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BOT的立法及其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目前调整BOT方式的法律制度仍不健全,各地在实际运作中仍会遇到许多法律障碍,从而影响到BOT项目的实施和发展,因此有必要就BOT方式专门进行立法,以实现现行法律体系与BOT方式的衔接。  相似文献   

2.
BOT是一种私人资本参与一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型投资方式.我国基础设施落后和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十分突出,采用BOT投资方式将会有效缓和这一矛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利用BOT方式建设基础设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相应法律规范加以调整.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备的BOT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BOT方式的发展,制订BOT法已成为我国利用BOT方式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BOT投融资方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项目投融资方式。BOT投融资方式对于投资额大、专业技术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巨大的前景 ,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BOT投融资方式的定位和保障尚处于基础阶段 ,限制阻碍了BOT投融资方式在我国的发展。因此 ,健全我国BOT投融资法律体系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BOT投资制度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OT投资方式在我国已经有近十年的历史,但其进展并没有达到人们期望的程度,相关法律制度不完备是主要原因之一。理性地设计项目相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建立科学的BOT投资法律制度的前提。本文着墨于BOT项目的股债比例、汇兑管理、政府的商业性保证和政策性保证、项目资产抵押、项目主办人、特许权协议的性质和法律适用等主要法律问题的分析,希冀对BOT投资方式的制度设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BOT模式中特许协议的法律制度涉及到特许协议的主体、项目公司的投融资渠道、项目公司的经营权、政府对BOT的支持、特许协议的法律性质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我国BOT项目实践现与现行立法之间存在若干法律冲突,因此,建议制定一部有关BOT的专门法,以促进我国BOT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浅议BOT在我国的应用及其立法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莉  艾吉昌 《外交评论》2003,(3):108-112
BOT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兴起的一种投资方式。本文阐述了BOT的意义,尤其是对我国引进外资、发展基础设施的作用;介绍了两个我国利用BOT方式建设的项目;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与BOT在我国的发展不相适应之处,提出应调整和完善我国目前的BOT立法,以保障BOT投资方式在我国的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7.
BOT投资方式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项目投资方式,对于投资额大、专业技术强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着巨大的前景,对于正处于发展中的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BOT投资方式的定位和保障尚处于基础阶段,限制阻碍了BOT投资方式在我国的发展。因此,健全我国BOT投融资法律体系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实施BOT的法律障碍及其立法解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OT作为一种特殊的投融资方式对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它的特殊性决定了要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调整。但我国现有的法律并没有考虑其特殊性,这给BOT项目的运营带来了很多的法律障碍,限制了它的发展。笔者认为,中国应当采用立法的方式解决这些障碍,并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分析了立法以及立法中应当注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BOT投资方式主要适用于东道国的公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风险问题是BOT投资方式的一个核心问题。本文从BOT项目准备阶段入手,论证在该阶段存在的法律风险问题,并提出一些风险的回避和分担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以BOT投资方式促进西部基础设施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种特殊的直接投资方式 ,BOT对我国西部地区引进外资并加快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为在西部地区充分利用BOT方式 ,有必要克服观念、体制及法律方面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11.
BOT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投资方式,日益受到我国政府的重视,并将成为今后我国引进外资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方式,本文从BOT在中国的发展情况,立法现状、立法障碍以及对完善我国BOT法律制度的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试图以此促进BOT在我国的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政府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措施中明确指出 ,“在西部地区进行以BOT方式利用外资的试点 ,开展以TOT方式利用外资的试点。实施BOT投资方式 ,立法上要注意解决极易发生的法律冲突问题。而对西部来说 ,不仅要解决我国各地均会遇到的法律冲突问题 ,还要解决西部与东、中部极易发生的法律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3.
BOT 模式是近年来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和基础项目建设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融资方式。我国和法国是国际上采用 BOT 模式的两个较为重要的国家,本文分别对中国和法国的 BOT 法律制度作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我们发现中法 BOT 法律制度既有共性,又在出发点、资金筹措方式、实行 BOT 项目的外部环境、发展空间、立法形式和实践中案例的具体操作上有不同之处,对二者进行比较评析有利于我国在未来的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中更好地借鉴法国模式中的成熟经验,更好地吸引法资,在我国加入 WTO 后充分利用 BOT 模式进行融资,从而促进我国的公用事业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试论BOT模式特许协议的法律制度和适用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OT模式中特许协议的法律制度涉及到特许协议的主体、项目公司的投融资渠道、项目公司的经营权、政府对BOT的支持、特许协议的法律性质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我国BOT项目实践与现行立法之间存在若干法律冲突,因此,建议制定一部有关BOT的专门法,以促进我国BOT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第二轮BOT投资热潮的掀起,完善BOT法律制度迫在眉睫.其中,特许协议的争议解决是法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而探讨BOT特许协议的签约主体和法律性质是确立BOT特许协议争议解决机制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现行的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不适应BOT投资形式的特殊性 ,由此使BOT投资形式在我国的推行遇到了一些法律障碍。文章分析了这些障碍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关于BOT立法的几点法律建议。  相似文献   

17.
理清BOT项目融资模式中合同当事人及其之间的法律关系,有益于发现目前BOT融资模式相关立法制度中和实践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以期能够在项目实践的改进和将来的立法、修法中,为我国BOT项目融资法律制度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现行的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不适应BOT投资形式的特殊性 ,由此使BOT投资形式在我国的推行遇到了一些法律障碍。文章分析了这些障碍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关于BOT立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BOT投融资方式的法律思考及立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的入世必然掀起新的投资浪潮,为我国利用外资发展经济提供了一个契机,本文通过对BOT投融资所涉及的复杂的法律问题进行剖析,发现现行立法对BOT运行的障碍,从而提出有关BOT立法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BOT核心法律问题再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BOT特许协议是BOT方式的核心所在。BOT特许协议的性质是一种国内的涉外经济合同。特许协议中政府保证的实质是政府以合同形式自行约束其自由裁量权,将其置于私营企业有权请求的救济程序之下,以形成其最后无偿取得BOT项目所有权的对价。政府保证的范围应包括可能因政府行使自由裁量权而引发的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