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亮  闫城宇 《河北法学》2024,(4):140-159
对反诉之再反诉问题是民事反诉制度中一个争议不休的话题。针对这一问题,以我国司法实践中面临的难题为切入点,引出我国是否应当建立再反诉制度,随后对再反诉制度的理论基石进行详细解读。进而详细介绍有关国家和地区反诉原告对再反诉之应对模式。通过上述分析可得知,我国具备建立再反诉制度立法和司法实践基础,因为在我国建立再反诉制度是民事反诉制度目的实现之有效途径,是民事反诉制度内在属性的基本要求,符合反诉理论和司法之发展趋势。最后,结合我国民事反诉立法及司法实践为建构我国再反诉制度提出合理建议,重点对再反诉当事人之范围,再反诉牵连性之认定,对再反诉是否可以再次提起反诉等难点问题逐一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交叉重叠现象日趋频繁,司法实践中反诉情况也越来越多地出现。然在实践中,许多法院和法官对被告提出的反诉请求能否构成反诉,意见还不统一。很多反诉都被法院以一句"反诉与本诉不属同一法律关系"为由驳回,这不仅极大地浪费了司法资源,还增加了当事人的讼累。为完善反诉制度,本文拟从反诉制度的起源和发展、我国反诉制度的现状、反诉制度的优越性、反诉制度的核心特征以及反诉与抗辩权的相互关系五方面论述反诉制度,以为立法、司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完善我国反诉制度之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完善我国反诉制度之构想王国征反诉制度是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制度,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反诉制度的规定过于简略,司法实践多依学理解释,缺乏统一的标准。此外,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复杂化,司法实践也对反诉制的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拟借鉴外国民事诉讼法中的反...  相似文献   

4.
陶秉权同志在《法学研究》一九八三年第四期发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反诉制度》一文(以下简称《陶文》),从理论联系实际,探讨我国民事反诉制度的有关问题,无疑是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本文试图对有关反诉定义、特点和条件的表述,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反诉制度是现代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被告所享有的一项重要的民事诉权.但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反诉制度却非常简略,不便操作.本文从我国反诉制度现状出发,通过对反诉制度的剖析,对提起反诉的时间、主体、牵连性等若干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更好的完善我国的反诉制度.  相似文献   

6.
反诉(又称反请求)制度是民事诉讼法的一项重要制度,但由于我国民事诉讼法对这一制度的规定过于简单,仅有两条,而且缺乏操作性,因而给审判工作带来了难度,也引起了理论界对反诉制度的分歧。本文拟借鉴外国民事诉讼法中的反诉制度,结合我国的司法实践,对反诉的有关问题作粗浅分析,与大家探讨。 一、反诉对象的扩展 学者们一般认为,反诉的对象仅限于本诉的原告,只能对本诉的原告提出反诉,对非本诉的原告不得提  相似文献   

7.
反诉是现代法治国家的共同制度,我国也不例外。反诉制度制度在实践操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反诉与本诉相比具有独特性。我国反诉制度存在立法条文缺乏可操作性,司法观念有偏差,基本理论不成熟等问题,应借鉴国外相关规定,明确反诉提起的法定要件,增设强制反诉和再反诉制度,分类明确反诉的审理方式、提出载体、提出时间及管辖等程序性内容。  相似文献   

8.
反诉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为各国的民事立法所重视。然而我国,在立法未予以重视情况下,反诉制度在实践中遭遇着种种的阻碍,并未能真正体现出反诉制度应有的价值。本文旨在对我国反诉制度在实践中遭遇阻碍的原因进行探讨,并对如何消除这些障碍,完善我国反诉制度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9.
反诉是我国民事诉讼过程中一项重要的诉讼法律程序制度,能够有效避免在同一个案件审理中产生两个相互冲突的判决,能及时、更好地保护诉讼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诉讼公正和程序正义;而且能有效提高诉讼效益,节约诉讼成本。但是由于我国诉讼法律制度设计的缺陷和一直以来在诉讼实践中的缺乏重视,目前我国反诉制度还存在着诸多漏洞和亟待完善的地方,本文通过对我国反诉制度的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现行反诉制度的多面临的困境,从而以反诉制度的缺陷为视角,试图给出解决反诉制度困境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反诉制度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提起反诉是法律赋予民事诉讼被告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在诉讼中的生动体现。本文拟就反诉的概念、特征,反诉是否在二审中适用,以及对反诉能否再反诉等问题,略陈管见。(一)设立反诉制度的意义。在诉讼过程中,被告提出反诉能摆脱被动局面,反客为主,使  相似文献   

11.
反诉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诉制度是现代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一种独立之诉。由于我国立法规定的反诉制度存在一些缺陷,理论研究尚未达成共识,使司法实践操作不一,致使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得不到切实的保护。故建立健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反诉制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福华 《法学论坛》2000,15(2):81-88
我国的反诉制度存在着一些缺陷,其根源是诉讼权能失衡.反诉制度的完善应着眼于以下几对关系的平衡:对起诉权与反诉权要予以平衡地配置,使反诉权与起诉权间实现平等地对抗;反诉权与法院的审判权要平稳地运行,防止法院恣意地处置反诉的命运;反诉的客观标准与主观标准相平衡,既要为法院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明确一套司法规则,也要允许法官在一定范围内对反诉作出处理,以体现反诉制度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研究民事反诉制度的目的,对于保证反诉制度的良好运作、推动我国民事反诉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提高审判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将反诉制度的目的理解为给予被告一种防御手段,属于理论上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反诉作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其内容涉及到原告与被告、提起反诉的条件、强制反诉、反诉的撤销、反诉之反诉、上诉审中的反诉等诸多问题,需要在借鉴其他国家立法经验的基础上,从我国民事司法救济的角度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15.
张嘉军 《政法学刊》2007,24(1):82-86
刑事诉讼中允许反诉具有多重价值,尤其是与刑事附带民诉制度设立的立法初衷高度吻合。然而,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对于能否提起反诉以及提起反诉的相关程序如何等,现行立法并未规定,且理论上对此也鲜有论者。立法规定的阙如以及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不仅使刑事反诉实践缺乏应有的指导与依据,而且还直接导致了法院对刑事反诉问题的普遍漠视。在刑事诉讼法即将修改的宏观背景下,应当如何建构我国的刑事反诉制度无疑是必须正视与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一些文章对民事诉讼上的反诉问题作了有意义的讨论。本文拟就反诉制度的根据,反诉与本诉的联系,反诉和本诉的合并审理,以及二审程序中的反诉等问题,谈一点自已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反诉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但由于法律规定的不明确,致使实践中出现了弊端。本文针对我国反诉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反诉是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诉讼制度,而我国民事诉讼法对反诉几乎没有作任何明确具体的规定。现有的理论及立法很难适应有关诉讼实践的需要。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反诉理论及立法进一步完善,将国外反诉不牵连理论、当事人扩张理论、等先进的理论引入我国并加以整合。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反诉制度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诉制度是民事诉讼特有的一项制度,它具有存在的重要价值。但理论界对反诉制度的理解分歧较大,司法实践中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操作程序,存在若干亟待明确和解决的问题。我国《民事诉讼法》只在第52条、126条、129条等几个相关条文中原则性地规定了反诉制度,理论界对反诉制度的理解分歧较大,司法实践中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操作程序。可以说,我国的反诉制度是初步的、不成熟的。因此,在反诉制度的理论与实际运用中存在着一些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一)司法实践中适用反诉的错误做法及原因分析反诉制度设置的出发点在于全面、公正、平等地保障当事人…  相似文献   

20.
毕玉谦 《法律科学》2006,24(2):119-128
反诉属于一种较为典型的诉的合并,无论在立法上还是在实务上,正确地认识与把握反诉制度的基本属性与内在规律,就能够有利于实现节约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法院的司法资源,并且有助于避免裁判间的矛盾。但是,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反诉制度并未做出全面而系统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相继出台的有关司法解释就反诉制度的规定出现了不尽合理之处,在实务上造成很大混乱,因此,对反诉制度的基本议题加以重新整合与论证,对于现行《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