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在当代现实生活中,"圣战"的口号在伊斯兰国家一直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和西方媒体总是有意无意地将伊斯兰、"圣战"同暴力、恐怖主义挂钩,认为伊斯兰教就是崇尚暴力的宗教。本文试图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剖析穆斯林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圣战"的不同看法及其原委。  相似文献   

2.
"9·11"后三项重大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当前 ,与“9·11事件”有关的重大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恐怖主义的定义。本文认为可以从行为者、手段、对象、目的这四个方面来界定和分析恐怖主义和恐怖行动。二是“9·11”恐怖袭击及其制造者、精神引导者和支持者在目的和手段两方面都没有正义可言 ;应当以关于一个根本问题———政治行动的目的与手段之间关系的合理的思考、讨论和辩论来补充我们的政治文化和伦理。三是“9·11事件”至今 ,国际关系已经出现了两大方面的局部重组趋势 :(1)穆斯林世界以外的国际关系变化 ,(2 )原先一向作为美国至关重要的盟友的若干穆斯林国家同美国的显著疏离。我们应当站在全局的和历史的高度来看待并有效打击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3.
当前欧洲出现的多起恐怖主义袭击事件以及大批欧洲穆斯林青年加入"伊斯兰国"的现象,使得欧洲伊斯兰极端主义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从性质上看,欧洲伊斯兰极端主义包含了极端主义性质和恐怖主义行为两个方面。但就其内涵而言,欧洲伊斯兰极端主义则是一座由三个层面构成的金字塔结构:第一个层面是位于金字塔顶部的那些挑战现有国际秩序并破坏欧洲社会安全的伊斯兰圣战者和恐怖主义分子;第二个层面是金字塔中部伊斯兰解放党所代表的公开反对一切建立在非伊斯兰教法基础上的政治制度和政府,但并未公开鼓吹用圣战来实现这一目标的政治势力;第三个层面是金字塔的底部那些与穆斯林兄弟会有关联的伊斯兰主义团体在欧洲广大穆斯林民众中传播建立全球伊斯兰国家的极端主义意识形态运动。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文明在中世纪达到高峰后逐步走向衰落。近几个世纪以来,伊斯兰复兴运动风起云涌。而过去几十年中东等地区的伊斯兰复兴思潮和运动,大致可分为保守派、温和派与激进派,其中的激进派鼓吹的就是宗教极端主义。现代穆斯林激进主义及其所采用的暴力恐怖主义手段给国际安全造成危害,也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巨大威胁。应对恐怖主义威胁,不仅要对其进行军事上的打击,还要在思想层面有所行动。  相似文献   

5.
伊斯兰极端主义利用伊斯兰教来表达自身诉求并煽动暴力,其在全球的扩散引发恐怖主义浪潮,严重扰乱国际与地区秩序。域外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渗透、广大穆斯林外部威胁感知的强化以及地区部分国家的政策失当,推动东南亚伊斯兰极端主义迅速崛起。伊斯兰极端主义意识形态在东南亚的蔓延诱发地区恐怖主义滥觞,严重恶化各国政治生态与安全形势。基于此,抑制并消除伊斯兰极端主义就成为东南亚国家打击地区恐怖主义、维护安全与稳定的关键举措。实现"去极端化"目标既要切断域外伊斯兰极端主义意识形态渗透渠道,弘扬伊斯兰教多元共存精神,又要积极探索适应本土价值与政治发展需求的现代性模式,实现族群融合与宗教和谐。  相似文献   

6.
卧格夫制度,既是伊斯兰经济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伊斯兰教法的一个特殊部分;既是宗教性的,又是社会性的.这两重属性表明,卧格夫制度仅仅发生在伊斯兰国家或穆斯林社会群体中.因此,对伊斯兰卧格夫制度的研究不仅可以从一个侧面观察伊斯兰国家的经济脉动,而且可以探究穆斯林"乌玛"之间的互助遗风.当代伊斯兰教法学家应该运用"创制"学说,对卧格夫的用益做出新的诠释,使其在伊斯兰社会或穆斯林社群中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在恐怖主义定义方面,从学术界到国家和国际组织,都不能达成一致;在根源方面,民族分裂主义、意识形态冲突等继续存在,宗教极端主义的影响日益显著.对恐怖主义威胁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评估,忽视和夸大都是有害的.打击恐怖主义需要真诚的国际合作和克制而有效地使用武力以及坚定的斗争意志.  相似文献   

8.
国家安全是一个动态演进的概念。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安全概念产生于工业社会的民族国家,并体现出以民族国家为中心、强调外部安全的特征。目前,中国正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国家安全风险出现了高度的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等特征,内外界限被模糊。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契合中国向后工业社会迈进时代特征的系统性、整体性的国家安全观。它具有多元性、层次性、结构性和整体性等特征,强调对内部安全与外部安全、国土安全与国民安全、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发展问题与安全问题、自身安全与共同安全的整合。作为一个重要的国家安全问题,中国打击“东突”恐怖主义可以在总体国家安全框架下呈现新的图景。由于“东突”恐怖主义日益被打上后工业化时代的烙印,中国反恐怖的模式必须实现从“统治”向“治理”的演变,这是因为“东突”恐怖主义日益显现出组织的松散性、风险的流动性和行为的不确定性以及思想的激进化、活动的虚拟化和联系的全球化,对既有的反恐模式提出了挑战。中国应在统筹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的基础上,构建内外整合型的治理模式,实现对恐怖主义的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美国"反恐金融战"对国际金融制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金融领域的反恐怖主义是美国国际反恐怖战略的重要一环。由于美国“反恐金融战”在国内外两条战线上同时展开 ,对各国金融行政当局和金融机构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各主要国家在反恐怖主义和反洗钱方面有共同利益 ,故多顺势而为 ,积极强化金融监管系统。国际金融领域正发生着近年来最重要的制度变革。  相似文献   

10.
九一一事件后,国际反恐行动似乎已陷入"越反越恐"的怪圈,这与人们对恐怖主义的"越描越恐"密切相关,而隐喻的存在及广泛使用是导致"越描越恐"的重要原因。在恐怖主义的治理中,作为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涉恐隐喻具有启发性,但也因其随意性、凸显与隐藏的特征,限制了人们关于恐怖主义的思想和行为。在美国涉恐的政治、媒体和学术话语中,"恐怖主义是战争""恐怖主义是野蛮的东西""恐怖主义是疾病"和"恐怖主义是不受欢迎的植物"是占主导地位的隐喻。这些隐喻深植于历史、人们的恐惧、社会系统和舆论中,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人们对恐怖主义的正统看法。进行隐喻分析,使用多种隐喻,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隐喻陷阱,但仍不能消除它。因此,在恐怖主义治理的过程中,坚持"犯罪"隐喻为主导、灵活使用多种措施、重建受损的政治秩序、减少对无辜平民的伤害和对穆斯林的歧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施雪琴 《东南亚》2002,(1):35-40,45
近年来 ,菲律宾穆斯林民族分离运动因数起涉及西方人士的绑架案而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菲律宾独立后 ,南部穆斯林分离武装为建立独立的伊斯兰国家 ,从 2 0世纪 6 0年代末开始与政府军进行了至今长达三十多年的武装斗争。虽然近年来菲律宾政府推行民族和解政策 ,与南部最大的反政府武装“摩解”和“摩伊”签署了一揽子和平协议 ,但事实证明单靠一纸协议很难彻底解决菲律宾的民族分离问题 ,因为由于历史原因 ,分离倾向在南部有十分深厚的土壤 ,而且民族分离武装受当今国际上一些因素的影响 ,民族分离主义、极端宗教主义和恐怖主义这三种势…  相似文献   

12.
穆巴拉克政权应对国内恐怖主义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70年代起,埃及深受恐怖主义之害。穆巴拉克政权采取标本兼治的方针:区别对待穆斯林兄弟会和极端势力;动员社会舆论,批驳极端思想;致力于消除贫困和社会不公;杜绝隐患,弘扬宗教对社会的积极作用。1997年起国内安全局势转危为安,处于相对平静时期。这两年发生的几起孤立的、以团伙作案的爆炸事件说明:国内的极端思想尚未肃清。这种恐怖活动很有可能演变为有组织、有纲领的恐怖主义,但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大可能发展成上世纪最后1/4世纪那样规模大、频率高、打击面广的恐怖主义。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伊斯兰世界的合作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在冷战后国际政治经济领域发生巨大变化的新形势下,穆斯林国家正在从各个方面加强联系和合作,其动向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政治上加强协调行动,力求在涉及穆斯林国家利益的新老热点地区发挥作用。对阿富汗,在沙特、巴基斯坦、伊朗三国的推动下,3月7日阿富汗各派曾签署和平协议。在中东和平问题上,穆斯林国家反对以色列驱逐巴勒斯坦人,敦促联合国安理会采取紧急措施,制止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穆斯林的屠杀。在援助波黑穆斯林问题上,穆斯林国家表现出  相似文献   

14.
在东南亚地区,伊斯兰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宗教,该地区每个国家境内都存在大量的穆斯林人口,穆斯林占整个地区人口近40%。以穆斯林为主体民族的国家有3个:印度尼西亚(2.1亿人口中90%以上为穆斯林人口)、马来西亚、文莱;其他则是穆斯林为少数民族的国家:菲律宾有500万穆斯林,泰国300~400万,缅甸300万,新加坡60万,柬埔寨至少50万。过去数十年,东南亚各国经历着巨大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穆斯林中产阶级崛起,成为各国一支重要的政治、社会力量,并对这些国家的社会、政治现实带来深远的影响。一、穆斯林中产阶级在东南亚崛起20世纪初到中叶,随着…  相似文献   

15.
东方晓 《西亚非洲》2007,41(6):9-15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反对恐怖主义的战争,并先后用武力推翻两个穆斯林国家的合法政权,不仅如此,美国还在伊斯兰世界推动民主化变革,以铲除伊斯兰极端主义滋生的土壤。人们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反恐战争描绘成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然而,无庸讳言,九一一事件和反恐战争还是将西方(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基督教与穆斯林等具有强烈对比的话题摆在了人们面前。本文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通过分析伊斯兰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历史,对当代伊斯兰主义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判断。与以往的研究类似,笔者坚持把伊斯兰主义的研究建立在3个纬度之上,即伊斯兰与西方世界的关系、伊斯兰社会内部的变化、伊斯兰教的内部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今年8月18日,美国国务院发布了美国《2010年度全球恐怖主义形势报告》(Country Reports on Terrorism 201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对过去一年全球恐怖主义发展形势进行了战略评估,对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恐怖主义形势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2010年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7.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反对恐怖主义的战争,并先后用武力推翻两个穆斯林国家的合法政权,不仅如此,美国还在伊斯兰世界推行民主变革,以铲除伊斯兰极端主义滋生的土壤。人们总是小心翼翼地避免把反恐战争描绘成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然而,无庸讳言,九一一事件和反恐战争还是将西方(美国)与伊斯兰世界、基督教与穆斯林等具有强烈对比的话题摆在了人们面前。本文力图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通过分析伊斯兰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历史,对当代伊斯兰主义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判断。与以往的研究类似,笔者坚持把伊斯兰主义的研究建立在3个纬度之上,即伊斯兰主义与西方世界的关系、伊斯兰社会内部的变化、伊斯兰教的内部特点。  相似文献   

18.
浅析布什政府的"先发制人"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先发制人"战略的提出反映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中安全理念的变化.目前"先发制人"在国际和国内不同层面上面临着诸多制约因素,离实际操作层面的安全防务政策还有一定的距离."先发制人"战略将主要针对打击恐怖主义,就其对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影响而言,是一种以进攻性现实主义安全观为基础的新的意义上的"威慑性"战略.  相似文献   

19.
3月11日,西班牙马德里发生连环爆炸案,造成了2 0 0多人遇难、千余人受伤的惨剧,被称作是欧洲的“9·11”。这一事件使整个欧洲为之震撼,激起了欧洲各界对恐怖主义威胁的重新评估,加速了欧盟内部的反恐合作进程,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引发了欧美关系的微妙变化。“3·11”爆炸发生后,欧洲人开始重新定位欧洲所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并得出对全球恐怖主义特征的新判断。首先,欧洲人已将马德里“3·11事件”看作是欧洲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意味着欧洲大陆呈现出了“全新的欧洲恐怖主义活动图景”①,国际恐怖主义已…  相似文献   

20.
国际反恐怖斗争 20世纪70-80年代,恐怖主义活动热点比较明确,攻击的目标也主要是集中在某些国家。在这一时期,国际反恐怖斗争还未形成普遍合作的趋势。甚至可以说,有些并未遭受恐怖活动困扰的国家对于国际恐怖主义问题采取的是“冷眼旁观”的态度。进入90年代后,恐怖主义活动的进一步扩大蔓延迫使许多国家不得不改变态度和看法,如英国2001年通过的新的《反恐怖主义法》,就把禁止国际恐怖主义组织在英国进行募资、宣传等活动列入此法中。此前因许多恐怖主义组织能在英国公开活动,使英国与许多国家产生矛盾。如斯里兰卡泰米尔猛虎组织在英国就开办有公司及办事处;许多阿拉伯国家也对英国不引渡一些伊斯兰极端主义组织的头目,并允许他们公开活动表示强烈不满。法国在70年代对不针对本国的国际恐怖主义分子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不对他们采取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