关于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福寿场至和溪段增设傩城收费站收取车辆通行费等有关事宜的请示》(黔交呈[2018]71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同意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福寿场至和溪段按国家有关规定增设傩城匝道收费站,经验收合格后投入营运收取车辆通行费。  相似文献   

3.
傩戏分布在今天中国大陆的西南与中南的汉族、苗族、侗族、土家族、彝族、仡佬族等民族聚居区。傩戏源于中国古代的傩祭,是一种古老的巫术文化活动的样式。 一、傩祭:蚩尤九黎集团祭祀阵亡将士的仪礼 军傩→傩俗→傩戏,构成了傩戏的发展历史。 傩祭的最早形式“军傩”,产生于崇巫信鬼的蚩尤九黎集团之中。确切地说,它是历史上那场有名的部落集团间的争战——涿鹿之战的产物。当时,以苗族先民为主体的南方部族集团——九黎集团在大酋长蚩尤氏的率领下,与由黄帝率领的炎黄集团在黄河中下游平原进  相似文献   

4.
周岚  龙镇 《求索》2013,(10):259-261
非物质文化遗产傩坛戏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古老的的地方剧中之一。随着现代社会的文化变迁和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其传承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在调查访问的基础上,对凤凰傩坛戏传承保护现状和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了傩坛戏传承保护的措施及建议,认为傩坛戏是整个傩文化中的一方珍宝,傩坛戏的保护要从“留”、“破”、“立“三个方面来进行改革,为傩坛戏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5.
《乡音》2007,(12)
11月30日上午,省政协机关召开全体党员干部大会,对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进行动员部署。会议有三项议程:省政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刘德旺主持会议并传达了《中共河北省委关于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意见》;秘书长解玉琦宣读了《省政协党组关于在省政协机关党员干部中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实施为法》;省政协党组副书记、主席赵金铎傩动员讲话。省政协副主席杨迁、陈秀芳、秦朝镇、王建忠、刘德忠、段惠军、丛斌、孔小均出席会议。  相似文献   

6.
文人的端午     
张光茫 《世纪行》2013,(6):43-43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唐代诗人文秀《端午》一诗,描述了端午节流传最广的一种起源。那现当代文人的端午节,又是什么样子?看文人笔下的端午,则有一番别样的趣味。著名作家沈从文,重视端午的风俗人情。在《边城》中,沈从文描写了边城端午节的热闹场面,继而补写了两年前端午节翠翠见到傩送的情景。端午节那天,  相似文献   

7.
任宽 《传承》2012,(4):72-73
自商周流传至今的傩文化,在其产生发展的几千年里得以保存流传,是因为它具有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体系。黔东傩作为中国保留最为完整的其中一支,它也并非傩面具、傩舞、傩音、傩仪以及傩戏等要素之间简单的叠加,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种以崇尚生命为理想的文化,所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强调感知的感情世界。它尊重自然,从最初的敬畏到最终的和谐状态,傩扮演的是协调与平衡人与自然关系的角色。正是在这一基础上,黔东傩文化重建了生命的秩序和自我的调控力,并修复完善其道德伦理观。  相似文献   

8.
黄剑敏  庄华峰 《求索》2013,(11):61-63
明清以来,我国进入了自然灾害的高发阶段,长江下游地区也不例外。文章立足于历史现实,站在新的理论视角,以婺源傩舞为例,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明清以来长江下游自然灾害与乡村傩舞祭祀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客观的探讨和分析:一是傩舞文化中的神灵信仰,由于明清以来长江下游地区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而产生,体现出信仰意识在灾害社会中的现世关怀;二是傩舞文化中的雨旱信仰,也从明清时期开始尤显突出,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与世俗性;三是傩舞文化中的生殖崇拜,它正是自然灾害造成人口减少从而人们渴望多子多孙的一种文化表象;四是傩舞中的驱逐仪式,表现了村民们为了抵抗自然灾害实现自己个人愿望而对其崇拜的神灵进行诉求的一种精神行为,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9.
正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柳林降狮舞发源于原堂邑县南邢庄,传说为大禹治水时所留。降狮舞就是古老的傩舞。傩舞在长期的发展和传承过程中,逐渐与宗教、文艺、民俗等结合,衍变为多种形态的傩舞、傩戏,至今仍在我国广大农村流行。据调查,以江西、湖南、湖北、陕西、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等省遗存较多,中原地区较少,山东省则更为罕见,目前全省只发现3处傩舞,而柳林是保存较好的一处。几百年来,柳林南街的老艺人总把自己的组织称为"狮子会"。  相似文献   

10.
傩坛概观——思南土家族傩坛调查纪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东土家族地区,世代传袭着一种以驱瘟逐疫为目的与鬼神打交道的巫教傩坛组织。傩坛法师们或跳神唱戏,或问卦占卜,为祈者报告祸福,传达神灵意旨,从而达到消灾去病目的。一些在鬼神观念与“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的土家人民,无不对此心悦诚服,五体投地。每遇疾病、瘟疫、死亡、受灾等不幸,均认为是冒犯神灵或鬼怪缠身的结果,因而都要许以傩愿,求傩坛法师给予解救。在他们心目中,法师们不仅能上通天曹,下通地府,而且“鸣角  相似文献   

11.
湛江民间舞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湛江民间舞蹈祝宇湛江的民间舞蹈丰富多彩,逢年过节便有民众表演,其中最受欢迎的有:傩舞“考兵”、“走成伥”、“舞二真”、“舞六将”、“人龙舞”、“舞鹰雄”、“舞”、“散花舞”及“屯兵舞”。历史悠久的傩舞粤西的傩舞历史悠久,且为粤西独有,主要流传于雷州半...  相似文献   

12.
影子 《今日民族》2014,(10):35-37
<正>艳丽无比的色彩诡秘妖魅的表情胼手胝足呼风唤雨一步一调讲述历史故事一挥一舞演绎民间智慧记得儿时的梦境中常有妖鬼的形像,去山西的文化之乡寿阳看傩舞"爱社",或许是为了找回那梦中的舞蹈。文字里的傩舞我见过,老人的传说中我也听过,但如今却是要去见识它的全部精髓和奥秘,一种宗教的虔诚开始在我的心底升腾起来。傩舞那诡秘的脸谱,飘舞  相似文献   

13.
凤凰古城是从小说《边城》里知道的。《边城》,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美的中篇小说之一。小说描绘的是作者早年生活的湘西社会,那里充满了原始的神秘和恐怖,野蛮与优美交织,浪漫与悲壮并存。小说通过翠翠与爷爷的人间至情和翠翠与天保、傩送兄弟俩的凄美爱情故事,歌颂了湘西风光和人性之美。小说有一种别样的韵味,里面散发出一股浓浓的乡土气息,流露出对这一切流逝而去的哀愁。其写作手法呈现出散文式的抒情之美,蕴含着诗一般的意境和韵味。之后,大导演凌子风将《边城》搬上了银幕,电影放完我还愣愣地坐着,完全被湘西的优美风光和人性的淳朴之…  相似文献   

14.
傩文化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它包括傩仪、傩舞、傩戏等。我国南方的苗、侗、土家、仡佬、彝等民族中较为盛行。西南的藏族和北方的蒙古族中也有傩文化遗存。下面就黑龙江省蒙古喇嘛寺院中的傩舞作一探讨。 一、喇嘛寺院傩舞的传入 黑龙江省西部嫩江流域是蒙古族聚居区,早在辽金时期,蒙古杜尔伯特氏族、郭尔罗斯氏族就迁徙到这里游牧。到16世纪中叶,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萨尔第十四世孙奎孟克塔斯哈喇,从漠北呼伦贝尔东迁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萍乡市的湘东区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特别是傩舞、傩庙、傩面具“三宝”俱全,傩文化特色鲜明,全国少有。早在2006年,“湘东傩面具”就列入了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时间不氏,  相似文献   

16.
打俗简释     
《春秋》1994,(4)
打醮过去,农村中每于春、秋两季,农田还不很忙季节,习惯地邀请道士多人,搭棚念经,吹奏乐器。全村妇妪老少按一定时间跟着道士巡行全村,喧扬佛号,鞭炮齐鸣,十分热闹,为期3至5日,凡参加的人天天坐席分馍馍。这叫“打醮”。其意义是祈求年景丰稔、驱除灾邪疫疬。和《论语》上“乡人傩”那样迎神赛会、祓除不祥同一道理。事先,村人“首事”  相似文献   

17.
正傩戏是由傩祭、傩舞发展起来的一种宗教与艺术相融合的原始独特戏曲样式。傩戏自从流入民间,早已不仅是驱魅逐疫的巫术,更多地是一种即娱神亦娱人的祈福纳吉仪式。当今中国的江西、湖南、河北、重庆、四川、云南等地,还保存着相当完整的傩戏。保存在安徽池州贵池地区的傩戏,即是古老傩祭的民间遗存。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古名贵池,是座千年历史古城。随着时代的发展,古城虽然旧貌换了新颜,但依然可以找寻到许多岁月的留痕。当你走进古城的傩文化园时,就可以体会到  相似文献   

18.
“傩”是古代一种驱鬼逐疫的祭祀活动,具有浓厚神秘的宗教意味。唐、宋驱傩活动虽然上承汉制,但娱乐成分已逐渐浓厚,可以说傩戏乃唐、宋岁时节令中颇为特殊的一种游艺活动;而宋代崭新的驱傩仪式,更推动了傩戏的发展。诗赋之介入傩文化,不仅使雅文学与俗文化相结合,更为人们展示了一幅歌舞喧腾的傩戏场面,傩文化拓展了诗赋视野,扩大了诗赋素材,更呈现出特殊的时代风貌。因此,本文拟参酌文献史料,爬梳唐、宋诗赋中之傩文化题材,藉由其内容与艺术特色,以呈现唐宋诗赋中傩文化之书写状貌,并肯定其民俗传承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9.
林森 《今日民族》2008,(9):15-18
傩舞,是一种古老而又极富生命力的文化遗存。至今惟存于青海隆务河畔同仁县年都乎村的“於菟舞”,就是这种傩祭活动的珍贵活标本。这种民间风俗活动生命力极强,延续和传递着古老的文化信息,也折射出今天青海土族人的民族文化心态。  相似文献   

20.
面具     
模拟驱鬼祀神的诡奇表演,面具是古代傩舞中演员装扮鬼神动物套上的涂彩头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