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比较通督调神针法配合热敏灸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通督调神针法配合热敏灸)和对照组(单用通督调神针法),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疾病的常规治疗,对照组以风府、大椎、百会、腰阳关、至阳为针刺主穴;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热敏灸,取穴范围为肩髃、天井、三阳络、外关、阴陵泉、悬钟附近的热敏点,灸至热敏现象消失。治疗前及治疗4、8周末,分别采用改良的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 MAS)评定肢体痉挛程度,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评定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定脑卒中后残疾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定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采用临床痉挛指数(clinical spasm index,CSI)评定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程度。结果 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患者MAS分级逐渐改善,MBI评分逐渐升高,改良Rankin、NIHSS和CSI评分逐渐降低;广义评估方程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MAS分级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末,治疗组患者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Rankin和C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末,治疗组仅CS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配合热敏灸可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肢体痉挛和日常生活能力,两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芒针透刺督脉治疗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芒针透刺督脉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共21 d。分别采用改良Ashworth 痉挛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临床痉挛指数(clinic spasticity index,CSI)评价患者肌张力情况;采用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FMA)及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价患者的活动能力。并用MAS分级评定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AS、CS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FMA、MBI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MAS评分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FMA、MBI评分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芒针透刺督脉可改善脑卒中后肌张力障碍患者的肢体痉挛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从炎性因子水平探究通督调神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例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保护神经等治疗措施,治疗组患者加用通督调神针刺疗法。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mR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价脑梗死后神经功能缺损,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hs-CR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IL-6和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IL-6和hs-CRP水平较治疗1周后明显下降(P<0.05);两组IL-6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NIHSS和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NIHSS和mRS评分降低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刺法改善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机制与降低血浆IL-6、hs-CR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探究“手足十二针”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皮质连接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C)的影响。方法 纳入37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真穴组25例、假穴组12例。真穴组患者给予“手足十二针”组穴(双侧合谷、内关、曲池、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针刺干预;假穴组患者给予“手足十二针”经穴旁开1寸针刺干预。采用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scale, FMA) 评价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评价患者的神经系统缺损程度,并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选取双侧初级运动区(primary motor area, M1)、辅助运动区(supplementary motor area, SMA)、运动前区(premotor cortex, PMC)为种子点,分析计算各脑区间FC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MA量表、NIHSS评分及FC值。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真穴组患者治疗后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双侧M1 FC值显著升高(P<0.05),患侧SMA与健侧PMC的FC值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假穴组患者治疗后下肢运动功能评分、FMA总分均显著升高(P<0.05),NIHSS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 “手足十二针”可能通过增强双侧初级运动区的FC以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且具有穴位特异性,而辅助运动区与运动前区FC的改变也是另一可能的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五行针灸重用原穴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情绪及睡眠的影响。方法 将最终纳入的59例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每周治疗6次;观察组在常规针刺基础上加用五行针灸重用原穴治疗,每周2次;两组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评分、HAMD失眠子部分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HAMA评分、NIHSS评分、AIS评分、HAMD失眠子部分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评分减少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基于HAMD评分、AIS评分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五行针灸重用原穴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情绪,提高睡眠质量,改善缺损神经功能,且疗效优于常规针刺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动力灸治疗肝肾亏虚型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肝肾亏虚型KOA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动力灸治疗,对照组予以普通针刺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21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the Westem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WOMAC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晕针情况,而试验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动力灸治疗肝肾亏虚型KOA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能有效地缓解膝关节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采用经颅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价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联合组采用针刺风池、风府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采用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观察两组临床疗效;针刺后即刻、针刺2个疗程后,分别测定两组颅内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Vm)和血管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 结果 ①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②针刺后即刻,联合组各动脉Vm较针刺前均显著增加(P<0.01),且联合组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ACA)、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 VA)、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 BA)Vm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两组各动脉PI值与针刺前比较,及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针刺2个疗程后,两组各动脉Vm均较针刺前显著增加(P<0.01);且联合组各动脉V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PCA、VA、BA的PI值较针刺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联合组PCA、VA的P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风池、风府配合常规针刺对缺血性脑卒中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脑血流量增加,脑血液循环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将15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6例),治疗组采用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疗程15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分值,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疼痛VAS评分均显著减少(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积分及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差值及VAS评分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刃针短刺结合弥可保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优于传统针刺法,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通督调神针刺结合化瘀通络灸治疗痰瘀阻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PCIV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再接受通督调神针刺和化瘀通络灸治疗,对照组患者再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痰瘀阻络证积分、静脉血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计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分别脱落3、2例患者。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DHI评分、痰瘀阻络证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EPCs计数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DHI评分、痰瘀阻络证积分降低程度和EPCs计数升高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刺结合化瘀通络灸治疗PCIV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头穴久留针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运用头穴久留针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JP2〗治疗8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Blessed痴呆量表(Blessed dementia scale,BDS)评分、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及临床疗效。〖JP〗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MSE、BDS评分及BI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但治疗组治疗前后MMSE、BDS、BI差值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头穴久留针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优于常规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临床施灸建立温度控制标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 选取16例慢性腰背痛志愿者,分别保持42 ℃、41 ℃、40 ℃、39 ℃灸温照射督脉的大椎穴、至阳穴、命门穴,记录得气感应出现前期的时间、艾灸得气累积时间、艾灸得气积分。在此基础上,研制督脉温度控制施灸装置,并比较督脉温度控制施灸装置与传统隔姜督脉灸的得气效应。结果 灸温为42 ℃时,艾灸得气的前期时间短,得气强,与其他灸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灸温42 ℃组与灸温41 ℃组得气累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灸温40 ℃、39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隔姜督脉灸组比较,督脉温度控制施灸装置组艾灸得气前期的时间显著缩短、艾灸得气累积时间显著延长、艾灸得气积分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最佳灸温施灸可以缩短艾灸得气前期时间、增加艾灸得气持续时间,提高艾灸得气强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比较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的疗效差异。方法 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31例和对照组(单纯通督调神针法)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康复治疗,对照组针刺取督脉穴百会、风府、水沟、大椎、至阳、腰阳关为主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夹脊穴针刺,取颈2—7、腰1—5夹脊穴,双侧交替针刺,每日针刺1次,每次40 min,每周6次,共治疗4周。两组患者均采用简易Fugl- Meyer运动功能量表和修订的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量表评定运动功能,比较两组的疗效差异。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肢体痉挛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ugl- Meyer和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Fugl- Meyer和BI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在改善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痉挛状态方面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疗效相当,但在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通督调神针法结合夹脊穴均优于单纯通督调神针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艾灸督脉组穴对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rain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BMECs)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1(LDL-receptor related protein-1,LRP-1)表达的影响,探讨艾灸督脉组穴治疗VD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Morris水迷宫筛选后,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每组12只。采用颈总动脉结扎反复缺血再灌注法复制模型,艾灸组取“百会”“大椎”“风府”温和灸30 min,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采用Morris水迷宫法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质和海马组织中RAGE和LRP-1表达水平,并分析行为学检测结果与RAGE和LRP-1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各时间点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均较正常组明显延长(P<0.05),艾灸组逃避潜伏期均较模型组明显缩短(P<0.05);模型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少于正常组(P<0.05),艾灸组大鼠穿越平台次数明显多于模型组(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和皮质中RAGE表达增多,LRP-1表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大鼠海马和皮质中RAGE表达减少、LRP-1表达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穿越平台次数与海马和皮质内RAGE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海马和皮质内LRP-1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艾灸督脉组穴可明显改善V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大鼠BMECs的RAGE表达和上调LRP-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芒针透刺督脉组穴联合平衡区电针对脑卒中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与脑血流速度、脑血流阻力的关系。方法 将60例脑卒中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平衡区电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芒针透刺督脉组穴,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两组均治疗2周。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国际合作共济失调评定量表(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ataxia rating scale,ICARS)、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定患者的平衡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定患者生活自理能力,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两组患者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和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ICARS评分和椎动脉、基底动脉PI均显著降低(P<0.05);BBS、MBI评分和椎动脉、基底动脉PSV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ICARS评分和椎动脉、基底动脉PI降低程度以及BBS、MBI评分和椎动脉、基底动脉PSV升高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芒针透刺督脉组穴联合平衡区电针疗法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平衡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复制拟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模型,探讨针刺百会、人中、大椎穴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血清和海马内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双侧颈总动脉缺血再灌注法复制VD大鼠模型,将V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和西药组.采用大鼠跳台试验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通督调神针灸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model/reperfusion model,MCAO/R)大鼠脑保护及血管新生的作用。方法 将1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通督调神针灸组、常规针刺组、通心络药物组和模型对照组,每组30只。通督调神针灸组取百会穴艾灸,大椎穴刺络放血;常规针刺组选取风池、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针刺治疗;通心络药物组予以通心络胶囊,每日每次1.0 g/kg灌胃。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不予治疗;其余各组每日治疗1次,共28 d。治疗第7、14、21、28天处死大鼠立即取脑,脑组织石蜡包埋后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皮质区CD34、CD133阳性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VEGFR-2的表达。结果 MCAO/R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量在第7天较高,随后逐渐降低;通督调神针灸法、常规针刺及通心络药物均可不同程度促进MCAO/R模型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P<0.05),且通督调神针灸法促进MCAO/R模型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水平高于常规针刺及通心络药物(P<0.05)。结论 通督调神针灸法能有效促进MCAO/R大鼠缺血皮质区CD34、CD133及血清VEGFR-2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艾灸督脉组穴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 PS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PS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认知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艾灸督脉疗法。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MoCA)、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价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 FIM)评价患者的功能与生活能力,监测患者血清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 NSE)、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及观察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the scale for the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of vascular dementia,SDSVD)评分情况。结果 两组基于MMSE评分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MoCA、MMSE、FIM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SDSVD积分显著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NSE、Hcy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灸督脉组穴联合认知功能训练能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修复中枢神经损伤,有效提高PSCI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