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6例程珠炉汪光亮指导:诸葛梅(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246000)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参芎眩晕丸;针刺疗法;推拿疗法中图法分类号:R681.55;R242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变导致椎动脉受牵拉、压迫等刺激,反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推拿结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推拿加药物组(67例)和推拿组(45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推拿加药物组疗效明显优于推拿组(P<0.01).结论:推拿结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治疗较其他型颈椎病要难。自1990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型颈椎病109例,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09例中,男60例,女49例;年龄25~58岁,平均51岁;病程3个月至8年,平均1.5年。其中58例伴有神经...  相似文献   

4.
超短波合磁振热疗治疗颈椎病38例钱红邵东北刘剑(安徽省立医院康复理疗科合肥230001)关键词:颈椎病;超短波;磁振热;频谱仪中图法分类号:R681.55;R454.1颈椎病常用温热疗法,我们应用超短波合磁振热疗治疗该病3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并与超...  相似文献   

5.
采用醋酸曲安缩松百劳穴位注射治疗3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总有效率为96.9%,与加服颈服康及眩晕停综合疗法31例对照,总胶继96.8%,两组治疗前后TCD检查提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在疗后有明显提高(P〈0.01),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表明百劳穴位注射疗法对椎动脉颈椎病具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10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牵引与推拿治疗总结孟安(安徽省马鞍山市地方病防治所243011)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牵引;推拿中图法分类号:R244.1;R681.551992年5月~1995年12月,我科对10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颈椎牵引与推拿治疗,收...  相似文献   

7.
颈椎病是门诊常见病,笔者从1997年1月至2001年10月对145例分组,分别采用针刺配合牵引、针刺、牵引3种疗法,比较它们的疗效差异,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颈椎病患者145例,男65例,女80例;年龄20~65岁,平均50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10年余,中位病程8个月.所有病例均做X线摄片或CT检查,依照颈椎病诊断标准[1],神经根型57例,椎动脉型46例,混合型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配合牵引)、针刺组、牵引组,具体分组分型见表1.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刺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刺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36例和对照组(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24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为62.50%.两组间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合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与牵引相比较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广泛检索国内外各数据库中针刺与牵引治疗CSR的随机对照试验。严格按最新版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计算其效应量,进行Meta分析或描述性分析。结果 14个研究包括1 542例病例被纳入,结果显示针刺治疗CSR是安全的;针刺治疗CSR总体疗效较牵引治疗具有优效性(RR:1.20;95% CI:1.13~1.27 vs RR:1.14;95% CI:1.09~1.20)。针刺较牵引对CSR患者更具镇痛效果,且能减少复发。结论 针刺较牵引治疗CSR具有优越性,但证据等级较低,结论并不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推拿治疗时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CSA)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CSA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推拿10 min组、推拿20 min组和推拿30 min组,行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所有患者临床疗效、颈椎功能评分以及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超声检测情况。结果 3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分布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拿20 min组和30 min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10 min组。推拿10 min组治疗前后颈椎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推拿20 min组和30 min组治疗后颈椎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推拿20 min、30 min组较10 min组颈椎功能评分改善程度更加明显(P<0.05);推拿20 min组和30 min组相比较,颈椎功能评分改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两侧椎动脉的血流速度均有明显改善(P<0.05);与推拿10 min组比较,推拿20 min、30 min组治疗后两侧椎动脉的血流速度改善更加明显(P<0.05),推拿20 min和30 min组比较,治疗后两侧椎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程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推拿治疗CSA具有时间累积效应,随着推拿时间的延长,疗效提高,但是到达一定时间疗效不再增加;推拿治疗时间的选择在20 min左右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腹部术后腑气不通60例朱兴中(安徽省六安地区中医院237006)关键词腹部术后腑气不通;合穴;针刺疗法1一般资料60例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20~70岁。胆结石手术15例,胃切除25例,阑尾切除20例,皆手术后72h肛门没排气者。2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手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每次治疗30 min,每周治疗5次,疗程为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颈椎病症状量表、简易McGill疼痛问卷(short form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 MPQ)、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及不良反应;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 1β、IL 6水平。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颈椎病症状量表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SF MPQ评分、NDI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两组各量表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GE2、IL 1β、IL 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PGE2、IL 1β、IL 6水平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针刺肌筋膜触发点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促进颈椎功能恢复,同时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15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采用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疗程15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值,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疼痛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差值及VAS评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于传统针刺法,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魏福良以辨病为纲,辨别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特征,确立疾病诊断;以辨经为络,明晰经络归属;以辨证为法,将颈椎病分为风寒湿邪阻络、气血瘀滞经脉、气血两虚夹瘀、气阴两虚夹瘀、脾肾阳虚夹瘀、肝肾气血亏虚、痰湿凝阻经络诸型。辨病、辨经、辨证结合取穴治疗颈椎病可辨清病位所在、脏腑归属、经络定位、证候区别,使针灸操作应用更规范,选取穴位更精准,补泻方法更明晰,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内热针与电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将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内热针治疗(每周1次),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每周5次),两组均治疗2周,治疗前、治疗2周结束时、治疗结束2个月随访时,分别观察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eck pain questionnaire, NPQ)评分。结果 两组治疗前VAS、NP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两项评分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各观察时间点两项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内热针与电针治疗颈型颈椎病均有较好的近期与远期疗效,且内热针优于电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回阳醒神针刺法治疗脑性昏迷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回阳醒神针刺方法,对照组采用临床常用醒脑开窍针刺法,在治疗前与治疗28 d后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 GCS)、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 GOS)评价两组患者苏醒程度,并观察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GCS疗效、GOS分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在升高脑梗死患者左侧椎动脉(left vertebral artery,LVA)的平均峰流速(the mean peak velocity,Vm)和降低基底动脉(basical aretery,BA)的收缩期峰流速(systolic peak flow velocity,Vs)方面,在降低脑出血患者LVA的Vs,BA的Vs、Vm方面,以及在降低颅脑损伤患者LVA的Vs,右侧椎动脉的Vm和BA的Vs、Vm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回阳醒神针刺法对脑性昏迷患者有明显的促醒作用,并能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评价灸刺督脉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4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1例)。两组均予以基础病管理,对照组采用脑卒中气虚血瘀型常规针刺治疗,取穴为顶颞前后斜线、极泉、尺泽、内关、委中、足三里、三阴交、气海、血海;治疗组在常规针刺治疗基础上加用灸刺督脉疗法,取通督七穴(水沟、神庭、百会、风府、大椎、命门、腰阳关),其中百会艾灸,大椎刺络,其余腧穴予以针刺治疗。治疗周期为14 d。疗程结束后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oke scale,NIHSS)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结果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及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NIHSS及MRS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灸刺督脉疗法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脑卒中临床疗效确切,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正念认知疗法(mindfulness-based cognitive therapy,MBCT)治疗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的疗效。方法 将130例PMS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43例、MBCT组43例和针刺+MBCT组44例,其中针刺组和针刺+MBCT组各脱落4例,MBCT组脱落3例。针刺组取穴百会、神庭、命门、腰俞、腰阳关、关元、中脘、中极,根据穴位位置取仰卧位和俯卧位,每穴治疗各15 min,每周2次;MBCT组进行正念认知干预,每周1次;针刺+MBCT组在行针刺治疗的同时联合MBCT。3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经前期症状评定简表(shortened premenstrual assessment form,SPAF)评定PMS症状改善情况,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评定治疗前后状态焦虑(state-anxiety inventory,S-AI)和特质焦虑(trait-anxiety inventory,T-AI)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SPAF总分和情感因子、水肿因子、疼痛因子以及S-AI和T-AI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3组SPAF总分和情感因子、水肿因子、疼痛因子、S-AI和T-AI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MBCT组差值最大。结论 针刺联合MBCT较单纯应用针刺和MBCT治疗PMS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温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的临床疗效。方法 运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将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中药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配合中药辨证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以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升高(P<0.01),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分及其治疗前后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眩晕、旋颈试验、日常生活及工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温针灸对CSA具有较好的疗效,在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日常生活及工作能力方面明显优于普通针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温肾宣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口服温肾宣痹汤加减,对照组86例,口服痹祺胶囊,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5% vs 79.1%,P<0.05)。结论 温肾宣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