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给疯涨的房价开出七剂药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供过于求,房价依然上涨,这违背了价值规律,将来回归市场规律的时候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深圳特区内一手房均价过万,这是5月6日《南方日报》的新闻。其实,关于房价上涨的新闻全国各地都在报道。另一方面,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截至3月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已经达到了惊人的1.23亿平方米。  相似文献   

2.
《辽宁人大》2007,(8):1-1
近年来,房价持续上涨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房地产调控政策,从”国八条”到“国六条”再到“国十五条”,政府接二连三地”出招“依然难控房价持续高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房价格同比上涨5.3%。居高不下的房价,成为备受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3.
日历已翻过了2013年,中央的房价调控政策“式微”已是个不争的事实。据有关方面统计和媒体披露,2013年一线城市中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房价同比上涨20%,全国26个城市房价上涨幅度均超过10%,69个城市的房价也呈上升趋势.就连一线城市的郊区也走出了房价的“洼地”,拉出了一条美丽的“阳线”。  相似文献   

4.
新闻时事评论员、记者钟严先生: 顺势而为为民生 "新国八条"的要害是限购,其他地方不好说,但就琼版"国八条"的实施而言,其利肯定大于弊. 近年来,房价的过快上涨已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道障碍.前年底开始,国务院关于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调控措施就已经接二连三,但房价依然如脱缰的野马,一路狂奔.到今年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继续上涨,其中海南的海口、三亚以同比21.6%、19.1%的涨幅而位居全国的第二、第三名.  相似文献   

5.
房价是2005年至今全国出现频率最高的热门词之一,也是百姓最为关注的话题。从2004年末以来,全国房价开始攀升,上涨速度令人吃惊,许多城市的房价增长率超过了10%。呼和浩特市房价也从那时起持续上涨,到2006年上半年,呼和浩特的房价增长速度居于全国70个主要城市的前列,截至4月份  相似文献   

6.
《上海支部生活》2012,(4):47-47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业界普遍认为这一提法意味着房地产调控的目标正从最初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转向“房价合理回归”,也就是说,“降价”的目标已经越来越明确。  相似文献   

7.
<正>“一个幽灵,一个房价暴涨的幽灵,在××楼市的上空游荡”,如今已是一句时刻在游荡的准确而形象的新名言。这些日子,有关房价的新闻,真是雨后春笋,遍地拔节;山阴道上,目不暇给。刚刚在“五·一”黄金周举办的深圳春季房交会上传出消息,说深圳特区内一季度商品住宅均价首破万元大关,达到10313.89元/平方米,同比上涨35.46%,成为全国首个均价万元的城市;又听说了北京三大顶级公  相似文献   

8.
首府房价名列全国涨幅之首2007年,乌鲁木齐房地产市场开始了新一轮发展,商品房开发面积大幅增长、销售价格连创新高、房价涨幅在全国大中城市中名列前茅。7月,乌鲁木齐房价同比上涨12%,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排名第四;8月,房价同比上涨11.9%.在全国35个大城市中排第三位:9月,房价同比增幅21.1%,升至全国房价增幅榜第一位;10月份在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增幅排名中,乌鲁木齐以18.5%的  相似文献   

9.
《现代领导》2007,(9):16-16
发改委、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今年5月以来,北海、兰州等中西部省区市房价,比去年同期上涨超过10%。重庆市6月份,14天内商品房均价上涨7.8%。房价为何“葫芦没按下又起了瓢”?究竟谁是助推新一轮房价疯涨的幕后“推手”?  相似文献   

10.
协调发展“长三角”房地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际制造业基地加快向长三角地区的转移、以上海为中心的世界第六大都市群的崛起,长三角地区的经济继续高走猛进,占全国G D P的比重已超过1/5,区域一体化不断加快,房地产行业也处于历史上最旺盛的发展时期。然而,房价上涨是否过快、房地产是否存在泡沫的问题也一直困扰着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房地产行业如何实现健康协调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性、短期性的问题,而且是一个全局性的、影响久远的问题。理性认识房价问题,防止房价过快上涨系统理论认为,构成系统的一个或几个要素发生了变化,系统原有的平衡就会被打破,将会给系…  相似文献   

11.
刚需过度集中在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使政府仅仅针对投机、投资性购房的调控政策难以奏效,真正要降低房价,就要疏散刚需据报道,近日北京等城市房价出现小幅上涨,有分析认为,这一情形出自于刚需的释放。  相似文献   

12.
2004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达1.3万亿元,同比上升28.1%,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8.78%,前者为1998年以来第2高,后者为最高;全国商品房平均价格上涨9.7%,比上年增幅上升4.9个百分点。于是控制房地产投资、控制房价呼声四起。房地产有没有泡沫、房价是否过高、如何有效冷却当前的投资过热等等问题,更是成为老百姓和海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房地产业何以迅速发展?从直接投资和在国民经济消费格局中的地位看,房地产目前的比重还不太大。为什么政府把房地产业作为一项重要调控的内容呢?这值得进一步思考。房地产业作为下游产业,虽然占直接资产投…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著。但在当前的情况下,需要密切关注房价持续上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对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重大,因此研究房价持续上涨对产业结构与调整的影响就成为必然。房价持续上涨存在着一种“驱赶效应”:房价持续上涨带来的利润引诱,其他产业的货币资金被“驱赶”流向房地产,而正是这种“驱赶效应”,导致产业结构的失衡和阻碍产业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目前的突出问题——房价过快上涨去年房屋价格过快上涨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从1988年开始,这17年来城市商品房平均价格都是在涨,平均涨幅为年上涨12%。而最近6年来商品房价格涨幅仅为1.3%-5.8%,这是由于前几年实际上发生的通缩造成的。但是去年商品房平均价格上涨了14.4%,其中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上涨15.2%。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把“重点抑制生产资料价格和房地严价格过快上涨”作为工作要求。怎样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目前“抑制需求”的调子占主流的情况。因为,我作为房地产开发企业,且是管供给的,今天就讲如…  相似文献   

15.
于海涵 《传承》2010,(21):122-123
公共政策旨在解决社会中由于各种利益冲突而产生的各种政策问题,在目前房价过快上涨的背景下,房价的过快上涨已经成为政府必须面对的政策问题。通过对房价过快上涨的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寻找解决这一政策问题的路径,探索如何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公共政策以实现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这一政策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6.
进入2004年,房价一路走高。过多的增速引起了政府高层的关注,2005年初以来,相关政策频频出台。3月17日央行调整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月26日“国八条”出台,国务院下发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4月27日,“国八点”又现;5月11日,七部委出台稳定房价新政策;5月27日,建设部出台稳定房价6项时间表;8月15日,央行出台《2004年中国房产金融报告》,建议取消现行的房屋预售制度。国土资源部也发布了《2005年第一季度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2005年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必然会作为一个样板写入改革开放史,作为第四代领导集体“情为民所系”的执政宗旨的体现,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已由经济现象上升到政治高度。那么,国家宏观调控能否规避房价的过快上涨呢?内蒙古地区的房价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7.
唐捷 《思想工作》2005,(10):26-28
进入2004年,房价一路走高。过多的增速引起了政府高层的关注,2005年初以来,相关政策频频出台。3月17日央行调整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月26日“国八条”出台,国务院下发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4月27日,“国八点”又现;5月11日。七部委出台稳定房价新政策;5月27日,建设部出台稳定房价6项时间表;8月15日,央行出台《2004年中国房产金融报告》。建议取消现行的房屋预售制度。国土资源部也发布了《2005年第一季度城市地价动态监测报告》。2005年中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必然会作为一个样板写入改革开放史,作为第四代领导集体“情为民所系”的执政宗旨的体现。控制房价过快上涨已由经济现象上升到政治高度。那么,国家宏观调控能否规避房价的过快上涨呢?内蒙古地区的房价又如何呢?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旨在解决社会中由于各种利益冲突而产生的各种政策问题,在目前房价过快上涨的背景下,房价的过快上涨已经成为政府必须面对的政策问题.通过对房价过快上涨的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寻找解决这一政策问题的路径,探索如何制定出科学、有效的公共政策以实现遏制房价过快上涨这一政策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9.
去年以来。本市出现了房价持续上涨、局部地区增幅过快。引起了全社会广泛的关注。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一定量的短期投机炒作行为是造成房价上涨过快的直接动因。市政府采取的一系列调控措施中。很重要的一项内窖。就是抑制房地产市场上人为的短期投机炒作、哄抬房价的行为。为此。市政府提出对《上海市房地产登记条例》中的有关条款作相应的修改。以增强其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童大焕 《小康》2012,(5):94-95
在货币增长的大环境下,房价上涨只是所有物价上涨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如果我们不改革土地制度和政府投资体制、不控制货币供应量,只想单方面控制房价,同样只会得到一个失败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