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播州杨氏土司墓葬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州杨氏,是贵州四大土司中势力最强的一支,在播州世袭统治达724年.遵义地域内发现的规模宏大、构筑精致的杨氏土司墓葬从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播州文化、经济的发展状况.通过时播州杨氏土司墓葬材料的分析,探讨其墓室结构、墓葬雕刻、出土器物和地面祭祀建筑等方面的特征和演变规律,进而了解当时的埋葬习俗与丧葬特点.  相似文献   

2.
播州土司制度的形成和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封建王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统治制度。播州土司制度开始于元代,完备于明初,终结于明末万历二十八年。阐明播州土司制度的历史轨迹及其历史作用,无疑有助于黔北历史文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土司制度是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政策,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播州是西南地区的重要一隅,其土司制度的推行对播州社会的发展,包括其民族政治形态的演化、社会经济模式的变化以及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多元化发展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贵州在明代永乐建省以前,行政区划分属周边的川、滇、桂、湘诸省,文化方面自然受周边文化的影响。建省(公元1413年)以来500多年,贵州经济、文化得到较快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黔文化”。黔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固然主要靠黔中地区各族人民和努力创造和推广,但也不能忽视周边地域文化的促进作用。_黔文化与周边地域文化的交流有多种渠道和不同形式、不同层面.有官方的、民间的;或亲串往还、或技术交流,或师友承传,等等。但影响较大的是文化人之间的交游与互学王济活动。本文拟简述黔、湘文化交流,特别是晚清近百年间…  相似文献   

5.
于宏建  崔思朋 《前沿》2023,(5):51-62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了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建议。北疆文化作为一个现代概念,所指地域范围以今内蒙古地区为主但又不止于此,历史时期北疆文化涵盖地域范围随着历朝各代疆域变迁呈现出波动性的地域分布特征。在这里,我们将其概括为北部边疆地区。历史上,北部边疆地区十分辽阔,出现过众多民族,尤其是以游牧见长的草原民族及与中原农耕民族之间的交流互动,是北疆文化的基本内核,也是其重要特色。北疆文化内涵丰富,包罗万象,远非一篇文章或一部著作能够讲述清楚。以内蒙古黄河流域及黄河文化为考察对象,阐释内蒙古黄河历史文化,对于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文化之间需要双向互动交流。在中欧文化交流中,青田华侨华人充当了重要媒介。他们将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青田地域文化传到欧洲,使之成为欧洲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随着他们与家乡联系和沟通的加强,又把部分欧洲文化传回故土,对侨乡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文化互动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冲突与融合,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平等对话和相互吸收.大理白族在其民族文化生成和发展的进程中,与儒家文化、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和周边主要民族的本土文化发生了碰撞和互动,并造就了其融合汉族、纳西族、彝族等众多民族文化元素的习俗,这些习俗包括了岁时节日、居住习俗、婚俗、葬俗等方面,而这种文化互动的发生又是由白族生活的自然环境、面对的社会历史因素和该民族自身的选择和创造决定的.  相似文献   

8.
大连地区青铜时代石构墓葬最早在夏代早期出现在大连地区南部,商初时扩展到大连地区北部,并一直延续到战国早期。大连地区石构墓葬具有显著的区域性特征,有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周边不同文化的因素之间发生交流。对石构墓葬的渊源及与相关遗存的关系的探讨,进一步揭示出石构墓葬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受到多元文化因素影响,并同时对外施加影响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9.
文化是一个民族根之所系、脉之所维,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基础,文化交流是海峡两岸交流的基础。河南是文化资源大省,河南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决定了河南的历史文化,具有“源头”、“缩影”与“朝圣”等其他地域文化所不具备的特点,以河南境内的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中原文化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当前促进两岸交流大发展的新形势下,以中原文化引领豫台文化交流的方向,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着眼地域长足发展,主动开放和积极开拓人才渠道,全力营造人才工作大格局。一是加强同周边省区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了渝、川、云、贵、桂五地人才资源信息互动和在线交流。二是加强同港澳的交流合作,签署了公务员互派锻炼、专业技术人才交流培  相似文献   

11.
尹行创 《传承》2012,(6):78+85
陕南的地域文化本就融合着北方中原文化、南方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的特点。明清之际湖广大移民改变了当地的居民构成,也带来了不同的特色文化,与原来的地域文化进一步交汇,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新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2.
黄莹 《楚天主人》2013,(10):50-52
<正>作为长江流域重要的地域文化之一,楚文化独具特色。与中原文化相比,念祖、忠君、爱国是中原文化和楚文化的共有之处,但中原文化偏重礼法,楚文化偏重情感;楚文化中崇火尚凤、亲鬼好巫、天人神合一、力求浪漫之说,与中原文化尚土崇龙、敬鬼远神、天人相分、力主现实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楚人独具特色的文化心理。一、蛮夷本色——开放楚文化是楚人在长期同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中形成的,它在初兴起时与中原文化相比,居于从属地位,是处于外围的边缘文化。楚人在文化上与中原同源,楚人的远祖出自帝颛顼高阳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人与环境互动的产物,文化形成于人改造自然的活动过程之中,是人类社会改造自然、发展社会的成果。地域特色文化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民族、多地域不断融合的结果,因而形成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多元一  相似文献   

14.
积极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化全球化是历史进程的必然和发展趋势文化全球化是指各民族、地区文化跨越国界和地域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竞争、相互融合的现象。首先,文化全球化是人类文化多元需求的必然结果。各民族、地区人民所面临的生存环境不同,可获得资源的多少不同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了解、接受和享受其他文化是人们共同的需求欲望。因此,各种不同特色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就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潮流。古代各民族和地区之间文化上的交往就很频繁,在文化和贸易往来中,文化甚至占了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中原文化作为根植于中原地区的历史文化,融合了丰厚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借助优越的自然环境与发达的社会经济,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生态。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相互碰撞、吸收、融合,并致力于文化"走出去",构建全国文化高地,促进中原崛起掀开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6.
傣族孩童教养是在正规学校教育和非正规教养构成的整体系统中实现的,家庭、村寨、学校、“文化他者”等多元教养主体因子之间及其与孩童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多边互动。家庭成员将民族语言、价值观念、宗教信仰、行为方式等对孩童言传身教,熏染濡化|傣族与周边汉族、彝族、哈尼族等民族的同域共居在沐村作为花腰傣文化的典型旅游点进行着多元文化互动|以家庭为中心,整合了其他主体教养实践的开放式孩童教养体系在社会场域中进行着“交响乐式的表演”|不论是冲突还是融合,在重重矛盾关系互动中,傣民族平衡调谐,静观其变,守望幸福。由此提出,文化自觉,构建多元教养文化互补机制,寻找互动中的平衡支点,是我国少数民族孩童教养互动实践的普适性价值。  相似文献   

17.
秦永菊 《前沿》2013,(22):12-13
以多元文化融合与信息素养之间的概念模型为基础建立的原始假设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是语言知识与能力与信息源决策、语言知识与能力与信息技能、专业知识与能力与信息知识体系、跨文化交流与信息知识体系、跨文化交流与信息技能之间具有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对称关系.因此证明多元文化融合与信息素养之间的互动机制成立.同时,语言知识与能力对信息知识体系的单向影响及跨文化交流能力对信息源决策的单向影响说明互动机制的非完全对称特性,体现了互动机制运作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正>湖北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其八百年的历史写下了楚文化的灿烂辉煌和博大精深。楚文化因袭中原文化的厚重因子,汲取了周边地域文化众长,又保留了楚地独有的文化形态,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和壮大起来,与北方黄河文化并行,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一支。楚国艺术大概可包括青铜器、漆木器、玉器、漆画、帛画、简文古隶、金文鸟虫书等。在东湖之滨、文谷之畔,湖北省博物馆陈列着众多楚国文物,记录了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认为,有唐一代,在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经略过程中,不仅中原文化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和途径,广泛传播到边疆地区,对边疆民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唐王朝还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大量汲取边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而达成了边疆与内地双向的文化互动。  相似文献   

20.
泉州地处福建省的东南部,东南临海,与台湾相望,处于华夏版图的边缘地带。泉州长期以来远离中原汉文化圈中心地,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中原文化与外来文化、土著文化与主流文化在这里很好地交流融合。在中国现存属于文物级别的木偶头是难得一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