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9 毫秒
1.
陈朝鲜 《理论月刊》2007,(9):118-121
陶渊明辞官归隐历来备受世人关注。本文拟从他的心性入手去探讨这一话题,指出性真是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必然,心善是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基础。正是由于这二者,陶渊明在归隐后实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个体的生命与心灵之间的和谐这三者的完美统一,从而领会到田园生活的闲情逸趣、自得之乐,进而成就了其至善至美的人格。  相似文献   

2.
席楠 《贵州民族研究》2016,(12):128-131
《赫索格》中的"自然"是犹太知识分子主人公赫索格悖论性认识论的客体化反映。它既象征着赫索格对"田园"传统和超验主义、个人主义的继承,也象征着赫索格作为犹太人对生活在20世纪60年代反文化运动盛行的美国社会的焦虑,"田园"幻灭为不受控的"荒原",他改造"自然"的试验受挫,最终他不得不回归社会。这一双重"自然"悖论也体现了美国犹太作家贝娄1960年代的矛盾思想。  相似文献   

3.
历代学者多关注陶渊明田园诗之优美、自然、充满生活气息的浪漫主义风格,而对其现实主义意境未遑深究细论。实际上,陶渊明田园诗同样充满现实主义意境,这一意境主要表现在田园的静穆、劳作的艰苦和对社会黑暗的憎恶三大方面。  相似文献   

4.
陶渊明,字元亮,或云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生于东晋兴宁三年(公元365年),逝于宋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是我国四、五世纪的一位伟大的诗人。陶渊明年少博学,胸怀济世之志、经国之才,但由于出生在一个衰落的封建官僚家庭,在特别讲究门第的东晋时代,不可能受到重视和重用,仕途颇多坎坷。经历了官场的乌烟瘴气之后,孤高自守的诗人进仕之心逐渐冷却,终于走上“躬耕自资”的归隐之路。仕途的不如意、同下层人民的长期接触以及田园生活的恬静自如,使陶渊明的诗文常带有忧国忧民的思想内涵和意与境会、妙合自然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和谐是一种矛盾,主要体现为个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个人与自身的和谐是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则是个人与自身和谐的体现.和谐的主要研究时象就是人.人在这里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和谐反映的是人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和谐的事物符合人的利益最大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蓝强 《岭南学刊》2020,(4):116-122
人通过劳动为中介把人与人的关系同人与自然的关系联接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且人与人的关系同人与自然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这是"人—自然"系统演化的社会环境。价值动力、实践动力和认识动力的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人—自然"系统的演化动力系统,推动着"人—自然"系统的社会演化。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发展、生态关系的发展和劳动的发展是系统发生、协同进化的过程,并且人的发展程度和劳动的发展影响着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劳动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被动劳动、异化劳动和自由劳动三个阶段;相应地,"人—自然"系统在以劳动为核心的动力系统的推动下经历了前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三个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并不是要回到前资本主义社会人与自然田园牧歌式的低级和谐,而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与自然的高级和谐。  相似文献   

7.
段幼平 《理论月刊》2008,(1):122-125
陶渊明自觉疏离于那个"真风告逝,大伪斯兴"的时代,他追求淳真、崇尚自然的本性却和世俗难以融合.这种分离和排斥让他陷于理想的失落、生活的贫困、精神的孤独和对时光流逝的无比焦虑中.但他却能以儒道思想作为心灵支撑,以古代隐士作为精神榜样,在躬耕田亩和诗书琴酒的化境中消融苦闷,从而超越悲情走向平和.  相似文献   

8.
"公正"与"和谐"是中国司法传统的核心价值,简帛中体现的司法理念充分表达了这两种核心价值。"司法公正"的理念要求司法官员戒贪防腐、消除私情私欲、秉公从事司法活动;"司法和谐"的理念要求通过一种人道、公正的刑罚手段及"宽严相济"的司法政策来促进社会和谐,并通过一种顺应自然秩序的司法措施最终达到宇宙自然秩序的和谐。  相似文献   

9.
武春玲  赵华鹏 《前沿》2006,(1):159-16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和实践意义,从某种角度看,它实质是通过"协调"以达到各方面的"和谐"发展状态,其中体现了深刻的伦理学原则--公正.本文通过分析得出"以人为本"是协调人际关系和人自身和谐发展的公正主张;协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隐含着公正的价值判断;"五个统筹"发展原则体现了对公正伦理的深化;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蕴含着公正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刘勰的"文道自然"首倡"自然"论文学观;钟嵘的"自然英旨"确立了诗歌理论上的审美标准,进一步促进了"自然"论文学观的确立。他们完成了自然观从哲学到诗学的转变,对中国诗学自然观的确立具有肇始之功。"自然"与文采的关系是六朝"自然"论文学观的最基本的命题,在这种时风的濡染下,在"自然而不废文采"的理论视野中,评价以自然、平淡著称的大诗人陶渊明,《文心雕龙》只字未提,《诗品》仅列为中品,见出《文心雕龙》、《诗品》理论的尴尬之处和刘勰、钟嵘自然观的局限性。从匪夷所思的评陶现象、后人对自然观的理解以及自然观的哲学之源头文学之流变都可看出,这种局限既是时代的局限,也是自身的局限。  相似文献   

11.
易立  马淑贞 《理论月刊》2006,(6):115-117
"自然"作为审美客体的形象在现代主义诗人眼中成为"恶"的载体,恶的化身."自然"作为审美客体在欧美现代诗歌中形成了两大形象系统,一是以浪漫主义文学时代中的湖畔派后期浪漫派等为代表的"自然之神圣"的形象系统,二是以现代主义文学时代的后期象征主义以及由之派生出来的意象派和隐逸诗派等为代表的"自然之恶"的形象系统.本文试图分析这两大系统之间的转变在诗歌文本中的体现及其转变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
"道德世界"是与"伦理世界"相对应的意义世界."伦理世界"与"道德世界"关系的概念基础,是道德哲学体系中"伦理"与"道德"的概念区分.在现象学与法哲学体系中,伦理与道德具有迥然不同的地位.道德世界是以道德与自然的关系为基本问题所构成的内在的德性世界,由此形成"道德世界观"."冲突"与"和谐"是道德世界的两个基本事实,应当以和谐为文化基地,确立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是道德的和谐,道德世界的和谐具体展现为道德和自然之间的和谐、道德规律与自然规律之间的和谐.现代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和伦理精神,必须进行辩证复归,扬弃社会公正与个体德性、道德与幸福、义与利的对立与冲突,建立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3.
吴家凡 《传承》2008,(21):47-47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陶渊明辞官后,一直过着隐居躬耕的生活。正因为他的隐居生活,可能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都认为陶渊明肯定非常醉心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从不去想其他的事情。其实不然,在家教问题上,他也是很务实的。  相似文献   

14.
任芳 《传承》2009,(2):48-49
和谐是一种矛盾,主要体现为个人与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个人与自身的和谐是基础,人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则是个人与自身和谐的体现。和谐的主要研究对象就是人,人在这里既是研究者又是被研究者。和谐反映的是人的价值目标和价值追求,和谐的事物符合人的利益最大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陶渊明钟情于鸟,不厌其烦地多次以鸟自况,特别是日夕归鸟,频繁出现在他的笔下,这其实与陶渊明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有关。陶渊明自然思想的内涵除了外在意义上的自然界外,集中体现了三方面内容:顺应自然而然的规律、本性;追求精神的自由;乐在境界的自得。鸟是自然的化身,自由的象征,鸟承载了诗人重在内心品味的生活态度,诗人将人生诗意化、审美化了。  相似文献   

16.
庄子是一个生命哲学家.他以"道"作为解释生命的起点,"道"自然无为,人生命的轮回是"道"的具体体现,其各个阶段与环节都展示着"道"的自然本性.庄子生命哲学中所蕴涵的生存智慧,依然照亮了我们今天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17.
洛克自然权利思想的形成与其所处的历史时期及社会政治、经济条件密切相关.理论渊源于古希腊的政治哲学,尤其是斯多葛学派.他以"自然状态"为逻辑起点,衍生出关于自然法和自然权利的理论,探索摆脱"自然状态"从而进入政治社会的原因、途径、方式以及设计政治社会的结构.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言人,在其核心财产权的论述中主要论证了资产阶级追求无限财产的无限权利.洛克的自然权利思想有其历史进步性的一面,但不可避免地存在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生态辩证法是关于"人—自然"系统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哲学基础。它是"人—自然"系统的理论表达,其主要包括"人—自然"系统演化的构成环节和"人—自然"系统的演化规律。"人—自然"系统的演化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而构成的。生态吸引与生态排斥、生态平衡和生态失衡、生态危机和生态发展是构成"人—自然"系统演化的基本环节,展现着其运动原因、运动状态和运动后果的辩证特征。"人—自然"系统的演化规律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是自然运动和社会运动以劳动为中介相互作用、相互融合所形成的一种融合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特点和功能的新规律,是"人—自然"系统所具有的整体协调规律。  相似文献   

19.
矛盾与和谐——陶渊明诗歌中的一重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人评论陶渊明的诗,多能看出它的两面,看出它外象与内质的关系。如苏轼认为陶诗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葛立方认为陶诗的平淡“自组丽中来”;朱熹认为“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这都是一些代表性的观点。象这样辩证地理解陶诗,比起前人来是一个进步。 无论质与绮,癯与腴,还是平淡与组丽乃至豪放,从艺术上讲都体现了一种矛盾与和谐的关系。但在陶诗中,这些艺术特征和风格要素的取得,不能简单地理解为艺术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诗歌中的时间意识体现在"委运自然"的顺时时间观与"素位之乐"的农耕时间升华两个方面。"委运自然"的顺时时间观体现在:其一,物我两忘、顺应自然的超脱与顺乎大化迁移的必然性;其二,养气而顺从内在精神世界的本真自性。而"耕隐"生活中的"素位之乐"则突破了时间的外在指令价值,实现了农耕时间的升华。这双重维度的时间意识是以其"新自然说"或"真自然说"为基础的,是将"自然""道"和"真"落实到了日常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