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6 毫秒
1.
曾祥顺 《新东方》2007,(4):43-47
一、引言抽象行政行为可以分为抽象行政作为行为和抽象行政不作为行为,而广义的抽象行政不作为也有合法和违法之分。由于合法的抽象行政不作为是行政职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形式,理论研究意义相对有限,所以本文中的抽象行政不作为仅指狭义上的,即违法的抽象行政不作为。  相似文献   

2.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负有法定的作为义务,并且具有履行的可能性,却逾期没有履行的行为。行政不作为是一种违法的行政行为,明确行政不作为是否应予国家赔偿,行政不作为赔偿的构成要件,行政不作为赔偿诉讼的举证问题是顺利解决行政不作为赔偿案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公安行政不作为是指公安机关负有积极的法定作为义务,并且能够履行而没有履行法定职责的一种行政违法行为。对其构成要件要从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负有特定作为义务、具有作为可能性和程序上不为三个方面去把握。鉴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认定公安行政不作为时,应当区分公安机关的“行政行为”与“刑事侦查行为”,“不作为”和“不能作为”,“工作时间内”和“工作时间外”,要认识到公安行政不作为的构成并非以相对人的申请为要件。  相似文献   

4.
行政指导作为一种政府干预经济社会的柔软灵活的行政手段,属于行政行为范畴,也为经济法所重视。行政指导是一种权力行为,不一定具有“非强制性”。行政指导是一类特殊的权力性行政法律行为,产生法律效果,现实中往往异化为具体行政行为,其特殊性是表现为一种阶段性、过程性的行政法律行为。行政法领域中研究行政指导,有利于完善立法约束、程序控制和救济制度,以期找到行政指导在中国的“合法性”路径。  相似文献   

5.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有积极实施法定行政作为的义务,行政相对人的申请能够履行而未履行或者拖延履行的行政形式行政相对人就行政主体的不作为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对被告重新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按照《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因为司法权不能代替行政权的行...  相似文献   

6.
行政行为可分为行政作为和行政不作为;当前理论界常把行政不作为看作是违法行政行为。行政不作为并非都是违法行政行为,随着行政改革的深入发展,合法的行政不作为将会大量出现。行政不作为从其性质上分为合法行政不作为和违法行政不作为。  相似文献   

7.
刘永健 《传承》2009,(16):140-141
行政行为是整个行政法学的核心,是行政法学的逻辑起点。作为行政行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不作为,在我国行政法学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尚有较大的争议。本文将从各国关于其内涵的规定入手,着重对我国行政不作为的概念观点做一些简要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8.
行政行为是整个行政法学的核心,是行政法学的逻辑起点.作为行政行为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行政不作为,在我国行政法学界并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尚有较大的争议.本文将从各国关于其内涵的规定入手,着重对我国行政不作为的概念观点做一些简要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
曲婧 《求索》2012,(12):185-187
随着《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我国行政法治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各级各类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已走上规范化、法治化道路。但行政实践中,不规范、不合法的行政行为或行政不作为现象频发。作为一种公共事件,"行政不作为"严重影响了行政机关及国家公权力在社会公众中的社会形象,损害了广大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必须从制度上加以解决。在此,我们提出监督机制、问责机制、复议机制、诉讼机制、国家赔偿机制等五种防范行政不作为的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中国行政法学界对如何界定行政不作为有多种主张.通过分析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立法与实践及我国学者对之的理解,笔者认为界定行政不作为应以法定作为义务为标准,如果行政主体未履行法定作为义务,不论这种作为义务是程序上的作为义务还是内容上的作为义务,都构成行政不作为.  相似文献   

11.
无效行政行为是对行政行为法律效力的一种否定性评价,无效行政行为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不因时效的经过而获得效力。无效行政行为与行政行为不存在、可撤销行政行为、行政行为的废止等概念之间具有本质区别。无效行政行为在促进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率、完善行政救济等方面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我国现行立法关于无效行政行为的规定存在诸多不足,有必要予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2.
杨阳 《求索》2007,(11):58-60
在行政调查中如何有效的保护个体权利利益,甚至完成更高一层次的目标,“个别正义”与“创造性性质”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由于行政调查包含任意调查与强制调查,增加问题的复杂性。通过对行政调查对于具体行政行为归属的明晰,找出其中的特殊处;发现除主流“控权”手段,即司法审查以外,还有一个有效的手段,即体现自我拘束原则的程序基准。其是“自律”与“控权”结合,其也许是与司法审查并驾齐驱的实现前述目标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3.
何流 《求索》2010,(2):65-66,143
本文探析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行政行为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包括抽象行政行为的可诉性问题、不合理具体行政行为的可诉性问题以及行政行为的程序违法及其责任追究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从而寻求解决机制,规范行政行为相关问题,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行政不作为类型化是透过纷繁复杂的行政不作为现象,把握行政不作为的共同规律及个性特征,进而推进行政不作为研究向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提出,应当以构建“关注民生、有所作为”的政府为目标,从动态的、立体的角度,选择作为义务的发生原因、不作为所针对的对象等要素对行政不作为进行类型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首例公民状告政府行政“立法”不作为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即对于行政机关的抽象行政不作为,公民可否提起行政诉讼?从行政法治理念出发,应该赋予公民起诉权。依据我国现行法律规定,目前尚不能直接提起行政诉讼。但是,公民可以对与抽象行政不作为密不可分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这是一条比较可行的救济途径。此外,公民也可以寻求行政机关或立法机关的救济。  相似文献   

16.
温毅斌 《人权》2003,(5):56-56
对知情权可以有狭义、广义两种理解。从狭义上说,就是指政府有对重大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故向社会公众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公布的义务;公民有及时获得这些信息的权利。从广义上说,就是指行政(政务)公开和透明制度,将政府行政行为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公民有知悉政府行政行为的权利,包括行政作为的行为和不作为的行为。从理论上说,知情权具有可诉性,  相似文献   

17.
盖涛  徐熙芝 《长白学刊》2009,(4):155-155
行政程序是行政行为运作的外在表现,它既可以保障行政行为结果的公正性,又具有独特的内在价值。行政实体结果正义和行政程序正义就像行政行为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偏失任何一个都可能导致不公正的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影响行政行为的效果和权威。鉴于我国行政程序立法中存在的缺失和公务员无视行政程序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公务员的行政程序正义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一、案情简介 【案例1】沈某诉浙江省桐乡市国税局行政不作为案: 浙江省桐乡市沈某获悉该市某建材厂存在严重的偷逃税款行为.便署名向当地国税局举报,但过了三四个月也未见对此事查处的结果与回音.沈某遂起诉状告国税局行政不作为。2000年11月21日,桐乡市人民法院一纸裁定“被告桐乡市国税局是否履行税务稽查的行为,既未侵犯原告的利益,也未对原告的权利义务产生实际的影响”驳回沈某起诉。  相似文献   

19.
行政协议的法律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背景下出现的行政协议是行政主体之间为实现合作,而在特定事项上互为意思表示一致达成合意的一种双方或多方行政行为。行政协议作为契约的一种,对签约主体而言,属于对等性行政契约,对行政相对人而言,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相似文献   

20.
高校究竞存在不存在行政行为?存在哪些行政行为?本文围绕这个问题,从高校是否能作为行政主体的分析入手,提出高校作为授权主体,具备行政主体资格。同时,对高校行政行为进行界定,探讨了几种主要的高校行政行为,并对高校行政行为的规范提出了一些法学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