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社会化是人生选择的基础,青年的人生选择是在青年社会化的过程中进行的。本文主要从青年社会化的角度出发,考察了青年社会化与青年人生选择的关系,分析了青年社会化对青年人生选择的六个方面的影响。最后,对在社会化过程中如何进行人生的优化选择提出了两点意见。在生命历程(li  相似文献   

2.
黄慧 《中国青年研究》2015,(1):114-119,77
阿拉伯国家的青年人口比例较高。当前,许多阿拉伯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水平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青年人口对教育、就业和发展的需求。如何为青年提供充足的发展机会成为阿拉伯世界普遍面临的问题。2010年底,阿拉伯世界发生了动荡,并持续至今。青年在游行示威活动中充当了急先锋。阿拉伯国家解决青年发展问题的迫切性进一步凸显,成为影响阿拉伯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3.
青年毛泽东把改造中国与改造世界联系在一起,从这里起步,开始了砸烂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革命历程。从起初主张思想改造,到后来试办“新村”、建立“湖南共和国”的初步实践,再到最后确定“走俄国革命的道路”,反映了青年毛泽东认识世界和改造社会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4.
虚假认同:带着面具生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越来越多的都市青年带着面具生活在自己并不认同甚至反感的生活方式中,在日益现实的人生取向背后是方便面化的精神世界,内心里与其不断疏远。如何打破虚假认同的局面,重要的是,青年自身应当正视社会的阴暗面,正视成长的烦恼,坚持积极进取的人生信念。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对青年毛泽东人生观的确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而其中也包含着青年毛泽东对传统文化的能动改造。他立志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是对传统儒学“内圣外王”人生价值观的扬弃。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和求实务实思想促成青年毛泽东形成求真务实的人生准则。他的尚动求变、斗争造反的思想和个性的形成,既是时代要求的产物,也是对明清之际实学派“主动说”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浩如烟海的古籍,然而对青年的认识却极不发达。其主要表现在: (1)没有对人生发展阶段的年龄分期,因而也没有将青年从人生发展年龄阶段中将青年区分出来。在春秋战国以前,虽然孔子有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相似文献   

7.
青年处于人生的过渡阶段,与儿童相比,青年的健康问题更易出现风险。青年健康问题在各国受到普遍关注。本文比较详尽地介绍了英国青年健康问题的现状,产生原因和英国政府的解决策略,希望对我国青年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青年问题的研究在世界各国尤其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中的情况如何?这是许多青年朋友以及关心青年问题的同志们所欲了解的。这里引介苏联对青年问题研究的点滴情况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青年人力资源是社会的财富,但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着青年人力资源闲置的问题,如何认识和解决这一问题,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人生价值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青年时期正是人生观形成的阶段,确立正确的人生观,是青年健康成长的关键。青年要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人生价值观和人生观虽然在概念和范围上有所不同,但在人活着为什么和人活着怎样才能价值的问题上是密切联系的,是起相辅相成作用的。青年学生在对待人生许多大问题和一些日常具体问题上,考虑值得不值得去做,可以不可以去追求,要不要为之奋斗,都会用价值观去比较、选择和评价。因此,对青年学生的人生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现围绕这一教育的有关理论方面和认识方面提供一些资料供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世界青年”伴随着青年朋友度过了极不平凡的一九九七。感谢大家一年来对我们的支持和关爱。在新的一年里,“世纪青年”初衷不改,依旧把焦点对准青年问题,反映跨世纪青年的喜怒哀乐。老栏目《和你一样年轻》继续讲述和你、我一样年轻的青年朋友的故事,新栏目“绿色田野”和“都市新风”则将分别展示农村和都市青年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新思路、新举措、新风貌。 新世纪的脚步已愈来愈清晰。青年朋友们,“世纪青年”期盼着你们在这里留下人生最华彩的乐章。 你想找到脱贫致富的捷径吗?你想改变几辈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吗?  相似文献   

12.
钟红 《青年论坛》2003,(6):31-33
正确认识和参与日趋激烈的社会竞争 ,是当代青年在谋求生存发展时面临的重要人生课题 ,本文对当代青年社会竞争力的特征、构成要素及培养途径和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黎永红 《传承》2009,(20):88-89
哲学领域最根本的问题就是天和人、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或者说自然界、精神以及观念三者的关系)。主体性对于如何通过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和改造世界与改造自己来解决哲学根本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拟对认识和实践的主体性原则的阐述,透视人类意识、精神、认识、实践的重大作用,引起人们对主体性原则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指出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这就是说 ,人类不仅按照美的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创造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改造主观世界 ,塑造人的自身。高校教职工在进行人格塑造、人生设计的过程中 ,也必然追求至善至美的人生发展方向。因此 ,高校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因势利导地“按照美的规律”对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审美化改造。而思想政治工作者是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走向教职工的中介 ,他们自身的精神含量是思想政治工作事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 ,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先对自身进行审美化改造 ,使自己在精神上具有崇高的…  相似文献   

15.
鲍善冰  侯卓利 《前进》2020,(5):52-53
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党中央对青年的发展寄予深厚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而青年肩负大任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践行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每一位青年在人生道路上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重大课题。一、青年如何认识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由理想、信念两个词构成。  相似文献   

16.
谭丛 《云南人大》2008,(6):18-19
白恩培同志的重要文章。客观真实地总结了我省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了我们在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要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应对挑战、加快发展。文章要求全省党员干部不断提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和水平,把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人生信仰、执政理念,作为认识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矛盾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运用科学发展观改造主观世界。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领导干部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最重要的就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规、价值观,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这一重要论断,不仅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体系中,关于加强主观世界改造的一系列内容和要求的丰富和补充,而且也是对在新的历史时期,从根本上加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党性修养,永葆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一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解决好“六观”问题,是党员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18.
李樵 《前沿》2012,(16):38-39
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由于传统和历史的因素,中日关系错综复杂,牵涉其中的两国国民对彼此的认识.中国青年如何定位日本国家形象,直接关系到中国今后如何发展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和民族关系等重大问题.因此,研究和探讨中国青年视野中的日本国家形象,对其进行定位和重塑,对发展中日关系、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一直十分重视青年问题,近年来他对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青年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论述,主要回答了青年是什么、培养怎样的青年、如何培养青年等时代课题,逐步形成了以青年价值观、青年发展观、青年工作观为核心的青年思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世界青年运动与"青年危机"为切入点,探讨全球化下"被牺牲的一代"的发展境况,分析了青年危机的内因、青年生命历程的断裂与政策建构中将青年看作是"问题"还是"资源"的根本定位,指出对青年发展的承诺已经成为世界青年政策、区域性青年政策和国家青年政策的重要原则和出发点,同时也都面临着从纸上承诺到政策实践的现实困境。在借鉴世界青年政策经验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提出新时代下我国青年政策建构需要参考世界经验,不断完善新时代国家青年政策体系;鼓励青年参与,强化青年政策中的青年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