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案情介绍犯罪嫌疑人朱甲和朱乙经预谋,由朱甲随身携带匕首,准备抢钱。2002年5月14日20时许,二人在北京市某区一地下通道内,发现陈某(女)单独行走,便紧跟陈某,并形成前后夹击之势。陈某感觉不妙,当走在陈某前面的朱甲转回头准备掏出匕首实施抢劫时,陈某却以为朱甲、朱乙二人要耍流氓,就抡起挎包砸向朱甲。朱甲见状顺势接过挎包,并用力一拽,将陈某手中的挎包拽了出来。二人拎着挎包随即逃跑。经查,陈某的挎包内有人民币82元、汽车月票、香水、口红等物,共计人民币150余元。分歧意见关于本案的定性,共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应定为抢劫罪。…  相似文献   

2.
1案例资料 1.1案情 范某,男,35岁,农民。2007年1月15日范某喝了500-600ml白酒,18时许范某洗澡后穿上其妻曹某提供的短裤,2h后逐渐出现会阴部烧灼样疼痛及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肌肉颤动、身体极度不适等。1月16日凌晨2时许,范某出现大小便失禁,曹某将范某短裤脱下并清洗会阴部。  相似文献   

3.
案件摘要:2003年来下午罗某之夫赵某受雇主范某的要求,帮助范某驾驶货车到某山区拉木材,当车行至一路段时,车翻于51米高的坡下,造成驾驶员赵某,车主范某,乘车人胡某三人死亡的交通事故.其所在市的公安交警支队对事故的责任认定为:赵某超载行驶.忽视安全,操作不当造成事故,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事发后,雇主范某的妻子杨某以赵某在事故中存在重大过错为由,诉至法院要求对范某之死进行赔偿。  相似文献   

4.
一、基本案情 1996年9月底.范某欲到福建做一笔香烟生意但无资金,遂找到李某,向李介绍了这笔生意的情况,并谈及资金问题。10月7日,李某向银行贷款4万元交给范某,范某丈夫刘某写了一张收条给李某,上写“收到李会计做生意资金4万元整”。  相似文献   

5.
案情简介 1997年11月,刘某与田某、沈阳书贩陈某找到范某欲订购有政治性的非法书刊。范某从山东购得此类书刊800余册,卖给陈某,所获利润刘某与田某、范某俵分。  相似文献   

6.
前些日子,笔者接到一个连立案都很困难的案子。案情是这样的:加害人王某的继父意外死亡,继父之兄范某干1995年5月25回去其家催讨王某继父生前债务,并在其家过夜。第二天早上7时许,范某与王某生母在王家楼下为债务发生激烈争吵。王某闻声从楼上赶下,手持一根木棍(长80公分,宽5.5公分,厚2.5公分)不问情由,对准范某头部用力劈去。范某急用右手遮挡,右前臂三分之一处被重重劈了一下。后又被王某及生母推出门外,且被推倒在门外石板地上。范某没有停留,即去当地派出所报案,并给值班民曾看了伤情(当时右臂红肿,伤痕明显),民警…  相似文献   

7.
2006年7月6日,黟县人民法院对酒后无证驾驶无牌照车辆且肇事致人重伤却逃离现场的范某判处有期徒刑3年。2004年12月10日20时许,范某酒后无证驾驶无牌照的二轮摩托车,当行至黟县烈士纪念碑路段时,由于操作不当,摩托车右侧挂上同向行走的被害人胡某,致胡倒地受伤,范某倒地后爬起来欲驾车离去,被他人阻拦。当救护车到来时,范某乘机逃离了现场,次日逃往外地。2004年12月14日,在亲属的规劝下范某来到公安机关投案,并支付了被害人部分医疗费,后又躲避处罚于同年底举家外出,直至2005年底被浙江公安机关抓获归案。法院认为,范某逃逸后自动投案并如实…  相似文献   

8.
2007年8月6日早饭前,曾多次遭同班战士范某打骂的某部战士董某,再次遭范某踹、打后,产生枪击报复范某的念头。当日9时30分许,董某持811式自动步枪执勤时,将子弹袋内装有5发实弹的弹匣中的3发空包弹取出。11时许,董某从子弹袋中取出实弹匣装于枪上,并调松了枪背带,使枪口朝向左下方。12时许,范某与战士马某一起向哨位方向走来,董某便将子弹上膛,将枪机保险至于“单发”位置,当范、马行至距哨位约2米处时,董即转身连续朝范某射击,在范、马转向跑离闪避的同时,董边射击边调整方向,将子弹全部打完后逃逸。范某右前臂、右骼骨枪弹贯通伤,构成轻伤:马某左胸部枪弹贯通伤,经抢救脱离危险,构成重伤。  相似文献   

9.
[基本案情]某日晚,甲请乙、丙、丁(均无业)三人到某市饭店吃饭,饭后三人沿街道步行闲逛,见范某(女)正在把玩手机,甲见四下无人,就对乙说“:我拽那个女孩的手机哩”,乙说“:你想弄了就弄,你看”。甲上前夺下范的手机就跑,范某遂呼喊求救,范事先约见的同学王某恰好行至此处,听见范的呼救,便去追甲,甲见状将所抢手机扔掉后继续逃跑。后范、王二人将甲抓住。在后行走的乙、丙、丁三人赶到跟前见甲被抓,乙、丙便冒充公安人员要把甲带走,范、王二人表示怀疑不放人,乙、丙便上前殴打王某,致使甲趁机逃走。经鉴定手机价值640元。[分歧意见]第一种意…  相似文献   

10.
1案件资料1·1基本情况2005年2月22日,王某把一价值4千多元的索尼牌数码照相机交给了泊头市某公司售后服务部的申某,让申某教其如何使用,当时该公司培训部的李某在场。申某自称将该相机放在办公桌的显示器后面,2月28日下午回家休假时忘了收好该相机。3月8日下午申某回到公司上班时,发现该相机不见了。申某于3月12日到泊头市公安局报案。侦察人员工作几日,未见成效,请求心理测试来协助调查。2005年3月15日上午,笔者在侦察人员的陪同下来到这家公司。先是和该公司的申某、李某、蒋某等7人分别进行了谈话,随后勘查了丢失相机的售后服务部和宿舍…  相似文献   

11.
申某.女,85岁,生有二子(李甲、李乙、四女.李甲于1957年继承其婶母(无子女)座落在某市某街20号房屋三间.1961年由申莱主持,在中人的参与下,给弟兄二人分了家,并写有分单.在分单中除明确房屋和其它财产产权外,还写有某市20号房屋归李甲永远为业.此房如出租时,抽出租金的30%归李甲交际之用,其余归申某零用.如有临时变迁不得收租时,兄弟二人每人每月补贴2元归申某零用.申某生前因病及缮后所用粮款杂资皆由兄弟二人平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1月2日,尹某到储蓄所办理存款业务,在小桌上填完存款凭证后转身到3米外的窗口交款,将一个装有三千元国库券的信封遗忘在了桌子上,此时,被告人范某也到储蓄所存款,在小桌上填写存款凭证时,看见了这个信封,翻开一看,是一迭国库券,遂将它按在手下,并趁人不备揣人裤袋。尹某办完存款业务后,发现装有国库券的信封不在手头,马上到小桌上寻找,不见。于是尹某问保安员、储蓄所柜台工作人员及被告人范某,众人均说未见。尹某怀疑自己记忆有误,可能忘在公司办公室了,就回去找,不见,又返回储蓄所寻找,保安员带尹某查看监控录像带时,发现是范某获取信封并装入裤袋,遂报警将范某抓获。在对本案的定性上,有以下两种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3.
行政处罚决定错误应否允许原告撤诉严如春1992年9月12日,原告张某去湖南省H市追索债务(货款54970元).9月20日,债务人袁某,H市郊区律师事务所律师查某及其表弟范某等人请原告吃午饭.饭后,范某开走了袁某的本田125摩托车(约三小时后返回),被...  相似文献   

14.
最近,一起罕见的奇特纠纷案搅得河南封丘县城沸沸扬扬。1993年6月,辽宁盖县某企业一名工作人员到封丘县城办事,不慎将提包遗失。包内有现金及各种票据8万余元。6月中旬,失主在县电视台和有线广播上连续4天播放了“寻物启事”,允诺谁抬到提包归还,将酬谢共1.5万元。7月初,拾到提包又看到电视的城关镇农民范某托人向失主捎了个口信。“失主喜出望外立即找到范某家,见到了日思夜想的提包。然而,递到范某面前的酬金却变成了Z000元。范某指责对方言而无信,拿过提包便将失主“请”了出去。失主眼看到手的提包又飞了,怎肯罢休。他找到…  相似文献   

15.
李颖 《经济与法》2001,(3):24-25
王某于1999年11月5日因车祸致范某、范某之妻死亡,经刑庭判决,民庭判令其赔偿范某及其妻子的家人人民币5万元,并准予通过执行确定。2000年1月,王某的父亲死亡,留下房屋8间。王某因父亲死亡需要钱,而自己身陷囹圄无能为力,只能靠三个哥哥出钱出力为父送葬,而他们的家境也不好,便放弃继承,将房屋让给王某某等三人。王某某等三人于同年2月2日办理继承登记。后,王某某等因王某的妻子要带小孩出走,基于同情将两间房屋赠与王某的儿子,  相似文献   

16.
1案件简介 案例12008年6月30日,宋某(女,54岁,家政临时工)到公安机关报案,称6月25日在犯罪嫌疑人高某(男,40岁)家中做保姆期间被强奸,6月28日回到老家,同其丈夫范某(61岁)发生两次性关系,后向其丈夫告知被强奸的事情,二人于7月1日到公安机关报案。高某对被指控强奸一事予以否定。后提取了宋某、范某、高某3人的血样,同时提取了宋某的阴道分泌物、内裤。  相似文献   

17.
案件     
《中国审判》2010,(2):48-49
1月3日,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对消费者告商家误导果汁饮料能防癌一案作出判决,被告郑州某商场需向原告范某支付交通费2元并退回原告购物款604元,及增加赔偿604元,共计1210元。2008年10月,范某在郑州某商场看见其出售的“美丹蓝莓果汁饮料”有“预防中老年常见的心血管功能衰退,延缓机体衰老,减少肿瘤的发生”等功效的宣传,就花了604元购买了该产品,后发现此商场的宣传对出售商品夸大其词,出现混淆用语,存在欺诈行为,故向法院提起诉讼。  相似文献   

18.
1998年7月8日上午,刚满20岁的上海某重点大学女学生钱某在上海屈臣氏回用品有限公司四川北路店出门口时,出人意料的事发生了:门口的警报器铃声大作。一位女保安当即拦住钱小姐的去路,要求检查其挎包,查无所获后要钱穿行三处防盗门,警报器仍然鸣叫。女保安不顾钱某的抗议,强行将钱带至地下室商场办公室,用手提电子探测器对钱作全身检查,认为其左骸部带有磁信号。于是,女保安将男店员请出门外后,责令钱脱下裤子接受检查。又羞又急的钱某一再声明自己没偷东西,但在女保安的逼迫下只好委屈求全地脱下长裤,仅剩一条内裤时,女保安竟…  相似文献   

19.
李凤琴 《天津检察》2006,(6):60-60,59
近来,笔者连续审查了王某、范某不服法院生效民事判决、向检察机关申请抗诉的民事申诉案。这两起申诉案件虽然案由不同,但是有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依据间接证据下判的案件,且其中王某之案不仅引起当事人的反复诉讼,而且司法机关内部也产生了争议。由此,引发了笔者对间接证据在民事案件中采信问题的思考,拟谈些粗略观点。  相似文献   

20.
汪菊花 《江淮法治》2013,(23):36-36
案例郎溪县法院曾审结这样一起交通肇事案件.驾驶员董某违章驾车致5人死亡,其行为构成了交通肇事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车主范某虽然没有驾驶肇事车辆,但依法亦构成了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在范某被判交通肇事罪后,许多人不解,范某没驾车,为何也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