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维护国旗、国徽的尊严,增强公民的国家观念,发扬爱国主义精神,1990年6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4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并于当日通过了《关于惩治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罪的决定》。上述立法文件,在我国刑法分则体系中,又增加了一个新罪名——侮辱国旗、国徽罪,为我们今后惩治侮辱国旗、国徽的犯罪行为,确立了法律依据。笔者现就该新罪的若干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侮辱国旗、国徽罪的概念及设立该罪的意义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罪的决定》,侮辱国旗、国徽罪,是指在公众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国徽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论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是指未经国家文物主管部门批准,以寻找文物为目的,私自挖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行为.该罪既遂与未遂的标准应根据古文化遗址和古墓葬的不同特点确定不同的标准.同时,有必要将故意损毁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的行为以及过失损毁古文化遗址、古墓葬,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予以犯罪化.  相似文献   

3.
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罪是1997年刑法新增加的犯罪,它侵犯的是双重客体,犯罪对象是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客观方面盗掘行为是单一的实行行为;主观方面是故意,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属于主观的超过要素。既遂的认定应以盗掘行为的完成作为区分标志。  相似文献   

4.
一、本罪的构成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罪是指企业事业单位采取对所生产或者经营的商品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骗取国家数额较大的出口退税款的行为。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罪是税务犯罪中  相似文献   

5.
论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法律依据贾宇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后文简称《补充规定》)。该规定已自1993年7月1日起施行。但从司法实践中看,对《补充规定》的准...  相似文献   

6.
中外贪污贿赂罪法定刑比较研究缪树权目前,在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司法实践中,办案人员普遍感到,虽然我国《刑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贪污贿赂犯罪的法定刑规定得比较严厉,但是其刑罚种类相对单调,与其他一...  相似文献   

7.
贪污罪新探     
贪污罪新探张兆松刑法第155条和1988年1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贪污罪的犯罪构成和处罚作了具体规定。199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颁布了《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盗掘古文化遗址、古墓葬犯罪呈现出了高度的职业化和集团化特征,因而需要对盗墓犯罪集团及其首要分子进行准确认定。盗墓犯罪集团具有一定的特点,实践中既要将其与一般的盗墓团伙加以区分,也要处理好其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竞合问题。对盗墓犯罪集团首要分子的认定,应当先明确该集团中主犯的范围,而后再根据法定的成立条件,从主犯中界分出首要分子。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领域中的犯罪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同犯罪作斗争的需要,经过反复的调查研究,不断地总结司法实践经验,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和《关于惩治走私罪的补充视定》,对刑法和《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的有关条文进行了补充和修改,作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规定。在这两个“补充规定”中,颇为引人注目的是增设了新的犯罪种类,挪用公款罪便是其中之一,它是  相似文献   

10.
骗取出口退税款罪,是指企业事业单位采取对所生产或者经营的商品假报出口的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中新增没的罪名。从广义上讲,骗取出口退税款也是一种偷税行为,其侵害的客体是国家对税收的管理制度。但鉴于该罪具有特殊的表现形式和犯罪对象,又发生于特定的政策背景,因此,《补充规定》将其单列罪名,并设立了独立的法定刑。这是与保障国家税收制度的客观需要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1.
商标犯罪罪名析钟书峰,诗易为顺应“打假”斗争形势的需要,1993年2月22日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下称《补充规定》。由于《补充规定》没有规定罪名,因此,刑法理论界和实践界对于根据该《补充规定》应归纳出...  相似文献   

12.
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1992年9月4日通过颁布的《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我国刑法规定的偷税抗税犯罪做了重要修改和补充,并增加了新的罪名,使我国有关税务犯罪的立法趋于缜密。本文拟就该《补充规定》的有关内容进行探讨,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13.
关于税务犯罪法律适用的若干问题刘先惠,曾芳文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收管理法》),总结多年来司法实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刑法规定的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之保护法益,是野生动物资源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一般而言,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但未杀害的行为与非法猎捕后杀害的行为在法益侵害程度上有别;非法猎捕、杀害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与非法猎捕、杀害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在法益侵害程度上亦有别;对于所捕杀的野生动物是否属于国家保护的珍贵动物,若被告人提出无违法性认识可能性之抗辩,应予司法评判.此乃责任主义原则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法第121条已对偷税、抗税罪作了规定。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刑法第121条已不能完全适应同当前严重的偷税、抗税犯罪作斗争的需要。为了有效地同这类犯罪作斗争,保证税法的执行,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2年9月4日通过了《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因此,《补充规定》是对我国刑法第121条的偷税、抗税罪所作的全面的、重要的补充和说明。鉴于《补充规定》的内容较多,本文试就《补充规定》中的若干问题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6.
抗税罪若干疑难问题探究张兆松1992年9月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第6条对抗税罪的犯罪构成及其处罚作了明确规定。如何正确处理和运用这一规定,近年在司法实践中提出了许多问题。本文试...  相似文献   

17.
试论偷税罪     
试论偷税罪陈成雄偷税犯罪是我国当前经济领域中大量存在的一种现象。为了有效地同这种犯罪作斗争,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2年9月4日通过了《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我国刑法第121条规定的偷税罪作了重要的修改、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1992年9月4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7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惩治偷税、抗税犯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第6条对抗税罪的犯罪构成及其处罚作了明确规定。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规定,近年在司法实践中提出了许多问题。本文试就其中若干有争议的疑难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关于惩治贪污罪贿赂罪的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对《刑法》第155条贪污罪、第185条受贿罪作了补充规定,这对于打击贪污受贿犯罪、保护公共财产、促进廉政建设、惩治腐败,无疑起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司法实践表明,对贪污贿赂罪的处罚规定过宽,打击不力,没有很好地贯彻立法从严的精神,有悖于罪刑相适应的原则。这在客观上也是贪污贿赂犯罪增多的一个原因。因此,有必要在理论和实践上指出贪污贿赂犯罪的司法与立法之间的不协调,以刊于立法与司法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盗掘古墓葬犯罪是妨害文物管理罪中危害最大的一类犯罪行为。我国盗掘古墓葬犯罪呈现集团化、专业化、暴力性、腐蚀性等特点。公安机关和文物管理部门应当充分依靠群众,从事前、事中和事后等各个环节,全方位地对此类犯罪予以预防、控制和打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