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小芹 《人民论坛》2010,(10):166-167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与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研究发现,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总体良好,与其人格相关显著,人格特征可直接影响到预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此项研究,可以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更科学、更有效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中专生的人格特征、成就目标(成绩定向和掌握定向)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中学生心理健康综合测查量表及成就目标问卷对青岛市某职业学校的362名中专学生进行测量。结论(1)女生在掌握定向上显著高于男生;城市学生在心理健康总分、自责倾向、孤独倾向、学习焦虑、对人焦虑、成绩定向上显著低于乡镇学生。(2)在成就目标上越倾向于掌握定向者,情绪稳定性、心理健康状况越好;而越倾向于成绩定向者,其情绪稳定性和心理健康状况越差。(3)情绪愈不稳定者,心理健康状况愈差。⑷神经质是成就目标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变量,在成就目标和心理健康之间起着完全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使用了《能力测试量表》、《动机量表》和《大学生行为问题量表》,以整群抽样法对三所高校的579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五种职业选择能力与四种行为问题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五种职业选择能力与成就缺乏动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其他三种动机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内在动机与四种行为问题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成就缺乏动机与四种行为问题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职业选择能力还以学习动机因素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行为问题,动机因素在职业选择能力对行为问题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会青 《前沿》2012,(2):97-98
本文通过问卷方法探讨了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成就动机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系。调节变量的分析结果显示时间效能与时间监控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都受到了成就动机的调节。研究结果显示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以回避失败动机为主,时间效能、时间监控与回避失败的动机可以预测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这为干预与认识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特点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5.
创造性人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探讨创造性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入手,分析了符合心理健康标准的大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基本内容,并就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塑造大学生健全的创造性人格提出了四点建设性的对策:创建富有特色、现代化的高校优良校风,促使教育在社会化和个性化间保持张力,充分发挥创造型教师的人格示范作用,引导大学生塑造健全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6.
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人格特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莉君 《前沿》2003,(11):158-160
良好的个性是大学生高效率学习和生活的基础。了解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的前提。心理卫生学的研究证明 ,人格缺陷、人格偏离正常会直接影响人的认知和情感活动 ,是导致心身障碍乃至心身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人格的发展受遗传、性别、环境、教育的影响 ,同时也必然受不同文化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心理特征的调查研究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客观的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个性特点 ,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的大学生进行人格测验的比较研究 ,也可以为心理测验的跨文化研究提供实证资料  相似文献   

7.
刘颖 《传承》2009,(6):66-67
由于女大学生群体适应能力相对男生差,社会价值认同存在性别偏见,教育期待不同等原因,影响了女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全方位、多渠道做好培养女大学生创造力的工作,要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提高其心理承受力;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女大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动机;营造人格平等的校园文化,塑造女大学生的创造人格。  相似文献   

8.
论价值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性及其实践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价值观与人格、心理健康与人格、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上,以及价值观的层次性和心理健康的层次性两个角度探讨了价值观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性,为当前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价值观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定华 《湖湘论坛》2008,21(5):114-116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高校是社会有机体重要成分,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之义。心理健康与和谐校园有着必然的互动关系,和谐大学校园的本质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大学生心理健康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内生变量,和谐校园是塑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肥沃土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材中有许多显性或隐性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师如果能结合学生特点,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1发掘教材内容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教材中有许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如高一的《经济常识》、高二的《哲学常识》、高三的《政治常识》,从不同的方面渗透着对学生的人格要求和智能训练要求,特别是高二的《哲学常识》中的许多知识点直接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相关,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最重要的资源。教师在备课与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掘这一资源,培养…  相似文献   

11.
由于女大学生群体适应能力相对男生差,社会价值认同存在性别偏见,教育期待不同等原因,影响了女大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全方位、多渠道做好培养女大学生创造力的工作,要加强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提高其心理承受力;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女大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动机;营造人格平等的校园文化,塑造女大学生的创造人格.  相似文献   

12.
为更好地了解女大学生的躯体自信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笔者采用躯体自信量表和症状自评量SCL-90对185名女大学生进行了测验并对测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躯体自信水: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地了解女大学生的躯体自信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笔者采用躯体自信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85名女大学生进行了测验并对测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躯体自信水平与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从人格特质及心理健康水平预测护士职业适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了人格检查法及心理健康量表调查了168名护士,并与有关资料对比,旨在了解护士人格特质及心理健康水平与职业适应的预测关系。研究发现,敏感性、世故性、忧虑性、紧张性人格特质与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症状呈现显著正相关;自律性人格与躯体化呈现显著负相关。结论认为,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相关,据此可预测职业适应情况。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的核心是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高职大学生适应环境、承受挫折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发展自我的能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要通过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提出有效对策.营造高职大学生心理成长的支持性环境.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健康咨询,培养高职学生健康人格.树立自尊、自主、自强的主体意识.建立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顸警系统.积极完善高职大学生心理自助体系,从而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建康心理。  相似文献   

16.
个性或称为人格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最显著的差别。个性人仅影响到人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影响人的社会适应性和潜能开发。因此,大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十分重要,我们采用卡氏十六种个性特征量表,对部分独生女女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合个案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独生女女大学生的聪慧性显著高于其他大学生。(2)独生女女大学的稳定性显著低于其他大学生。(3)独生女女大学生的乐群性显著高于其他大学生。(4)独生女妇大学  相似文献   

17.
西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建军  雷鸣 《前沿》2009,(7):150-153
目的:了解西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学生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测验海随机对西部部分高校进行抽样。结果:通过调查发现,(1)贫困大学生在心理健康自评各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常模,并达到极显著水平;(2)贫困大学生在人际敏感、忧郁、精神病性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非贫困大学生;(3)就业、学业、经济状况是贫困大学生主要关心的问题。结论:西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应该根据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征,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促进活动。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中,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2001年教育部又下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19.
黄伟 《求索》2011,(6):183-185
主观幸福感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方面,培养良好的主观幸福感,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研究,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总体幸福感量表》(GW B)为研究工具,对重庆10所大学26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并提出以提高主观幸福感为目标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五大取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以介绍国外学校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为主;80年代中期,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在较大范围内开展起来。进入90年代得到了迅速发展。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尽管如此,我国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也存在着许多问题:(1)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缺乏专业知识,心理健康教育效率低;(2)缺乏科学化量表以及测量工具和手段,缺乏心理咨询所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