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高潮 《理论月刊》2010,(9):186-188
当代青年学生在角色社会化过程中,现实存在着角色冲突、角色紧张、角色转移障碍、角色失范以及角色失败等失调现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多个角度,对引发当代青年学生角色失调的社会诱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代青年学生多元角色和谐重构的建议和措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城市流动民工社会角色变迁与违法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动民工由农村进入城市自然带来社会角色的变迁。表现在:社会身份的双重性,社会地位的不稳定性和社会角色的失范性。流动民工在社会角色变迁过程中出现差异、冲突和失范是其违法犯罪的主要症结。因此,在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促进流动民工社会角色的调适过程,需采取以下措施:加大组织管理工作的力度,提高流动民工的素质,完善流动民工的社会权益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赵庆伟 《传承》2012,(11):78-79
城市化背景下农民向市民角色转化过程中出现了角色不适的问题,无论自我认知和社会认同,还是从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言,失地农民与市民角色距离一直存在。这种差距不仅是农民自身的问题,更多的是社会制度的不接受。  相似文献   

4.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一定的角色.或上级,或下级,或同事,或朋友,或丈夫,或妻子,或爸,或妈,或恋人、情人……但角色不等公司于整个“人”,不涵盖整个“人”,只是生活中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领导者也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角色,只不过是一个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角色认知是个人对自己所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的认识。角色认知是角色扮演的前提,政工干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组织和实施的主导力量,特殊的职责岗位决定了政工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将担当积极传播者、模范实践者、效果评估者的三重角色,政工干部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必须对自己的角色有科学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角色认知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内容,罪犯在改造中,存在着角色认知的误区,导致角色行为与现实脱节,不能正确认知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产生角色冲突,导致角色失败。因此,在改造中,强化罪犯的角色认知意识,是转化罪犯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一个具有较高知识储备与道德素养的群体,社会对大学生寄予了较高的期望值.当代大学生主要担当了“青年”、“子女”、“学生”与“公民”四种社会角色.大学生以“学生”为其社会角色的主体,并日益关注其国家“公民”的身份,同时兼有社会“青年”和家庭“子女”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8.
高校教师应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积极转变角色,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发展。在教育信息化下,高校教师角色将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学的组织者、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生情感的沟通者和教学资源的设计及开发者。为了实现高校教师角色的转变,该研究提出了如下措施:一方面,学校领导及教学机关需重视,健全奖励机制,加强高校教师培训力度;另以方面,高校教师自己应自觉转变观念态度,以身作则,树立终生学习意识。  相似文献   

9.
刘伟 《青年论坛》2000,(1):30-31
本文从角色扮演的一般规律出发 ,就世纪之交大学生这一特殊人才群体的角色转换、培养以及角色转换过程中出现的偏颇和失败现象进行细致的分析 ,探讨角色调适的有效途径 ,从而实现大学生社会角色的顺利转换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竞争意识 ,进而提高世纪之交大学生人才群体的社会美誉度。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终其一生都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角色,每个社会角色都有各自的社会规范,遵循社会规范是所扮演角色的要求。《阿甘正传》中的主人公阿甘按照着社会和他人的期望,遵循着角色的社会规范,创造了出人意料的奇迹。带给人们不仅仅是感动,更多的是关于人生的启示,关于生命的从容。  相似文献   

11.
尼采说过,伟大的人是自己理性形象的扮演者。社会是一个大舞台,每一社会成员都在这一舞台上担当一定角色;每一个角色都进行自身的特定表演。社会角色要遵循与其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2.
大学教师兼有多种角色,各种角色交往意义重大:"知识人"角色交往有助于提升能力;"社会人"角色交往能够满足心理需要;"圈中人"角色交往有助于在"学术圈"中获得承认;"投资人"角色交往能够有效积累社会资本。但是,当前我国大学教师角色交往却面临诸多困境:"知识人"学识差异导致交往深度不够;"社会人"意愿淡薄致使交往频率不足;"圈中人"自我封闭导致交往范围狭窄;"投资人"行为失当致使交往难以平等。因此,必须进行相应的调适以改进现状,尤其是要加强团队建设以增强"知识人"角色交往;创设良好的氛围和制度以促进"社会人"角色交往;创造条件以增强"圈中人"角色交往;以及大力改进"投资人"角色交往。  相似文献   

13.
卢艳齐 《理论月刊》2023,(6):122-13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志愿者作为提供志愿服务的主体,是推进和完善现代志愿服务事业的重要力量。同时,作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组成部分,社区志愿者也是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制度的重要一环,其工作有助于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结合新时代社区志愿者的实践,基于角色进阶的分析框架发现,当前我国社区志愿者数量迅速增长,发展态势良好,但也陷入了角色认知模糊、角色期待悬浮与角色互动失衡等困境,与社区治理的需求不适配,不利于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的长远发展。以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为目标导向,通过强化志愿服务理念达成角色认同目标、完善体制机制达成角色契合目标、优化治理格局达成角色共治目标等方式是突破角色困境,实现社区志愿者角色进阶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傅璟 《人民论坛》2012,(23):32-33
"服务型政府"是当下社会对中国政府的角色期望,与之相适应,公务员的社会角色定位为社会公仆。解决当前公务员队伍社会角色履行中存在的官本位思想严重、能力评价不准确等问题,需要培育公务员公共精神,建立、完善公务员的监督机制、惩罚机制、激励机制,正确评价公务员的个体能力,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  相似文献   

15.
王凡帆 《理论月刊》2010,(7):41-43,141
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会获得许多社会角色,角色是社会结构中非常重要的组成要素,角色扮演对社会意义重大。在"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社会,每个社会成员都遵从自己的行为规范;在"礼崩乐坏"的社会,每个人都生活在怀疑和不安定、防备和攻守中。为了消除混乱,社会上就会涌现出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春秋的孔子和战国的韩非子,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尝试以"社会角色"的视角去重新审读《论语》和《韩非子》,会发现一种新的文本分析思路,发现他们二人的思想的社会学力量。  相似文献   

16.
论角色认同的重新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宇 《求索》2008,(3):68-69
文章概括经典角色认同的理论的特点和缺陷,根据现代社会重新特征思考了角色认同的定位,从社会化和自我反思两个纬度发掘了角色认同的现代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一、公共权力腐败的社会根源 腐败的社会根源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根源就是个人社会角色的多重性。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社会角色包含两个内容:任何一种角色都与一系列行为模式相关,一定的角色必有相应的权利义务;角色是人们对处于一定社会位置的人的行为期待,社会要求每一个人按自己的角色行事。  相似文献   

18.
所谓主观角色定位,是指社会个体在某社会群体中与其他个体关系及与其他环境元素关系的固定意识指向。明确的主观角色意识可以使社会个体的行为的目的性、计划性和意志力更强,可使社会个体的行为更有效率、产生更大效益。公安教育训练教师在一线参加公安工作实践时,应有自觉的角色意识,认清自己所处的地位、应起的作用、与公安干警的角色关系、  相似文献   

19.
马冀 《福建通讯》2002,(6):47-47
人生如戏。人的一生,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自觉不自觉地扮演着各式各样的角色,一出接着一出。在这一出出人生大戏里,我们时而是主角,时而是配角。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进程产生的一个后果之一是女性犯罪逐渐增多。最近30余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启动和逐渐推进,社会结构明显转型,价值观念明显变化,我国女性犯罪率也逐渐上升,女性犯罪问题显露并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传统犯罪学向来是以成年男性犯罪为基本标本的,对女性犯罪关注较少,因此,女性犯罪问题及其解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当今我国女性犯罪问题的研究有多维角度,社会角色及其转变即是其中一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