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告知制度是刑事诉讼中行使刑事执法权的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把刑事诉讼中有关的诉讼权利通告给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获知的一项制度。告知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有关当事人依法享有申请回避权及取得律师帮助权。刑诉法第154条规定 ,开庭的时候 ,审判长……告知当事人有对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申请回避 ;告知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利。第33条第2款规定 ,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以内 ,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有权委托辩护人 ;人民法院自受理自诉案件之日起三日以内…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06条规定: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  相似文献   

3.
随着司法鉴定技术的发展和我国诉讼立法强调证据地位的导向,司法鉴定制度在司法制度体系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司法鉴定制度作为一个制度系统,探究其完善路径应当从其内部的各个子制度入手,即从司法鉴定有关机构的职能、司法鉴定资源的配置、赋予当事人鉴定程序启动权、鉴定人出庭作证和专家辅助人制度等五个方面入手,系统性地完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4.
刑事司法鉴定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刑事诉讼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我国现行的刑事司法鉴定制度存在不少缺陷。表现在:一、“自侦自鉴”、“自检自鉴”、“自审自鉴”的现象大量存在,损害了司法的权威性。二、鉴定人的管理结构不合理、资格审查混乱。三、鉴定人的法律责任模糊。四、鉴定人素质参差不齐,鉴定质量难以保证。五、冲突解决机制不完善。六、鉴定告知规定模糊,影响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七、当事人没有启动司法鉴定事项的权利,不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八、鉴定人出庭作证的义务难以得到保障。九、鉴定费用支付不合理。办案部门不堪重负。应完善我国的刑事司法鉴定制度,包括鉴定种类、鉴定机构和鉴定人的资格准入、相互关系和法律责任、鉴定程序的启动、重新或补充鉴定程序、鉴定的期限、告知制度、回避制度、鉴定费用承担、鉴定人出庭作证义务、鉴定结论的法律效力和冲突解决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科学界定鉴定人出庭作证的情形、强化法官在裁判文书中对鉴定意见的说理、充分发挥法官在鉴定意见质证中的实质化作用,是鉴定意见质证实质化的重要措施。前者必须明确鉴定人出庭的条件和例外情形;中者必须落实鉴定人的知情权,保证鉴定意见在庭审中进行实质质证,确保交叉询问聚焦于鉴定意见本身;后者必须细化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责任,确立法院对鉴定意见采纳情况的反馈机制及救济程序,加强司法行政部门和鉴定机构对鉴定人出庭能力的培训,保障鉴定人出庭作证时的合理便利。  相似文献   

6.
中外司法鉴定制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外鉴定制度在鉴定人制度、鉴定人法律地位、鉴定人权利、义务、鉴定人出庭作证、鉴定程序等方面存在差异。我国鉴定制度存在不科学、不完善等问题,应吸收国外鉴定制度的先进理论和经验,对我国鉴定制度进行规范。为了防止鉴定权的滥用,保证鉴定结论的公正性,应建立鉴定的监督体制。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刑事、民事、行政三种诉讼制度均确立了明确的时限要求,其诉讼中的时限及其逾期责任因对象不同可分为以下三大类:对当事人的时限——对当事人的时限是指对当事人行使起诉、应诉、答辩、反诉、举证、出庭、上诉、申诉、委托代理人或辩护人、申请执行等诉讼权利的时间限制。如诉讼时效、法定的起诉、答辩、反诉、上诉、申诉、申请执行期间以及人民法院指定的举证、开庭、委托事宜时限等,当事人必须在相应期限内行使有关诉讼权利,逾期则丧失相应权利。对必须参与诉讼的其他诉讼  相似文献   

8.
争议中的“律师伪证罪” 备受诟病的306条,是1997年《刑法》修订时增加的。它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构成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碍作证罪。  相似文献   

9.
正诚信诉讼原则最早起源于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和诚信诉讼,主要是指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关系人,包括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等,在民事诉讼中应负陈述真实情况的义务。1895年颁布的《奥地利民事诉讼法》第178条规定:当事人据以声明所必要的一切情事,必须完全真实且正确地陈述之。该法规定,当事人所作的不真实的陈述属违法行为,如果是出于故意或过失,当事人应负损害赔偿的义务。第377条还规定,当事  相似文献   

10.
律师信箱     
多位原告或者多位被告,可否同时委托一位律师作诉讼代理人?问:我们三人被物业公司以拖欠物管费为由起诉到人民法院,法院通知三案同时开庭。我们可以委托同一位律师担任我们的代理人应诉吗?周何停律师答:多位当事人要求同时委托一位律师的情况,时有所见。在刑事诉讼中,这是明文禁止的。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五条规定"在共同犯罪的案件中,一名辩护人不得为两名以上的同案被告人辩护。"但是在民事诉讼中却没有禁止性的规定。如果被代理人之  相似文献   

11.
我国鉴定制度目前存在诸多弊端,应立法改革,强化鉴定人员资格确认工作,规范重新鉴定启动的标准,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以完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12.
刑事诉讼法确立了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鉴定人资格审查的形式化倾向与程序性缺失依然是司法鉴定领域的两大痼疾.我国鉴定人的评价标准转应向注重实际能力、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对鉴定人资格的审查应当构建资格授予程序、预先审查程序与开庭审查程序三个程序,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13.
中外司法鉴定人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法鉴定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是如何选任合适的鉴定人。英美法系一般采取当事人委托鉴定制度;大陆法系多采取司法官委托鉴定制度。鉴定人的诉讼地位,英美法系的国家将鉴定人视为证人;大陆法系的国家将鉴定人与证人区别对待,诉讼地位高于证人。鉴定人资格,英美法系采用鉴定人主义原则;大陆法系采用鉴定权主义原则。鉴定人资格审查,英美法系采取事后审查方法;大陆法系采取事前审查方式。鉴定人的权利和义务,英美法系国家将鉴定人归于证人,权利和义务都包含于证人的权利与义务之中;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都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规定鉴定人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司法鉴定人制度,基本上采取司法官委托鉴定制度,鉴定人资格采取鉴定权主义原则,鉴定人资格审查未制度化,鉴定人的权利与义务,我国的诉讼法未做具体规定。通过比较研究,可以看到我国目前的司法鉴定人制度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2月18日上午,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闵行法院)采用在线庭审模式,依法公开开庭“云审理”了沪上首例因妨害疫情防控,殴打志愿者涉刑的案件。为减少人S流动、聚集,案件采取全程无接触的在线庭审模式开庭,合议庭、法官助理、书记员在法庭就位,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被害人诉讼代理人分别在检察机关、看守所、律师事务所参加在线庭审。  相似文献   

15.
律师职责与306条的理念冲突 《刑法》第306条关于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是司法界尤其是律师界非常关注且极具争议的问题。律师们普遍认为此法不当.力主废除之。其他司法界人士大致分成两种意见:  相似文献   

16.
郎曙霞 《前沿》2004,(9):102-105
证人出庭作证一直是诉讼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民事诉讼法》对庭审方式规定所要求的 ,它对于诉讼当事人权益的保护、增强诉讼活动的透明度、保障诉讼司法公正有着巨大的意义。但现实社会中 ,证人没有出庭作证的情况时有发生 ,严重困扰着诉讼活动的顺利和公正。我认为导致证人不愿出庭作证的原因有很多 ,除有执法工作人员的法律水平和证人的观念原因外 ,其根源是法律制度对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规定不健全、不完善。  相似文献   

17.
自1997年新刑法颁布实施以来.新刑法第506条规定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白其孕育、诞生直至适用均引起了广泛的争议.直至重庆打黑案辩护律师李庄因此获刑.引发学界震动。文章在分析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证据、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概念及其特征的基础上.主张应当修订甚至取消新刑法第306条的有关规定.以利于律师更加积极地参与刑事辩护、法官的正确裁断和维护人权。  相似文献   

18.
杨涛 《理论月刊》2004,(11):105-107
刑事鉴定制度是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方向应当体现刑事诉讼的价值观。由于我国刑事鉴定立法方面的滞后,刑事鉴定在刑事诉讼中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需要在刑事鉴定机构的设置、鉴定人的管理制度、鉴定启动机制、当事人权益保障机制以及鉴定结果的评价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9.
指纹鉴定标准是鉴定人进行指纹鉴定的准则,它对指导鉴定人出具鉴定意见有重要意义。指纹鉴定标准包括对仪器设备的要求、技术标准和特征点要求三方面。国内外的指纹鉴定专家对特征点要求作了很多研究,对完善我国指纹鉴定标准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0.
关于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素芳 《前沿》2011,(14):87-90
我国诉讼法虽然对鉴定人出庭作证做了相应的规定,但由于我国立法的不统一和出庭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鉴定人出庭率极低。建立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有其必要性,结合我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实际,提出了完善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