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8 毫秒
1.
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制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业歧视是对公民平等就业权的严重侵害.就业歧视现象在我国的广泛存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反就业歧视目前在我国尚欠缺完善的立法规制.本文指出明确就业歧视的法律界定,立足立法现状,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是禁止就业歧视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薛华 《法制与社会》2011,(32):50-51
当前,我国就业平等的观念相当匮乏,现实生活中的就业歧视现象比比皆是: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健康歧视、身高歧视、相貌歧视……民众的生存之道是谋生,而谋生的手段就是就业。关注就业就是关注民生,禁止就业歧视就是维护民众的生存之道。我国建立和完善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符合我国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符合世界有关反就业歧视的趋势。本文通过比较和借鉴荷兰、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及我国香港地区反就业歧视的经验,分析我国反就业歧视现行立法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英国反就业歧视法与我国立法之完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我国存在许多就业歧视现象,应通过立法禁止就业歧视并为受害人提供救济。英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反就业歧视制度。我国应借鉴英国立法,在《劳动法》和《就业促进法》之外,制定单独的《反就业歧视法》,规定禁止歧视的事由、保护范围、各种歧视的方式和判断标准、被告的抗辩事由、举证责任的分配和受害人的救济等内容,以保护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和公民的平等权。  相似文献   

4.
就业歧视行为在我国的大量存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加强就业歧视立法规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列举了我国就业歧视产生的原因,其中有制度性的也有社会性的,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了反就业歧视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论就业歧视的狭义界定——我国就业歧视法律规制的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姝 《当代法学》2011,(4):108-115
我国的反就业歧视法只有简单的立法框架,关于认定标准和界定规则等核心问题仍没有解决,受社会文化价值理念的影响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作法。遵循基本法理并以解决我国实际问题为导向,提出就业歧视的狭义界定标准,不采纳直接歧视与间接歧视的类型划分,并将就业歧视限定在劳动者获得工作机会的行为阶段,其法律关系清晰简单而便于操作实施,可以作为推进我国就业歧视法律规制的起点和基础。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歧视之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就业歧视在我国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其中,大学生就业歧视尤为突出。本文试从我国大学生就业歧视的现状入手,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主要从思想上、经济利益上以及教育体制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对策,着重从完善立法的角度进行阐述,以期对我国反就业歧视的相关立法作出些许贡献。  相似文献   

7.
就业歧视在我国的就业领域大量存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就业歧视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很难通过常规渠道表达出来,转而通过一种极端的方式宣泄,进而增加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加强对就业歧视的法律规制是必要且迫在眉睫的。本文主要通过借鉴国外关于反就业歧视的相关法律规制,以及对我国就业市场特殊性的分析,因地制宜地提出完善我国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救济。  相似文献   

8.
面临日益严重的就业歧视问题,无论是我国的决策层还是学界,其主流观点几乎都认可这一事实:我国已经具备制定一部统一的《反就业歧视法》的最佳时机。《反就业歧视法》(专家建议稿)的出台是我国反就业歧视事业的一项重要阶段性成果,但同时也把反就业歧视领域中许多深层次问题推到了我们面前:《反就业歧视法》的立法目的仅仅是保障平等就业权吗?《反就业歧视法》的适用范围是否包含事业单位劳动者和国家公务员?我国应采取一个什么样的就业歧视定义模式?我国应如何设立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我国反就业歧视的司法救济机制应如何设计?我国应如何建构就业歧视的法律责任制度?上述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反就业歧视法》设计者们必须认真对待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9.
蓝蓝  冯楚建 《科技与法律》2012,(1):81-85,92
建立完善的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解决实践中侵害平等就业权的就业歧视现象。在构建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的过程中,一是应当逐步完善已有法律并出台专门的反就业歧视法,二是应当对就业歧视概念作广义理解,三是未来应当建立宪法诉讼制度。在现阶段救济程序的设计中,应适用举证责任的倒置,并建立反就业歧视的专门机构进行监管。  相似文献   

10.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达到近700万,"就业严冬"的到来使得人们更加关注在就业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就业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歧视。本文通过对我国当前的《就业促进法》以及《反就业歧视法》(专家稿)进行梳理与评析,指出其存在的问题与进步所在,试找出推进我国《反就业歧视法》立法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反就业歧视及其法律建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就业歧视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它在我国有愈演愈烈之势,并正日益成为妨害我国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和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消极因素,亟待我们采取相应的制度措施进行规范和干预。针对就业歧视的现状,我国应当完善反就业歧视法。  相似文献   

12.
试论就业歧视及其公法规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竹文君 《河北法学》2004,22(10):77-80
就业歧视既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更是法律问题。当前我国普遍存在的就业歧视问题之根源在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效益至上价值原则与劳动者平等就业价值理念两者之间的难以趋同,是当今法律面对的一种尴尬。国家对单位用人自主权进行公法意义上的规制是社会本位理念下的现代劳动法发展趋势之所在,制定反就业歧视法应作为完善劳动立法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立法进一步明确平等就业的权利保障机制和违法救济措施,以期消除就业歧视、引导和推动我国劳动就业市场健康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平等是一门科学——就业歧视法律控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有代表性的几个国家反就业歧视的理论和经验,显示了不同国家在就业平等领域的宪法、立法、行政和司法等诸多方面的努力,其经验和教训足以为解决中国目前普遍存在的形形色色的就业歧视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本文表明,平等不仅是一种崇高的理念,更是一门实实在在的学问。运用在就业领域,各国宪法和立法上的平等原则纠正了职场上五花八门、许许多多的不合理和不公正的歧视。事实上,各国法院所发展出来的鉴别歧视的方法是大同小异的。它们共同构成了一套探测和扫除就业歧视的工具库,帮助我们远离愚昧和偏见,造就一个更为理性、公平和高效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劳动权的平等保护及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铁力 《法学杂志》2012,33(3):118-123
目前我国社会就业歧视现象愈演愈烈,劳动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其内在包含的就业平等权要求禁止就业歧视,因此禁止就业歧视是劳动权的题中之义。本文将以劳动权的平等保护为出发点,界定就业歧视的概念和主要表现形式,论述禁止就业歧视的必要性。我国禁止就业歧视的相关立法存在不足,应从立法、执法、司法三方面完善禁止就业歧视、维护劳动者的就业平等权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5.
喜佳 《中国法律》2009,(3):24-26,78
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给各国造成了空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尽管中国经济目前还保持着较强的活力,就业压力也在日益增大。就业是民生之大计,也是社会安定之大计。目前,进一步完善法制,促进劳动就业,已经成为我国劳动法建设的首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梁晓春 《政法学刊》2006,23(5):71-75
作为国际社会的重要成员,我国批准、加入了一系列禁止歧视的国际公约,但由于种种原因,就业歧视已成为我国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除了传统观念的更新、相关制度的变革外,主要还得从法律制度上着手,借鉴国际反歧视立法之成功经验,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反就业歧视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反就业歧视法律规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就业歧视现象在我国普遍存在,而反就业歧视法制相当落后。就业歧视的本质特征是没有正当理由的差别对待,法律禁止就业歧视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平等就业权并实现社会正义。在市场化就业背景下,反就业歧视必须正确处理用工自主权与平等就业权这对“轴心”权利的相互关系。我国应当以正面赋予劳动者平等就业权作为反就业歧视的权利基础,以准确界定就业歧视作为反就业歧视的中心任务,从立法、执法和司法三个层面逐步建立健全我国反就业歧视的法律规控体系。  相似文献   

18.
论平等就业权的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雄 《河北法学》2008,26(6):66-72
平等就业权在西方的实践路线主要是禁止就业歧视和推行平等就业政策,受各国不同文化和"意思场域"的影响,平等就业权很难在西方语境中探究其直接而完整的概念支撑体系。在我国,当平等就业权研究还未达成共识的时候,创设制度层面的反就业歧视法制,无疑是非常困难的;保护平等就业权一般被简单地解读为禁止就业歧视。由于平等就业权具有保障生存权的积极功能和价值承载,回归其本来的面目,具有正本清源的作用;平等就业权的界定是重构其理论体系的基本前提。平等就业权准确界定的关键,是依法规制平等就业权与用工自主权之间的界限。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行政复议工作人员管理制度存在着诸多问题,特别是在选拔、聘任、奖惩以及救济制度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或影响行政复议活动公正性发挥的现象.美国联邦行政法法官制度中的选拔、聘任、奖惩以及救济采取分散管理权力的方式,以保证行政法法官的独立性.本文分析了美国联邦行政法法官制度的特点,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工作人员制度建设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20.
蒋月 《政法论丛》2013,(6):50-59
为防治基因技术的滥用和基因信息歧视,以《2008年禁止基因信息歧视法》为代表的美国联邦和州立法积极实施干预,以确保所有人雇佣机会平等、享有平等健康保险待遇,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美国反基因歧视法内容详尽,既禁止基因信息歧视行为,又兼顾保险公司、雇主的合理要求以及避免可能给第三人及公众带来的风险,使违法行为几乎“无缝隙可钻”,且法律对公立雇主的要求高于私立雇主.美国反基因歧视法律实践,对于我们客观认识和把握平等权,完善相关立法和公共政策,具有一定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