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冯朝亮 《传承》2008,(14):76-77
刘师培的思想是传统儒学思想和西方激进主义互相交汇的产物。他认为革命后的中国应该建立一个无国家、无政府、无权力的平等社会,一个道德至善的社会。其社会理想充满了乌托邦色彩,但其对中国现代化中所遭遇的平等、道德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和论述,在今天依然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2.
正义意味着公平、平等,属于支配我们思想和行为的道德理性范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义有四项基本内容:政治地位平等原则,机会平等原则,非基本权利与贡献完全平等原则,集体与个人关系辩证统一原则。正义是社会道德的重要内容,正义规范着社会道德秩序,规范着个人行为,规范着社会分配,也对个人的社会行为起舆论监督作用。正义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石和重要内容,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3.
戴曦 《前沿》2013,(22):51-52
现代社会日趋多元化,中国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很多道德滑坡现象.清末民初的大思想家章太炎曾说过:“道德衰之,诚亡国灭种之根基”.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我们共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方面.先秦儒家的道德思想对中国人的道德取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儒家的仁、忠恕之道、修身、差等之爱等道德价值思想出发,阐述了儒家道德价值思想对现代社会的有利和不利影响.通过梳理、分析先秦儒家道德价值思想,为解决现代社会出现的时弊提供路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英国既是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发祥地.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没有脱离其产生的时代已有的各种学说的影响,这些学说包括柏拉图的社会改革思想,基督教和资产阶级的平等思想,人文主义、启蒙思想家的人性论和理性观念.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建设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英国空想社会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社会分配思想、社会福利思想与和谐社会理论.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建设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闫世东  安巧珍 《前沿》2010,(10):33-36
社会平等是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始终关注的社会问题,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平等问题凸显的时期,通过深入分析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来解读中国当前的社会平等问题,对解决当代中国平等问题提供如下借鉴:一要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要不断强化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范和引导市场健康有序发展;三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为解决当代中国社会平等问题提供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6.
人类历史发展至今,道德总是伴随其社会历史的更迭而不断发展.作为上层建筑,道德是一个历史的、辩证的发展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永恒真理,也并非绝对的思想平等,道德总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有着其自身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7.
社会性别反应预算通过对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问题及时作出回应,使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有效满足男性和女性、男童和女童的不同需求,实现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的合理配置,有助于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由形式平等落实为实质平等,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程度提高.认知程度低、现行预算制度的性别中立倾向、政治权力系统中的中心一边缘结构、成熟的实施工具和配套保障制度欠缺是该制度在中国普遍推广的主要障碍因素.不同国家实施社会性别反应预算的动因和所选择路径不同,中国社会性别反应预算的推广策略需在总结张家口、焦作和温岭三地试点经验基础上有所突破,实现其作为政策工具与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工具的契合,促进两性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恒俊 《求索》2011,(8):77-78,193
李大钊的大同社会是平民主义、联邦主义、事务管理、平等自由联合的人类社会。李大钊的大同思想是马克思共产主义的中国化,是中国迄今为止为大同思想最科学的部分,为中国革命与建设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思想财富。  相似文献   

9.
思想前沿     
经典公民社会的理想公民社会是一种道德社会秩序,因为在公民社会中人与人平等、自由、尊重地相互对待和交往。这就是具有经典意义的公民社会理念。经典公民社会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在中国建设公民社会的意义在于,在坚持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0.
李艳 《传承》2009,(18):74-75
人类历史发展至今,道德总是伴随其社会历史的更迭而不断发展。作为上层建筑,道德是一个历史的、辩证的发展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永恒真理,也并非绝对的思想平等,道德总是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有着其自身产生、发展、消亡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1.
社会物质领域的深刻变革,必然引发社会精神生活相应的调整与变化,道德价值观作为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自80年代初,我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就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市场经济实施以来,道德价值观已成为困扰人们思想而又不可回避的一大难题.本文就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价值观的变化略作探讨.(一)市场经济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它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中国人民的自觉选择和伟大创造.它本身具有存在的社会价值和合理性基础.尤其是市场经济所孕育的新的价值观念,如利益观念、竞争观念、自由观念、平等观念及主体意识的觉醒等等,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的全面变革,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起了  相似文献   

12.
对经济行为的公正追求,乃是对人的关怀,经济公正的道德源于现代社会发展的平等要求,共同富裕的追求及人们在具体经济行为中对公正诚信、自由平等及和谐的追求.其载体包括作为实体的经济制度和体制,作为观念的经济思想和经济行为主体的经济活动.它的人文价值主要体现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它为人们提供平等发展机会;保障个人的自由和尊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缩小贫富差距、增进人与人的平等.  相似文献   

13.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规范,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普世的行为准则。构建以政府诚信为主导、个人诚信为基础、企业诚信为引擎的社会诚信系统是社会良序发展和社会道德风尚的立足之基。夯实社会道德生存基础,应悟鉴中外社会诚信运作模式,健全教育机制,强化思想引导;完善评价体系,严格诚信记载;落实监督程序,严肃失信惩戒,构建一个长效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德治思想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加强道德建设等内容。它促进了新中国利益、资源和价值的整合,对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对当代社会有着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社会性别主流化于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被联合国确定为促进社会性别平等的全球战略,要求各国将社会性别平等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指引,将社会性别观点纳入社会发展各领域的主流.成立于2001年的香港社会性别专责机构--妇女事务委员会一直致力于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施,特别是在政策范畴(制定、推行、实施)的参与和监督方面,有效地推动了香港地区的社会性别平等事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香港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践经验可为中国大陆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的环保思想和法律制度及其时代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宝库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环保思想和法律制度.儒家提倡的"天人合一"、道家提倡的"道法自然"、佛家提倡的"众生平等"等均把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其核心思想;在立法上,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立法来或多或少地确认和发展这种社会文化."和谐"观作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7.
从多元视角分析中国城市的夫妻不平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利用笔者1998年个案访谈资料,着重探讨有关夫妻平等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上的问题.认为,中国城市家庭内部夫妻的平等问题要比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西方理论所描述的夫妻不平等关系复杂的多.只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用的直接交换方式和经济资源、权力、家务付出等指标来研究夫妻平等是远远不够的.中国的夫妻平等问题要放在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背景中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它不仅为中国的老百姓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的平台,更赋予百姓一种在网上平等交流、平等沟通、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力.必须承认的是,互联网就是一个虚拟社会,从网民到网络公民这个发展趋势下,必须重视网络公民社会建设,加快互联网的法制建设、提高网民素质、充分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平等原则的内涵是机会平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人类社会的平等化进程来看,社会主义社会处于形式平等、实质不平等的平权社会阶段.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平等的权利按照原则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法权",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平等与资本主义平等一样,仍然是机会平等、形式平等.机会平等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专利,它可以跟社会主义社会结合,并可以充分展示出社会主义制度在平等领域的优越性.我国社会主义平等实践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仍然需要高扬机会平等的旗帜.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中国"以德治国"的实质是"社会正义"亟待生成和确立的问题.正义是道德的基础,没有正义基础就难以重建道德.所以,当今中国"以德治国"的关键就是确立社会正义原则,并以此建构社会基本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