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人权的人性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佑武 《求索》2007,(7):129-131
在人权的应然视域之中,作为道德权利的人权与作为应有权利的人权是两个应当严格区别开来的概念,学界这些年来在此问题上的不同看法已经形成。人性是人权证成的基石,也是将人与人权连接起来的桥梁。人权是人的社会属性与人的自然属性的统一体。人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的统一的不同比例与程度决定了一个社会或国家不同时期的人权的内容与种类。  相似文献   

2.
李君如 《人权》2012,(2):2-5
人权,是因其为人而应该享有的权利。而人不仅有其自然属性还有其独特的社会属性,包括能够思维并有文化这样的高级社会属性。文化对于人的作用也体现在对人权内涵和人权价值的认识上。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朱世洪 《人权》2006,(3):27-29
一、我国罪犯人权保护的现状罪犯人权是指被法院判处刑罚的罪犯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享有或者应当享有的权利。从自然属性上讲,罪犯虽然被法院判处了刑罚,但他(她)仍然是人,因此,罪犯仍然享有人权。从社会属性上看,罪犯是由于自己的犯罪行为(在很多情况下,犯罪是严重侵犯人  相似文献   

4.
周叶中  杨蓉 《人权》2010,(5):32-35
人权的价值基础源于人的尊严。人的尊严的形成与一定的社会制度和历史条件存在密切关系。从这个层面来说,人权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特质。其中,社会属性对人权的价值具有决定性作用。人在社会中形成的各种关系,是人权存在的场域载体。由此可见,在人权的发展过程中,作为主体的人具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人性、人道、人权是刑法的三个基石。人性是人内心最深层的呼唤,以人性为基础,刑法才能奠定牢固的根基。人道是刑法不可或缺的价值蕴含,以人道为底线的刑法才能"去恶向善"。人权是时代文明的潮流,以人权为追求的刑法才能有蓬勃的生命力。只有在制刑、用刑时"存钦恤之心",以人性为基础,以人道为底线,以人权为追求,才能构建理想的刑法。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人权人权是人依其自然属性和社会本质所享有和应当享有的权利。人权不是任何外界的恩赐。人权的产生根源于人的本性,即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这是人的本性或本质的两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方面。人类之所以需要人权,首先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物质的、精神的、人身的种种利益与要求,这由人的生理和心理的自然属性所决定,是人的一种本能和天性。人的自然属性是人权存在的重要基础和基本根据,也是推动人权向前发展的动力。人的利益需求,人们要求过优裕的物质生活和良好的精神生活的愿望是不断发展的,因而人权的发展与进步是无止境的。人的社会属性是指  相似文献   

7.
人权价值蕴含着丰富的尺度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作为评价尺度的人权价值,既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评价尺度,又是个体和社会进行自我评价的价值尺度。人权价值作为评价尺度是衡量人的价值及其全面实现的基本尺度;作为价值批判尺度的人权价值,通过自身的基本属性——普遍性与特殊性、集体性与个体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既反映作为"类主体"的人的普遍价值追求,又反映作为个体的人的多样性价值需要,从而使其成为一种既是总体性的价值批判尺度,又是具有独立形态的价值批判尺度;作为意识形态的人权价值,是被赋予了普遍性的思想体系。人权价值既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集中体现,又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价值载体。  相似文献   

8.
对“人”认识上的争论,是当今各种人权学说分野的起点。以“自然人”为前提的人权学说强调人性起于天然,是同一和永恒不变的“自然属性”,理论上倾向于唯心主义,实践中必然导致利己主义的人权盛行,将人和人权“二重化”。马克思主义提出了“社会人”理论,以人的社会物质性为人性的依据,指出人性是变化发展、受制于社会关系的产物,理论上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飞跃。在实践中昭示,人权的真正实现不是靠在国家内部推行民主,而是要消灭私有制、消灭国家;只有把人从不自由、不平等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才有名副其实的“人权”。如此,马克思主义找到了人权的现实基础,科学地说明了人权的性质、内容和演变,使人权说由抽象走向具体,由空洞的口号变为合理的理论。  相似文献   

9.
陈秀平  阿荣 《求索》2013,(5):202-204
和谐社会必然建立在尊重和保障人权基础之上,人权得不到真正的保障就无社会的和谐可言,人权入宪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一旦人权知识得以普及,将对以往不适应和谐社会构建的因素进行清扫;人权入宪是对人的科学发展的法治化诉求,是和谐社会权利的具体言说和生动体现:人权入宪将人权作为中国宪法的核心价值。是法治社会的价值基点;人权入宪与中国提出努力创造一个和谐世界的价值内涵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关联,强调国内人权保障、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更是向国际和谐人权关系靠拢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吴立香 《人权》2007,(1):35-37
一、司法强制措施中的人权(一)司法强制措施中的人权概念司法强制措施中的人权,发生在采取司法强制措施过程中,实质是国家利用司法权解决冲突时,怎样看待个人的价值问题。“人不是为社会和国家而存在,而是社会和国家是为人而存在。人是目的,社会和国家是手段,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