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RT给我们带来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有人认为,BRT仅仅是轨道交通与传统公交模式的嫁接品,是轨道交通“远水解不了近渴”情势下的权宜之计;有人则认为它是一些城市在轨道交通项目被否决后为获得政府启动资金的一个借口;也有人将它看作是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革命性”方案。BRT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能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解决交通问题提供多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北京是世界有名的噪声污染城市,随着北京轨道交通建设,地铁、铁路及其他交通干线的噪音给沿线楼盘业主造成了严重损害,居住于航道沿线的业主也受困于飞机噪音污染。除交通噪声,北京的城市工业机械噪声、城市建筑噪声、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噪声及家用电器直接造成的噪声污染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们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成为了城市发展的慢性毒药。由于城市治理"重建设轻管理"的弊病,北京噪音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武汉市"两江分割,三城四岸,鼎立发展,各具特色"的经济地理特点,决定了交通的最大瓶颈是过江交通。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是我国首条穿越长江的地铁,该线着力解决武汉市跨江交通难题,缓解长江大桥、二桥的交通压力。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全长27.7公里,设计时速为80公里,全程旅行时速约36公里,穿越长江江底用时仅需3分钟。设站21座,串起了长江两岸的武广  相似文献   

4.
<正>轨道交通是城市交通体系的基础和关键。随着轨道交通运行里程的不断增加,北京和上海轨道交通千万级大客流已成为常态,轨道交通已成为城市中心城区交通出行的重要方式。2014年昆明火车站"3·01"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等城市的轨道交通内相继发生多起乘客恐慌奔逃事件。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相较,具有人员密集程度高、抗击风险能力弱、安全防范难度大、疏散救援难度高、人员逃生能力差、  相似文献   

5.
陈战 《小康》2018,(22)
正修建地铁是一件有"面子"的事,这种想法让很多城市对此趋之若鹜,却往往忽略了城市的"里子"。轨道交通建设究竟能给城市带来什么?这个问题值得通盘考虑。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对新形势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工作作出部署,被舆论普遍看作是为"地铁热"降温的一大信号。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灾害事件特别是水淹的风险对地铁等轨道交通的影响需要得到进一步重视。近年来,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在建设及运营期间发生过多次水淹事件,不仅给轨道交通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带来较大风险,还严重威胁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邀请专家从郑州地铁5号线事件及其他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水淹事件案例出发,对其间暴露出的问题、各方的改进措施及思考建议等方面进行讨论,以期引起对该类事件的重视,改进相关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和城市形态、土地利用的关系是城市规划和政策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选择北京轨道交通快速扩张的2001-2008年和2008-2013年两个阶段,考察北京新增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对地区就业增长的影响,借助双重差分模型讨论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是否有助于促进城市内的产业扩散。结果显示,随着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向郊区的扩张,新建轨道交通线路的确会促进新增站点所在地区的就业增长,引导产业向轨道交通带集聚,但其对城市整体产业布局的疏散效果十分有限。事实上,随着轨道交通网络的扩张,城市中心区作为轨道交通可达性最高的地区,其可达性最强的地位会不断被强化,进而吸引产业集聚的能力也不断增强,可见,整体上轨道交通发展带来的是产业的向心化集聚。因此,推动北京中心城区的产业疏解,不能单纯依靠轨道交通或者城市交通网络的改善,更重要的是要配合其他促进产业疏解的政策措施,否则城市交通系统的改善可能只会加强产业向城市中心区的集聚,而达不到产业疏解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改善北京交通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认识堵车现象 北京的交通问题是北京市政的一个突出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进行过长期多方面努力,但始终没能得到彻底解决,严重影响了北京市民的正常生活,影响了北京作为文明之都的形象,如不及时改善,还会影响2008年奥运会的运作,造成国际性的不良后果.因此,北京交通问题的有效解决,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相似文献   

9.
徐飞 《北京观察》2014,(5):18-19
正交通一体化的建立实际上并不只是交通运输上的一体化,由此发展衍生的最终目的是社会发展一体化。6块大屏幕,地下轨道交通、地面公共交通、火车站、机场的运输信息实时滚动,上千条数据和视频每隔5分钟刷新一次,十余位工作人员把守着不同的操作台,密切监控着城市的交通实况。北京市交通运行协调指挥中心(TOCC)的这面屏幕墙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未来,屏幕墙上的信息将"走出北京",三地高速路网信息有望实现共享。  相似文献   

10.
轨道交通是现代城市必不可少的公共交通工具之一,具有高速、安全、准时、载客量大等优点。同时在轨道交通狭小封闭的空间,存在人口密集、进出不便、通风条件有限、逃生相对困难等问题。因此公共轨道交通也是恐怖事件发生的风险地带,成为制造无差别杀伤案件的绝佳场所。通过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反恐工作的现状特征分析,以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反恐工作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论述了城市轨道交通可能遭遇的安全风险,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反恐工作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省外传真     
北京市轨道交通未来唱主角地铁和轻轨将成为未来北京人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据最新的北京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到2020年全市轨道交通总里程将超过1000公里。对于拥有1000多万人口,182万辆机动车的千年古都北京来说,城市交通方面的压力可想而知。因此,发展轨道交通被认为是解决“出行难“的最好策略。未来10年内,北京轨道交通将以每年40公里的速度增长,到2008年轨道交通里程将达到300公里。据悉,今后二三十年内,北京市每年用于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资额约为100亿元。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3,(5):2
当一个地方政府透露出新的交通与大型商业的规划时,最先闻风而动的一定是投资客们。北京南城即将建设新机场,未来将有三条高速路贯通南城,新机场至市区的轨道交通很快完成规划……一系列的消息出台,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城南大兴区沿交通要道的房价已经一涨再涨,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的风向标,我们有理由相信北京南城即将开启新一轮快速发展。自古道"汽车一响,黄金万两",但凡交通便利的地方就会成为商业云集的繁华之地,  相似文献   

13.
<正>世界许多大城市交通的发展多延续着这样一种发展模式,即"私人轿车的发展与普及—道路拥堵—发展公共交通—发展轨道交通"。东京都市交通的发展模式与此有许多相近之处。不过因其自身条件的限制,东京很早就把轨道交通作为交通主体,建立了一条世界上最为发达的轨道交通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东府〔2013〕155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经市人民政府审定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市城市轨道交通(以下简称"轨道交通")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力度,推动我市轨道交通建设顺利开展,根据国家、省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第二条本暂行办法所称轨道交通,是指东莞市域范围内由东莞市政府主导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  相似文献   

15.
<正>轨道交通是当代都市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但是轨道交通便捷、环保、不受天气影响、不受制于其它交通工具的前提是安全,如果轨道交通发生安全问题,后果将极为严重。仅近年来比利时布鲁塞尔、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发生的地铁恐怖案件,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就不可估量。盘点全球十大地铁恐怖袭击事件,似乎又给迅猛发展轨道交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敲响了警钟。据报道:2015年年末,我国共有26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运  相似文献   

16.
<正>甬城管〔2014〕108号各有关单位:《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已经局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2014年6月27日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监督管理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轨道交通工程质量验收监督管理,规范质量验收行为,确保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验收管理暂行办  相似文献   

17.
刘誓保 《学习与实践》2009,(10):157-162
随着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加快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改善城市综合交通环境,已成为当前的热点和重点课题。本文就目前国内外轨道交通建设的现状及做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对武汉市轨道交通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就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建设和发展武汉的轨道交通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北京实施机动车限行的规定引发很多争议,尤其是其实施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善北京交通状况。但对待限行规定不能简单地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也不能希望一部法规就从根本上解决北京的交通问题。法律从社会中来,其实施也在社会中,要从法社会学的角度来分析北京的交通限行规定,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本原因,同时配套相关经济、社会等综合措施与政策。这不仅能最大限度发挥限行规定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北京的交通问题,而且也能对交通限行规定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正>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角度上,我提出一个相对冷门的观点,怎么说冷门呢?我要谈的是都市的排水系统。记得在2012年夏天的时候,北京下了一场大雨,7月21日,那场大雨号称是北京61年来最大的一场雨,把北京环路上的几十座桥底下的车道都给淹了,全市交通为之瘫痪(以下简  相似文献   

20.
春城"有轨"     
《创造》2010,(6):66-67
一位交通科研学者也说:"没有轨道交通,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短板'。"有了轨道交通、有了地铁,市民才能成为驾驭时间空间的主人,昆明才能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