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曙光 《前沿》2006,42(7):43-45
陈芬博士在《实践视域中人的本质》一文中提出:“具体实践中产生的社会关系区别了人与人”。在这里,陈芬是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为人的个体本质。我认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理解为人的群体本质更为合理。人的本质是人的类本质、群体本质和个体本质的有机统一。人的类本质即“自由的有意识的实践活动”只能区分人类与其它物类;人的群体本质即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只能区分此群人与彼群人;人的个体本质即作为实践动因的“人的需要”才能区分人与人。  相似文献   

2.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首先应明确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一方面,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劳动教育能够复归人的类本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劳动是建立一切社会关系的媒介,劳动教育能够培养解决社会关系问题的能力,使人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社会人”。  相似文献   

3.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个经典论断,实现了人们理解和发展"人的本质"的观念革命,真正实现了"个人"与"社会"的融合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理解和发展"人的本质"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个经典论断意蕴着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立场和观点,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现实性上"、"历史的进程中"、"社会生活中"理解和发展"人的本质",具体地、发展地、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教育对象,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充分融合。  相似文献   

4.
孟琦 《岭南学刊》2009,(3):106-109
从整个人类自由自觉劳动的类本质到社会群体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群体本质再到现实个人以实践为存在方式而不断生成的个体本质,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在形成过程中的这三个阶段的论断看似说法不一、前后冲突,实则是以实践为其基点环环相接、层层深入,并以其内在的逻辑一致性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人提供了一种科学的切入角度。正是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人的本质观实现了从批判继承到自我超越。马克思研究问题时的批判精神和现实关怀,为我们在当前形势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繁荣整个哲学社会科学,乃至建构中国当代人文精神都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积极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张友良 《传承》2008,(12):22-23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是其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同其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经历了从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的唯心主义认识,到"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特质"",人的本质是劳动",最终到从劳动实践角度考察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本质是劳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的辩证统一"这一有机联系的科学的唯物史观的人的本质观。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是其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同其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经历了从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的唯心主义认识,到"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特质","人的本质是劳动",最终到从劳动实践角度考察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本质是劳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的辩证统一"这一有机联系的科学的唯物史观的人的本质观.  相似文献   

7.
袁宝菊 《前沿》2004,42(10):21-23
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论述是深刻而全面的 ,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来看 ,人的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就是自由 ,就是劳动 ;从人和社会的关系来看 ,人的本质就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前者是人的类本质 ,即抽象的、普遍的本质 ,后者是人类本质的具体表现 ,即现实的、具体的本质。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我们要全面而辩证地理解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人的信息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春雨 《前沿》2002,(5):23-26
新世纪带来了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新的理解。在工业时代 ,马克思提出了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总和的思想 ,这一思想是具体的 ,处于不断发展过程 ,为我们认识人的本质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原则。在信息时代 ,信息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公开展示 ,人在实践活动上 ,其本质是对信息的掌握、分析、创新和利用。社会关系呈现出广泛性、平等性、多元性、即时性、虚拟性、平面性、选择性等特点 ,人的本质是同社会本质相一致的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发展 ,在 2 1世纪 ,中国政府要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人性的自觉复归。  相似文献   

9.
现实中的人只是通过货币交换来实现人想象中的本质力量,这是虚假的、观念上的现实性,其实是非现实的、无对象的。"现实的人"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理性个体,而是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占有。这种占有不是对于对象物质性、法权性的占有,而是感性对象性的占有。正是通过"现实的人",马克思为辩证法的抽象逻辑形式觅见了坚实的栖身居所,从而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实现了积极扬弃。"现实的人"不是观念论的主观设想,而是伦理中的身体力行。现代人通过构建五官感觉的丰富性,从而实现人的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本质,即它的对象性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10.
王波 《传承》2009,(10):50-51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宿,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二者具有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自觉地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来展开,才能出实效,并有力地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徐茂华 《人民论坛》2012,(20):206-207
文章梳理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科学内涵,即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现实中的个人"的本质、实现人的本质的基本方式是人的全面发展等,提出了科学把握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五个属性,即具体性、社会性、历史性、规定性、实践性,并分析了其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2.
唐程 《湖湘论坛》2014,(1):100-106
现实中的人只是通过货币交换来实现人想象中的本质力量,这是虚假的、观念上的现实性,其实是非现实的、无对象的。“现实的人”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理性个体,而是通过现实的实践活动对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占有。这种占有不是对于对象物质性、法权性的占有,而是感性对象性的占有。正是通过“现实的人”,马克思为辩证法的抽象逻辑形式觅见了坚实的栖身居所,从而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实现了积极扬弃。“现实的人”不是观念论的主观设想,而是伦理中的身体力行。现代人通过构建五官感觉的丰富性,从而实现人的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本质,即它的对象性的、现实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独特方式。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宿,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二者具有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辩证关系.思想政治教育只有自觉地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来展开,才能出实效,并有力地促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关于人的本质思想,马克思对之的追问一生都没有停止探索,而且其追问本身也是一个逐步深入、逐步清晰的过程。人的本质从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规定是马克思水到渠成的思想结晶。这一规定亦是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物质生产关系占主导地位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且,人的本质的实现亦是在马克思描绘共产主义图景的过程中逐步显现的。  相似文献   

15.
全面、正确地揭示人的本质是科学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及实现路径的逻辑起点。人的本质内在地包含着人的自然本质、社会本质和思维本质。从人的自然本质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劳动能力和素质的极大提高;从人的社会本质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全部社会关系的极大丰富和完善;从人的思维本质看,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思维在崇高理想和目标指引下的不断开拓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关于人学思想的许多问题,马克思都进行了探讨。实际上,马克思对人的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人的需要、人的创造性劳动、社会关系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出发的。从人的存在,首要的是人的自然存在出发,马克思主要研究了人的本质问题。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人的类本质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即人的自然类本质和人的社会类本质。人的社会类本质也存在两重性:一重是人的现实本质,其典型表述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另一重是人的理想本质,意指人是普遍的、自由的社会存在物。只有人的社会类本质,尤其是理想本质,才真正体现了人的本质,显示出人高贵于其他生命存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人是类与个体的统一 ,作为类的本质 ,是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 ;作为个体的本质 ,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现实性体现。因而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与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的相互统一。简而言之 ,是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相互促进 ,是生产力发展、制度变革与文化价值观念变革的协同推进。它既不是自发的 ,也不是恩赐的 ,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 ,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历史进程。一近…  相似文献   

19.
董振华 《岭南学刊》2005,1(5):29-34
如果说劳动创造了人,并使人最终和动物区别开来,那么可以说创新劳动更能体现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本质体现,也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人的创新劳动能力的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统一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20.
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有关论述来看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的发展是一个个体和群体的双向发展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是一个实践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从人和动物的区别、人和人的各种意识、人的异化角度来看,都是必然的;人的全面发展从人的实践活动、精神活动和人的本质的实现来看,都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