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匹兹堡地区是美国采用公私伙伴关系治理公共事务的成功典范。1943年,匹兹堡地区在政治家劳伦斯和银行家梅隆主导下成立了阿莱格尼社区发展会议(ACCD),建立起公私伙伴关系的制度平台。通过这种公私伙伴关系治理模式,匹兹堡在20世纪40-60年代解决了环境污染和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成功实现了产业转型,20世纪90年代以来,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就业。匹兹堡的公私伙伴关系治理模式植根于美国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之中,具有制度化与机会主义的双重特点。  相似文献   

2.
发展公私伙伴关系对中国政府管理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私伙伴关系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方式。本文根据合作博弈与交易成本理论建立公私伙伴关系的分析框架,从提高政府讨价还价能力、减少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双方交易成本的角度,分析了发展公私伙伴关系在政府能力、制度建设、政府诚信、监管能力、危机管理和廉政建设方面给政府管理带来的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是市政公用事业公私合作的重要形式,也是市政公用事业供给机制的重大改革。实施特许经营后,企业开始在市政公用事业领域发挥作用,打破了市政公用事业的行政垄断,提升了市政公用事业的运作效率。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与政府职能转变、城市化、公共利益维护等密切相关,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在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领域经验不足,参与主体合作治理意识淡薄,政府制度供给不足,企业未能有效平衡公共利益和企业利润,社会公众参与不足,公共利益在改革中受到侵蚀。回归市政公用事业的公共性,要在公共利益这一价值支点上,推进市政公用事业的公私合作治理。增加市政公用事业制度供给,保障合作主体的利益,促进合作主体的互动,成为推进我国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公安研究》2011,(10):92-93
耿焰在《法学论坛》2011年第3期撰文认为,私有化运动打破了公法私法之间的藩篱,在传统行政法中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法律关系——一公私伙伴关系。基于公私伙伴关系产生的根源、性质和特点,对其规制应采取一种新的思维进路,即打破公私法二元框架的思维模式,从公私伙伴关系产生的程序、契约方面进行规制。其中在公私伙伴关系产生的程序上,应...  相似文献   

5.
简讯     
<正>国务院通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4月21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在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展特许经营。《办法》明确,境内外法人或其他组织均可通过公开竞争,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参与投资、建设和运营基础设施及公用事  相似文献   

6.
东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的拉大是制度安排的结果,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固然需要增加投资,需要推进技术进步,但关键性和长期性的措施在于推进有利于西部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消除区域行政壁垒,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国内市场;促进跨地区企业集团的发展,发挥大型企业集团在促进西部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发展东西联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商品营销网络,加速西部地区的市场化进程;改革税制结构,规范政府收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支出的区域均衡效应;实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资源开发特许经营,加大开放力度,吸引外地企业、居民和外商投资。  相似文献   

7.
<正>一、北京市市政公用事业投融资项目基本情况北京市的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和探索,通过特许经营、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多种方式,引入外资、民营等社会资本参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初步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局面。1999年原国家计委批准了北京市第十水厂通过国际招标公开选择BOT项目投资人并授予特许经营权,拉开北京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序幕。之后,北京市已经启动运作了多个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项目,涉及水务、  相似文献   

8.
<正>省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探索先行先试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加快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海南自贸港建设承担着我国高水平开放试验田的重要任务,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优惠的政策、独有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法治保障等多项优势,是我国加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过程中开展风险、压力测试的最佳试验田,尤其是海南拥有国内最短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目前唯一的跨境服贸负面清单,推动清单“二合一”既能减少和克服两单并行可能导致的内容重叠、政出多门、管理混乱、行政成本高企等问题,同时也能促进我国积极稳妥地对接负面清单管理的国际规则和惯例。  相似文献   

9.
对于行政法学知识体系来说,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在传统上与法国的公务特许和行政公产利用理论相联系,在当代与德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公私协力理论相呼应。厘清公用事业特许经营在行政法上的地位,有助于澄清理论上存在的一些争论,发现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齐洁 《前沿》2014,(19):173-176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发展现状与困境以及此领域中公私合作的制度需求,环保领域公私合作的制度设计应该遵循依法治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和平等合作的三大原则。同时辅之以完善政府制度规范,政府层面支持和社会多重监督三大支柱,以此设计出运行流程。我国环保领域公私合作的制度设计还需借鉴国内外经验与教训,在制度与流程设计上与我国环保领域发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时事资料手册》2005,(4):43-43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于7月4日~5日在云南昆明举行。在此次领导人会议上,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五国领导人及亚洲开发银行行长围绕“加强伙伴关系,实现共同繁荣”的主题,就合作指导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贸易投资环境、加强社会发展、深化伙伴关系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达成广泛共识,发表了《昆明宣言》。  相似文献   

12.
西方发达国家规范官员公私关系的做法和经验主要有:注重行政伦理制度建设,清晰划分公私边界;设立专门的行政伦理管理监督机构,注重预防和惩戒官员的以权谋私行为;有比较完善的行政伦理社会监督机制。这些做法和经验都十分值得我们借鉴,从而更好地加强我国行政伦理建设,规范官员的公私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特许经营办法》),业经国务院2015年4月21日常务会议通过,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六部委于4月25日联合发布,并于2015年6月1日起施行。《特许经营办法》提出,在能源、交通、水利、环保、市政等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开展特许经营,  相似文献   

14.
数字贸易规则不仅是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焦点议题,也是中国推进制度型开放的重要抓手。未来全球数字贸易规则将呈现大国主导、区域割据等特征。当前中国的数字贸易治理仍然面临着贸易壁垒较高、制度建设滞后于实践等问题。中国通过对标《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高标准的数字贸易规则,正主动融入全球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在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应正确处理安全与开放、对接性开放与主动性开放、产业开放与数据开放这三对关系。针对接受难度较大的条款,对外要释放明确的政策预期,对内要夯实促进数字贸易发展的制度性安排;针对接受难度较小的条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在先行先试和复制推广中明确开放的范围与程度,形成和输出数字贸易治理的“中式模板”,从而提升中国在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尹立  王薇 《长江论坛》2006,(2):85-89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有关主权国家为实现区域内外的经济合作、联合或融合而实行的制度安排。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中投资规则的出现是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试图通过对国际上各主要区域经济组织中的投资规范的分析研究,审视区域投资安排在吸引外资,促进各区域内投资自由化方面发挥的积极的作用,以及区域投资规范对多边投资法制的积极影响,以期说明我国积极参与建构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中投资规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于中国而言,在区域合作方面,积极参与和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投资规则的建立,不断积累谈判经验,是明智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石莎莎 《求索》2011,(11):28-29,56
公私伙伴融资项目的推行加快了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但是内资“次国民待遇”和外资“超国民待遇”两种截然不同的运行现状突现了项目运行效率低下的问题,因此,对利益关系结构的研究是公私伙伴融资项目进一步推行的关键问题。目前的理论研究较为分散,且没有产生系统化的理论体系提升项目整体运行效率。本文试图构建公私伙伴融资项目治理机制的研究框架.将包含内外利益相关者的治理机制有效整合。其中,内部治理机制包括以契约关系为载体的项目产权合理配置和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键契约优化设计,外部治理机制包括制度创新来支撑外部利益相关者对内部产权配置的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西方各国公共行政管理改革实践的进展,公私伙伴关系(PPP)作为新公共管理的一个主导性概念,其内涵日趋多样化。维也纳将PPP融入到其现有政治体制之中,在审慎对待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对PPP做出了自己的阐释,并在城市管理的一些领域谨慎地应用PPP,取得了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18.
政府投资从竞争性行业退出,进入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科教文卫体以及政府机构和社会保障领域,这一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其中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历来被认为是一国经济的命脉,应由政府全额投资控制.BOT投资方式的兴起,应引起人们对这种观点的重新思考.一、BOT投资方式BOT是英文“Build-Operat-Transfer”的缩写,意为“建设—经营—移交”.指通过政府授权,把本属政府支配、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委托财团法人进行投资建设并经营获益,在特许经营期届满时移交政府继续运营.  相似文献   

19.
道德与制度共同塑造着社会主体的自由和秩序,在道德建设中加强制度认同,从而确保社会发展的良性运行.只有将道德建设和制度认同统一整合起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把人们的行为纳入一定的社会秩序之中,树立科学合理的制度规则意识,在制度规则中体现优良的传统美德,在道德自律、自觉和自由中升华制度的正义规则.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政报》2007,(3):10-12
商业特许经营是指拥有注册商标、企业标志、专利、专有技术等经营资源的企业,以合同形式将其拥有的经营资源许可其他经营者使用,被特许人按照合同约定在统一的经营模式下开展经营,并向特许人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的经营活动。为规范商业特许活动,促进商业特许经营健康、有序发展,维护市场秩序,国务院公布了《商业特许经营管理条例》。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