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师易出现的四种违法行为  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在一些地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情况。体罚除了指损害受教育者人格尊严和肌体健康的手段外,还包括以教育为名行体罚之实的变相体罚。即间接使学生感到肉体痛苦的做法,如罚站、罚饿、罚劳动、罚抄作业等等。  随意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指学生有权参加学校为实现教育目的而组织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如果没有正当的理由或因学生不听话就采取停学、停课、赶出教室等方法,不让一个或一部分学生听课,就是剥夺学生受教育权。教师以…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暴力不但导致了家庭破裂甚至毁灭,形成社会犯罪,并连带相关的家庭和亲人受到严重伤害,使破裂家庭的子女无人扶养、形成心理缺陷,老人无人赡养等,带来一系列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家庭暴力绝不是单纯的家务事,而是很严重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施加于受害者:一是肉体上的伤害,如殴打、体罚、残害、捆绑、拘禁等。二是精神上的伤害,即所谓“冷暴力”,包括对家庭不投入感情,不闻不问,进行“心灵施暴”,如经常在家里威胁、恫吓、辱骂、当众或私下恶意贬低、奚落、嘲笑、刁难、干涉和限制行动自…  相似文献   

3.
带兵是部队管理教育的基本实践活动,也是保持部队和谐稳定的根本问题。近年来,尊干爱兵教育力度不断加大,干部带兵能力得到提高。但对战士体罚、语罚、心罚的问题,在少数单位和个别干部骨干中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影响了官兵关系,削弱了部队战斗力。各级干部骨干要坚持依法管兵,文明带兵、科学育兵,严防“三罚”问题发生。  相似文献   

4.
群众呼声     
张湾区小学教师 体罚学生事件受到处理十堰市张湾区红卫街办石桥村村民来信反映: 该街办叶湾小学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轻者罚站、罚做作业,重者用棍子打、拧脸、揪耳朵、敲脑袋,中午不让学生吃饭,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学生、家长要求调查处理。  相似文献   

5.
按照科学发展观建设部队,离不开和谐融洽的内部氛围。但在现实生活中,个别干部官兵关系中出现了一些信任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军官、士官、义务兵往往各有各的圈子,同年兵、老乡、“哥们”相互打成一片。二是变相惩罚还时有发生.有的干部骨干认为打骂体罚是高压线,不能碰,但又要把兵带化管好,就采取变相体罚的办法,如战士有了过错,罚跑步、做俯卧撑、打扫厕所、  相似文献   

6.
张目  孙勇 《半月谈》2004,(23):68-70
近日,本刊特派记者根据举报。对甘肃漳县大草滩中学组织学生从事危险劳动、体罚学生的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这所学校的校长和部分教师经常体罚学生。致使有的学生被严重打伤。一些学生家长向记者哭诉.这所学校简直成了恶性体罚学生的“集中营”。  相似文献   

7.
《民主与法制》2010年第21期刊载了《教师施暴与“小升初”考试制度》一文,六年级学生徐奥被班主任打伤,造成了人命事故。  相似文献   

8.
山东邹平-中“谈话死”事件一传过来,虽说司法结论尚待公布,却巴听到几位教师朋友的担忧了:“我们当老师的批评权,又该缩小啦。”不知那名学子死前是否遭遇体罚,至少是受到老师批评了。如今,因批评学生惹出的恶性事件。可谓接二连三,原因也复杂不一。看看媒体报道,有“14岁神童看课外书遭老师批评后跳池塘自杀”,  相似文献   

9.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中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误区一,把过分严厉的批评甚至体罚当作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有调查显示,在学校中,经常有学生轻易被请家长,或当众严厉斥责。有的学生由于违反纪律或行为不良被老师罚站罚跑,放学后被罚留校,被老师讽刺、挖苦,不让进教室听课,罚抄课文作业多遍,被罚交纪律保证金等。这种把批评和体罚当作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忽视教育过程中学生主人地位的错误做法,是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真义相违背的,是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直接导致青少年学生的身心伤害,将会对青少年学生的成长产生恶劣的影响。误区二,忽视特殊群体。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有一些特殊群…  相似文献   

10.
葛如江 《半月谈》2004,(9):64-68
安徽省宿州二中(以下简称宿州二中)是一所省级示范高中。在当地百姓心目中,这是一所有名望的重点学校,孩子们都以能上这个学校为荣。然而,就是在这所示范校却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一些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被班主任和任课老师以停课并撵出教室的方式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来自老师的岐视以及谩骂和体罚严重损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部分老师的做法就是要把这些“差生”从这所示范学校撵出去。国家法律规定,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每个适龄孩子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而且“一个都不能少”。宿州二中那些受到伤害的孩子及其家长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们曾经向往的重点校带给他们的竟是噩梦般的经历。  相似文献   

11.
在美国当警察接到家庭暴力案件报警后,可据案件发生的情节,在紧急情况下,给受害妇女开具“保护令”,或给施暴者开具“禁止令”。受害者在人身权利受到威胁或侵害时,可向法院申请禁止令,如果施暴者接到禁止令后仍实施侵害行为,法院通常以蔑视法庭罪将其拘留,时间为6个月至1年;同时,法院给予受害者适当保护,如为受害者提供抚养费,以保障其今后的生活。 “禁止令”的主要内容包括:禁止威胁妻子、禁止伤害妻子、禁止靠近妻子(如妻子的汽车、住房、办公室)、禁止打电话与妻子联络,如果施暴者违反了禁止令,则很可能因违法而面…  相似文献   

12.
班长,一是“兵头将尾”,二是“军中之母”。身为班长的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要有“七心”。一是要有爱心。确实把他们看作是自己的亲兄弟。不打骂体罚,不讽刺打击。遇事发扬民主,尊重大家的民主权利。只有真心实意地付出爱,才能赢得全班队员的信赖。二是要有热心。班长对队员奉献一颗温暖的心,全班就会产生强大的凝聚力。班长火热的心,能消除队员心中的冰霜;班长对队员献出一份热情,同志们就会给你掏出一颗真心。因此,班长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一颗火热的心。三是要有公心。公生明,廉生威,自古公道得人心。只要班长处事公道,一碗…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民主教育”呢?简言之,就是充满民主精神的教育,就是尊重学生各种精神权利的教育,就是给学生以心灵自由的教育,就是师生平等和谐共同发展的教育。政治学科作为一门解放心灵、唤醒自我、发展个性的学科,应该成为“民主教育”的载体,人的思想、人的感情、人的精神提升、人的个性发展,应该是政治课的生命。1.民主教育是充满自由精神的教育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而创造的基础是心灵的自由;自由本身不是创造,但没有自由就绝对没有创造。因此,政治课首先应该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教师自己就必须…  相似文献   

14.
在学校中,教师明目张胆地对学生进行体罚的现象已不多见,但是,教师一些恶言恶语同样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危害着他们的心灵。一般说来,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常用的恶言恶语有以下几种:1.挑战式。如“我要是管不了你,我就不当这个老师”。2.挖苦、侮辱式。如“你当然比老师强了,我应当管你叫老师,你眼里有谁呀”,“你真是猪啊”,你是神经病啊”。3.告状式。如“我管不了你,有人能管你。”4.预言式。如“就你这样还想考学校?”5.比较式。如“你和被开除的某某没什么两样”。6.结论式。如“我教了这么多年书,没有见过…  相似文献   

15.
1.设疑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有疑才有思,才有问。疑就是求知的动力。教学中如果学生没有感到有问题需要思考,“就难以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可以设置悬念为开头语,提出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2材料引入法。为了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开头列举大量直观的感性材料或已有的知识材料,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形成判断,概括出结论,而这个结论正是本课所要讲的主题,从而导入新课。3.激情法。古人云:“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要讲好…  相似文献   

16.
如果赵涛没有忘做那道题;如果同学们没按老师的话去做;如果老师在说每句话时,都考虑到责任和后果……所有的假设,只是人们良好的愿望。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在此案中,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地,都已伤害了一颗幼小的心灵。人在一生中,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大多在十几年,这期间,教师的言行举止甚至为人处世都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人们尊敬老师,把他们喻为燃烧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但就在这烛光下,却出现了变相体罚学生、把学生打聋、让学生互打耳光、在学生脸上写字,更有甚者竟让学生吃大便……这些被媒体曝光的行为,无论怎样究…  相似文献   

17.
“心意思政”是教师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把思政课的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学生用心学、用心悟、用心做,通过真实体验参与,达至对思政课的内心认同。“心意思政”依托“三点五学”教学模式,构建有意义、有意趣、有意境的思政课堂,发挥沟通心灵、启智润心、塑造心灵的作用,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认知境界和理想信念境界,培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要用博爱之心、欣赏的眼光对每一位学生,把培养和转化后进生的教育放在战略性位。一位教育家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师。”相信方法得当,转化后进生定会成功。一、转化后进生要从“心”开始1.赢得学生的心是转化后进生的前提。育人要心,老师只有走进后进生的心里,后进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要赢得学生的心就必须对学生充满爱。在日的学习生活中,多渠道、多方面去关心帮助后进生,把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灵深处,让后进生深深体会到师对他的爱,从而使后进生向教师敞开心扉,消除其情障碍及抵触对立…  相似文献   

19.
古人有言:“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营造出热烈、和谐的教学氛围,就能自娱娱人,产生教与学的双重效能。敲打学生心灵。教师整个教学过程,应直接指向学生的心灵空间,以新的情境和新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心灵震荡、促使学生时刻处于激趣与释疑的动态学习情境之中。教师对学生心灵的不断敲打,就能粹出学生闪亮的思维火花。留下思维空间。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设疑置问,给学生留下悬念,甚至布设层层思维障碍,使学生处于学习“徘愤”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渴望,进而循着教师点拨的思维通道,层层深入,学习感悟,领略到创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妇运》2000,(10):28-29
家庭暴力已经成为一个值得认真关注的社会问题。据统计,1999年下半年,全国家庭暴力信访案件20446件,占婚姻家庭类案件的20%。 广东省妇联在广州等11个市对1995年以来的家庭暴力情况进行了一次入户抽样调查,共调查城乡1589个家庭,统计结果是,有29.2%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而在有家庭暴力的家庭中,79.4%为丈夫对妻子施暴。近年来,全国信访工作数字统计和调查情况表明,我国有近30%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问题,且施暴者一般为家庭成年男子,受害者一般为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其中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