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013年12月28日通过废止劳教制度的决定。根据决定,劳教制度废止前,依法作出的劳教决定有效;在劳教制度废止后,对正在被依法执行劳教的人员,解除劳动教养,剩余期限不再执行。"1957年8月1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十八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依法确立了劳动教养制度。"受国务院委托,公安部副部长杨焕宁12月23日就国务院关于  相似文献   

2.
2019年12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废止有关收容教育法律规定和制度的决定》,该决定自2019年12月29日起施行。决定废止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禁卖淫嫖娼的决定》第四条第二款、第四款,以及据此实行的收容教育制度。同时决定还明确规定,在收容教育制度废止前,依法作出的收容教育决定有效;收容教育制度废止后,对正在被依法执行收容教育的人员,解除收容教育,剩余期限不再执行。  相似文献   

3.
读罢2012年《民主与法制》第28期载《反思劳教制度》系列报道,感到劳教制度已遭天怒人怨,到了该废止的时候了!正如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瑞华所者:“劳动教养立法”进程已经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4.
《现代领导》2013,(12):4-5
政治 【废止劳教制】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逐步减少适用死刑罪名。  相似文献   

5.
沙奇光 《人权》2002,(2):11-11
今年3月初,以周觉会长为首的中国人权研究会、全国妇联和中国联合国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的专家学者30多人,到市郊团河劳教所进行考察调研。劳教所热情地接待了调研组,介绍了劳教所的基本情况及该所对依法决定劳教的“法轮功”人员的劳动教养情况,使大家对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及“法轮功”练习者的劳教转化情况有了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年底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以及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这标志着,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废止劳教制度、启动"单独二胎"政策的两大重大改革决策,得到了最高立法机关的及时呼应。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决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废止有关劳动教养法律规定的决定》,公安部对涉及劳动教养的部门规章进行了清理。经清理,公安部决定:对9件部门规章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  相似文献   

8.
(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一、废止1957年8月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的决议》及·《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  相似文献   

9.
董纯朴 《公安研究》2014,(11):13-21
2013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废止劳教制度的决定,标志着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劳教制度正式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维护社会秩序稳定的任务艰巨。目前,取消劳教制度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具体表现为基层公安机关对于许多轻罪案件处于“刑事法律难管,治安处罚又过轻”的两难境地。取消劳教制度后如何完善各种相关法律和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更加有效的惩治,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治安管理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12年劳动教养制度废止之后,对原劳动教养制度规制的各类违法行为应当如何规制,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的热点问题,有关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相比较而言,治安轻罪制度应是后劳教时代的应然选择。构建治安轻罪制度,应着力于治安轻罪的范围、刑罚、程序法,同时,关注治安轻罪制度的外部关系,包括与刑法的关系、与治安管理处罚制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的劳动教养(又称劳教)制度建立于1957年《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决定》。决定规定:为了把游手好闲、违反法纪、不务正业的有劳动力的人,改造成自食其力  相似文献   

1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本次常委会会议于12月24日上午,对国务院关于提请废止《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的议案进行了分组审议。普遍认为,劳动教养制度实施五十多年来,对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预防和减少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进步,劳动教养制度的...  相似文献   

13.
近段时间来,关于劳动教养的新闻和相关案件多次成为新闻媒体的头条,关于劳动教养制度是存是废的争论再次升级。专家认为,作为一种不经审判而长期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制度,劳动教养制度已到改革临界点。改革已到临界点2012年11月,对大学生村官任建宇来说,可谓一波三折。先是11月19日,重庆市劳教委以"处理不当"为由,撤销了对其的劳动教养决定,恢复了他的人身自由;后是11月20日,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以"超过法定起诉期限"为由,驳回了其申诉,讨要说  相似文献   

14.
法律问答     
本刊法律顾问 “批劳在逃”被抓获后如何 计算劳动教养期限编辑同志: 张某被决定劳动教养3年,时间从 1996年 2月 15日起至 1999年 2月 14日止,1999年6月 20日才将其抓获;李某被决定劳动教养两年,时间从1997年5月 20日起至1999年5月 19日止, 1999年4月 30日才将其抓获。张、李在劳教期限内未发现有违法犯罪行为。请问:对张、李两人能否从抓获之日起重新计算劳动教养期限? 广西 蒙文相蒙文相同志: 根据公安部《关于劳教分子外逃时间是否计入劳教期限之内等问题的答复》([63]公发(…  相似文献   

15.
在新形势下,原有的劳动教养审批程序已不能满足现实情况的需要。文章提出在由公安机关依法代表劳教委继续行使劳教审批职能的同时,重新组成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并将封闭式汇报审批程序变革为听证式审批程序。  相似文献   

16.
对劳动教养审批程序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形势下,原有的劳动教养审批程序已不能满足现实情况的需要。文章提出在由公安机关依法代表劳教委继续行使劳教审批职能的同时,重新组成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并将封闭式汇报审批程序变革为听证式审批程序。  相似文献   

17.
一、劳教人员延期、减期、提前解教、所外执行、所外就医审批依据:劳动教养试行办法(1982年1月21日)关于劳动教养管理工作执法细则(1992年8月10日)审批条件延期、减期、提前解教的审批条件:对劳动教养人员的改造表现实行日记载、周检查、月小结、半年评比,并根据考核结果对劳动教养人员实行的奖惩。所外执行的审批条件:适用于个别劳动教养人员  相似文献   

18.
春节前,有这样一条新闻引起了笔者注意:宁夏回族自治区103名改造表现积极的服刑人员和39名劳教人员被依法批准离监离所回家过年七天;另有13名劳教人员被批准提前解除劳动教养和所外执行(据1月25日《法制日报》)。春节后,又在《北京日报》上看到:北京市监狱管理局作出决定:今年春节期间,部分一贯表现好的罪犯特准回家过年。这些罪犯将分批离开监狱。首批2月8日启程,2月11日返回。第二批2月11日出发,2月14日返回。在人们的印象中,监所、铁窗、手铐、脚镣等场所和刑具是与罪犯自然联系在一起的。尚未服完刑期的人员从监狱回家过年,显然将对人们…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劳教局 《今日浙江》2007,(15):I0001-I0001
自1957年8月1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以来,中国劳动教养制度已经走过了五十个春秋.五十年,对于历史长河来说,只是一瞬间,但对于浙江劳教系统民警职工来说,却是长期的艰辛,长久的付出于几代人用青春和汗水铸就的辉煌业绩.  相似文献   

20.
金雯 《创造》2014,(1):37-38
正有些告别,是制度的进步,是改革的开始;有些告别,是思维的转变,是时代的终结。有些告别,让人欣悦;有些告别,让人伤感;但也有些告别,让人无奈。劳教制度废止2013年,在中国存在了56年的劳动教养制度被废止。重庆系列劳教案、永州唐慧劳教案、辽宁营口老兵刘春山劳教案,从舆论的介入到《立法法》的颁布、人大代表的提案、法学理论界的争论……很多个体用自由甚至生命的代价来"倒逼"这堵通向法制与正义的高墙。即便在官方的表述中,劳教制度的废止也被看作是"中国司法改革里程碑有些告别,是制度的进步,是改革的开始;有些告别,是思维的转变,是时代的终结。有些告别,让人欣悦;有些告别,让人伤感;但也有些告别,让人无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