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托克维尔认为,中央集权的旧制度不仅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重要原因,还塑造了大革命后的政治体制与社会结构,成为法国构建自由宪政道路上的隐秘障碍.他主张法国从美国经验中汲取智慧,培育一个强大的社会中间团体以对抗政府权力集中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型中,旧制度在法国塑造了一个统一的中央权威,使法国摆脱了分裂的传统国家结构。然而,旧制度在推动法国现代国家建构的进程中只注重权威的塑造,而忽视了社会的自由诉求。旧制度抛弃了欧洲的自由传统,从而导致大革命的爆发。大革命回应了社会的诉求,但又侵蚀着国家的权威。旧制度与大革命是国家权威与社会自由之间的互动和博弈,国家理性试图在二者之间进行规范与平衡,必须兼顾权威与自由的双重特征。现代化的国家建构必须塑造有效的国家理性。  相似文献   

3.
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托克维尔指出了法国中央集权制这一“旧制度”的种种弊端,并将其视为割裂法国传统城乡自治的主因.托克维尔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中央集权制国家与自治制度发展间积极的互动关系,忽略了传统自治与现代自治的分野,更没有意识到前者经由国家权力改造而实现自我否定与超越的意义.鉴此,需要在解析托克维尔观点启示与局限性的基础上,以考察法国社会变革过程为切入点,进一步探讨中央集权制国家与社会自治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法国的预审制度与纠问式诉讼相伴而生,而非资产阶级大革命的产物。法国的初级预审既具有侦查性,亦具有司法裁判性;既是侦查程序,又是起诉审查程序。侦查是法国预审法官的重要工作,但这种侦查具有启动的被动性,预审法官在侦查中居于中立地位,其侦查活动带有明显的司法性。研究法国的预审制度,对重构我国的预审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法国民法典》是民法法系的三大支柱之一,它建基于法国大革命前的法律和启蒙思想之上.既吸收了旧法合理的成分,又带有理性主义思想的印痕.拿破仑领导制定并强力推行的《法国民法典》,在社会文明和制度文明上作出了重大贡献,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民法典,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法国民法历史悠久,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是大陆法系国家民法典的首创和典范,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本文从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大革命期间和拿破仑时代以及19世纪末以来三个历史时期对法国民法的发展变化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7.
本文原题为"Old Institutionalism",选自R.A.W.罗德斯(R.A.W.Rhodes)主编的《牛津政治制度手册》(The Oxford Handbook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Th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第六章。罗德斯教授曾任英国政治研究协会主席,其后担任该协会终身副主席。从新旧分野的角度来看,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作为当代西方政治科学的主导范式,不仅推动政治制度研究内容的更新,也极大扩展了政治制度研究领域的范围。然而,在承认新制度主义政治学具有系统化理论形式并注重研究方法的同时,对于新制度主义将传统制度研究简单概括为旧制度主义,以及将后者研究特点归纳为法律主义、结构主义、整体主义的做法,却鲜有政治学者提出批评。本文不仅质疑了政治科学中制度研究的喜新厌旧现象,还创造性地论述了寓新于旧的合理性。具体而言,罗德斯教授挖掘、梳理了政治制度研究中现代主义/经验主义、正式/法律、观念论与社会主义等四个传统,并将其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理性选择制度主义、历史制度主义、建构论制度主义、网络制度主义四个流派分别予以联系,既丰富了对旧制度主义研究传统的深刻认识,也有助于理解以新制度主义为代表的当代英美政治科学研究的局限所在。  相似文献   

8.
政教分离原则作为现代宪政的基本原则是近代西方法治文明的产物。但即使在西方国家,也并无普遍模式。在法国,实行彻底的政教分离制度,这是启蒙运动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遗产,是与反对"旧制度"的历史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在德国,政教关系与其宗教改革背景和建立统一的德意志民族国家历史进程联系在一起,国家与教会实行分工合作的政教分离制度。在美国,政教分离的主题是国家在多元宗教格局中保持中立态度。在法律上,它通过"设立分句"和"宗教自由实践分句"实现。这是西方政教分离体制的类型学。中国的政教分离制度不能走西方化、模式化的道路,而要与中国的特殊国情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制度观的构建蕴含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逻辑中,法国大革命"新时态"与德国政制现实"鸿沟"使马克思拷问社会制度现实,从"劳动异化"批判资本主义制度,以"政治经济学批判"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制度必然胜利之真理。在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制度观中,"制度"为"一体两面",既揭示了社会制度本质,又阐释了资本主义制度"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这为东方社会主义跨越"卡夫丁峡谷"提供深刻指导,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当代政治哲学启示。  相似文献   

10.
1789年爆发了法国大革命,法国的女性积极参予了这场革命.她们的活动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其一,争取与男人平等的权利;其二,保家卫国,捍卫法兰西共和国的独立.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妇女同西方各国的妇女一样,完全处于无权的地位.社会上的一切权利几乎全为男子所独有.大革命爆发后,第一个提出男女平等思想的是哲学家孔多塞.他提出“给妇女以全部公民权”.但真正以实际行动来实现这一目标的是法国的妇女们.  相似文献   

11.
老桥新颜     
四川乐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清代石拱桥张公桥维修改造工程,历时年余,现全面竣工通车。维修改造后的张公桥既保留了古代中式石拱桥"修旧如旧"的古朴原貌,又因桥面的拓宽而显得清新、典雅、气派,为乐山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又增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张公桥建于清康熙初年(1662-1722),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原桥为石砌双拱结构,桥长30余米,宽约8米。拱石  相似文献   

12.
早期彝族先民为华夏大地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其中尤以彝族史诗为人所称道。早期彝族史诗反映的是彝族先民对自然和社会的朴素认知,蕴含着丰富的美学价值。探寻彝族史诗中的美感现象和自然美、社会美等层面的美学价值,挖掘其中潜在着的美学规律,对于我们丰富、指导现代人的审美活动,挖掘、保护和发展彝族优秀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修旧利废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一个盲区,其概念正处于新的历史转型期,需注入新的内涵的情况下,为实现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生态家因,必须重新审视修旧利废,重新开启修旧利废的深度价值。一是转变观念,凝聚共识,找准契合点;二是强化源头管理,杜绝重复性浪费;三是健全领导、加强组织、建立激励机制;四是加大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力度;五是规范石油企业废旧物资回收处置工作;六是严格监督把关,确保环节受控。  相似文献   

14.
论旧城改造与上海艺术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当前正处在旧城改造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旧城改造中发展艺术产业,加快推进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对上海具有重要意义。而上海在旧城改造过程中,退出中心城区的制造业,其原有用地及工业建筑大多数是大拆大建,没有被很好用来发展艺术产业。要树立保护也是发展的理念,把发展艺术产业和旧城改造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包含天才世界观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洗练的哲学语言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根本变革,赋予哲学以"人为性"与"为人性"特质,在全面改造、扬弃、超越旧哲学的过程中,实现了哲学功能的价值论转换.  相似文献   

16.
景玉琴 《理论前沿》2005,(24):38-39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离不开政府的积极作用。政府如何发挥制度支持作用,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良好的软环境,成为我们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辖区内以老年人为诈骗对象的刑事案件,提出预防和查处此类案件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紧紧抓住有利时机,通过 制定特殊的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产业援助政策,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 改造和振兴,将会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与竞争中形成又一个增长极,大大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9.
家庭养老是中国古老悠久的传统,它对社会的延续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探讨中国未来养老政策和养老模式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尤其是家庭养老是否退出历史舞台或是在多大程度、多大范围上的存在才是合理的等问题,在中国社会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本文的基本观点是:我国家庭养老还有很大的存在与发展空间,但在新时期必须得到优化,才能继续发挥它的优势力量。 当前,家庭养老确实面临着不少挑战,但基于以下原因,家庭养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仍将是我国养老的主要模式。 首先,这是我国生产…  相似文献   

20.
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着保障范围小、水平低的缺陷,而传统的家庭养老和土地保障功能已难以满足农民的养老需求.政府必须尽快出台与城镇养老保险相衔接的农村养老保险法规,并根据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养老保险,妥善解决9亿农民的养老后顾之忧,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