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的言论自由是美国言论自由领域中近年来出现的新课题,其产生与"新媒体"的迅速壮大密不可分。其中网络平台的言论自由保护和规制问题,已成为其中最为突出和核心的问题。美国作为言论自由保护宪政实践最为发达的国家,在网络平台言论保护方面也有其独特一面,供职于大型科技公司的律师在制定着全球网络言论规则即是典型范例。律师在制定企业言论政策时,无疑会受到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带来的影响,同时需要关注最高法院关于言论自由案件的司法判决,更为重要的是综合理解公司的实际情况以及国会就言论自由所制定的一系列法律。  相似文献   

2.
言论自由是国际人权法和各国宪法所规定的一项基本人权。互联网平台使言论自由获得一种新兴的传播方式与表达渠道,虚拟的共同体成为其特殊载体和存在空间,隐秘性、多向性、迅捷性等成为其明显突出的特点。言论自由在凭借网络实现便利表达之时,过激言论和舆论暴力等现象借助网络空间不断地滋生蔓延,故有必要对网络言论加以法律限制。我国目前的法律对其调控重事后惩治轻事前预防,可操作性较低,应当把言论自由权细化和融入到实体法之中,用更多的实施细则强化对言论自由的监管。  相似文献   

3.
网络言论自由的私法限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领域内的言论自由发挥的功能并不相同,因此不同领域内的言论自由应有不同的保护标准。当私人领域内的言论自由与他人权利发生冲突时,应当衡平各方的利益,在一定条件下对言论自由的行使进行合理限制。网络言论和传统媒介的言论相比,具有开放、随意、宽松、自由、虚拟等特征。对网络言论自由进行限制,要考虑到网络空间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网络言论是言论自由的一种主要表现方式,它具有不同于其他传播媒介的显著特点;网络言论自由的冲突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网络言论自由与公民权利的冲突;二是网络言论自由与公共管理的冲突;因此,对网络言论亟需进行必要的法律限制。  相似文献   

5.
政府官员的名誉权和公民的言论自由权之间存在冲突。美国和德国处理相关问题的经验对我国有借鉴意义。我国应在给予公民言论自由更多空间的导向下进行相关实体法的制度建构。  相似文献   

6.
言论自由的价值在于发现真理,但对言论自由也应该加以合理的规制。一种言论的表达,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单从权利的角度来看,对于一种言论是予以表达还是合理规制都需要将各种代表利益考虑进来。言论的价值不仅是对言论真理的表达和需求,而且在于对合理欲望和信念的正确引导,这样言论价值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网络言论自由在促进社会公共安全的同时,因其匿名性、即时性、个性化特征,言论的随意和放纵亦随之出现。假以网络言论自由的名义实际上违反言论自由的言论给社会公共安全造成现实的冲击,这一方面有言论者言说的策略因素,另一方面也有网络受众自身的原因。为了网络言论自由在生活中得以真正落实,必须树立正确的态度,促进网络言论自由积极作用的发挥,强化对其负面作用的规制。  相似文献   

8.
网络言论自由保护与淫秽色情规制,是现代社会的重大课题和法律难题。美国1997年的雷诺案,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针对国会立法基于青少年保护立场对网络色情进行刑事处罚的合宪性问题所做的第一个判决。该案不仅回答了色情言论刑事处罚的合宪性问题,更是全面呈现了网络言论自由保护与限制、色情言论刑事处罚、刑罚规定的合宪性等一系列问题,也为我国当前的网络色情规制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9.
美国言论自由之民意基础实证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证考察表明,美国绝大多数公民在理论上崇尚言论自由,但在实践中却并非如此。美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言论自由保障程度最高的国家,这既与美国的自由主义政治、文化、法律传统相关联,又与美国司法界、学术界对言论自由价值的日益重视以及新闻媒体的身体力行密不可分。针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某些充满道德与法律争议的言论,多数美国公民的否定性态度与司法、学术和新闻传媒领域的主流群体所秉持的宽容与开放的立场,形成了评判美国言论自由事业的两个关键性支点和衡平力量。在美国宪政框架内,美国特色之言论自由事业的快车将驶向何方,值得中外学界不断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张玉芝 《工会论坛》2005,11(3):99-100
禁止事先限制原则是美国言论自由诉讼案适用的一个重要原则,在“五角大楼文件”案中,这一原则受到严峻考验,检验了美国公民言论的自由程度。禁止事先限制原则在此案中的应用,说明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受到联邦最高法院的比较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最高法院司法实践中形成的所谓“言论—行为”两分法逐渐使言论自由与表达自由趋同。世.界各国与中国对言论自由的概念与范围之明晰界定存在不同见解:如何区分对待言论自由、言论自由的程度有多大、法律限度的标准为何,保障手段如何运用都存在争论。同时,社会处于多元化转型时期,各种利益需求冲突摩擦,言论自由与隐私权等价值如何权衡显得尤为意义深刻。为了有效保障中国言论自由之路的顺i利拓展,借他山之石内化中国言论自由的价值,权衡各种利益,在制度建构方面有所努力。  相似文献   

12.
象征性言论自由是公民言论自由的特殊类型,其兼具言论和行动的双重性质,要受法律和宪法的双重调整,由于两类调整在价值选择上有时存在冲突,势必造成象征性言论自由实现的障碍.我国不仅在法律理念上尚未能认识其特殊性,在司法实践中也未对其加以特殊保护.因而依托实际案例来分析象征性言论的一般法律理论和司法实践,为寻求我国公民象征性自由的实现路径提供有益的思路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时期为何有较高的言论自由度?透视清末民初的三次报业高潮、新闻报刊舆论的过激化现象以及清末民初政府对言论的控制情况,不仅可得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时可总结出影响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言论自由度的五个因素.另外,透视清末民初的言论自由图景,可观察到社会变革时期言论自由空间的“偏颇性言论自由”现象和“薄壳效应”规律,而发展社会组织、鼓励社群言论自由则是解决“薄壳效应”困境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4.
商业言论自由是指公民为商业目的而传播商品或服务信息的自由(或权利).商业言论自由属于言论自由的范畴,其宪法地位为宪法文本和宪法判例所确认.商业言论自由之宪法保护的意义在于实现经济领域的言论自由、保护消费者权益和控制政府权力.商业言论自由对于言论自由本身具有重要意义,商业言论自由既是对言论自由价值的明证,也丰富了言论自由的价值内涵.在权利类型上,商业言论自由具有言论自由和经济权利的"竞合性"特征.  相似文献   

15.
言论自由是宪法中最重要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刑法承载着保障言论自由实现的功能。我国刑法没有就侵犯言论自由的行为规定专门犯罪,而针对滥用言论自由的行为规定相关犯罪予以处罚。因此保障主要应基于实质的罪刑法定,即刑法规定内容及其适用之适当性的要求,通过限制言论型犯罪的处罚范围来实现。具体方法就是对相关犯罪作合宪性的限缩解释,使得某些即使是不当行使自由的行为也不用面对刑罚的危险,以保障言论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的权利,网络的产生为公民言论自由的实现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由于网络具有许多不同于传统传媒的特殊性质,要规范网络言论就不能套用传统的模式而必须寻找新的法律界限。鉴于国情的不同,应在了解网络性质的基础上,从具体实际出发,有效地借鉴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寻找本国的网络空间言论自由的法律界限。网络法治化是依法治国的题中之义,也是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7.
言论类型及其法律保护——以美国法为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言论自由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庞大体系.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通过司法判例已创立出煽动性言论、商业性言论、挑衅性言论、象征性言论、诽谤性言论、淫秽性言论等诸多言论类型,并对之分别适用明显且即刻的危险原则、四步骤分析法、查普林斯基原则、奥布莱恩检验标准,真实抗辩原则、合理评论原则、真正恶意原则,米勒原则等法律保护原则与法律保护标准。  相似文献   

18.
网络围观已经发展成为一股新兴的网络力量。因此网络围观的作用不容小觑,网络围观所引发的问题也应当重视。而抑制这些消极因素,引导网络围观对社会管理发挥正面效应,可采取的措施有:协调网络的公共空间和网络私人领域的关系;保障言论自由与禁止危害社会言论;正视网络围观民意积聚和意见表达;引导网络围观向"绿色围观"迈进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宪法关于人民代表言论免责权的具体内容,比较分析了该权利起源、理论、内容及与公民言论自由之间的关系,及保障该项权利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公职人员在我国相当于宪法41条规定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实践中,公民因对公职人员发表批评、检举等言论往往被以诽谤为名追究各种责任,公职人员的名誉权与公民言论自由发生了现实冲突。考察西方诽谤立法、司法实践,公职人员名誉权与言论自由冲突有由部门法调整向宪法调整的倾向。在我国当前背景下,对此冲突应从宪法的高度寻求解决机制,探究宪法规定的精神并运用此精神在个案中进行价值衡量和合宪法律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