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不仅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产品的发展。我国对产品缺陷的定义及其认定标准界定的不够科学,对此应借鉴国外经验,本文主要结合相关案例,论证不合理的危险是产品缺陷定义的关键因素,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应采用哪种。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有关产品设计缺陷的案件逐渐增多,并成为判断产品责任的疑难问题。针对产品设计缺陷案件,应当适用过失责任原则,以改变产品责任一律适用严格责任归责原则的局面。我国现行法规定的不合理危险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不足以适应产品设计缺陷案件的要求、司法实践中的认定欠缺说服力,可以借鉴“风险—效用”标准予以完善。在运用“风险—效用”规则时,受害人原则上应该提供缺陷产品的“替代性设计”,并由法院对该替代设计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予以权衡,以此作为认定产品设计是否具有“不合理危险”的具体标准。  相似文献   

3.
李川 《法学评论》2012,(4):113-120
危险犯之扩张不可避免但需以谦抑原则加以节制。而危险"显见可能性"理论应因刑法谦抑原则,为危险行为入罪提供相对清晰的立法上和司法上的客观判断标准。危险驾驶罪立法上的入罪范围即哪些危险驾驶行为应该入罪问题与司法认定标准问题即绝对酒精含量的认定与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认定都由于危险之客观标准的模糊而产生认定困境。通过引入危险的"显见可能性"标准,可在立法上检视出危险驾驶罪已入罪行为虽然具有合理性但范围过窄;在司法上发现绝对酒精含量标准偏离危险的"显见可能性"标准应予修正,并且追逐竞驶之"情节恶劣"性质上应与危险的"显见可能性"标准相契合。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建立严格的产品责任制度对规范生产者、销售者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至关重要的。我国产品责任法起步较晚,相对于迅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有诸多的不足,因此借鉴他国的先进立法经验显得尤为重要。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制定产品责任法的国家。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对比两国法律制度的不同,对中美两国的产品缺陷及其判断标准进行了分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借鉴美国产品责任立法的科学,合理之处,可以完善我国产品责任制度的理论基础,弥补实践中立法、执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论产品瑕疵     
产品瑕疵,又叫产品缺陷,也就是产品质量不合格。这是产品责任成立与否的一个前提,但究竟何为瑕疵,各国法律有不同标准,我国法律亦无详细规定,本文试作一探讨。对于产品瑕疵,较流行的说法就是指该产品具有不合理的危险。但怎样的危险才是不合理危险,这就需要立法予以明确氏《美国侵权行为法重述》第402节八项注释G给瑕疵下的定义是:“瑕疵状态就是最后的消费者根本不期望的状态、这种状态对他会构成不合理危险。”同时注释I给“不合理危险”下的定义是:“不合理危险是指普通消费者认为凭其对商品特征的一般知识了解不到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略论产品责任的指示缺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了产品责任中的指示缺陷,阐述了指示缺陷的含义与产生原因,进而概括了指示缺陷的特征及其与其他缺陷的区别,指出了认定指示缺陷的标准。笔者认为,指示缺陷作为产品缺陷的一种,必须引起生产者和经营者的高度重视,在产品使用上或危险防止上依法采取必要的、适当的说明或警告,避免产品存在不合理的危险,从而保护消费者和用户的人身或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当前世界各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产品责任的主要认定标准和中国相关立法入手,借鉴民事诉讼证明中的盖然性规则,建立起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的产品缺陷认定标准体系,以弥补我国立法实践上的不足,保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关于构建我国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容缨 《政法学刊》2004,21(5):55-58
缺陷产品的召回制度作为政府管理产品质量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发达国家已非常完善,而我国在此方面的立法很不完善。这种立法差异直接导致了我国政府在缺陷产品监管上的无力,企业轻视召回缺陷产品和消费者正当权益受损害。为此,应借鉴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完善我国的产品召回制度。  相似文献   

9.
权利配置与利益均衡——浅议合格产品与产品缺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产品质量法》 ( 2 0 0 0年修订 )第 46条规定 :“本法所称缺陷 ,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 ;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是指不符合该标准”。那么 ,如果产品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我们可以称之为“合格产品”或“达标产品”) ,却仍然存在不合理的危险并造成了他人人身、财产的损害 ,能否以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为由而判定产品存在缺陷从而要求生产者承担产品责任 ?有两种看法 :其一 ,当产品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仍造成消费者或他人人…  相似文献   

10.
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建立在我国存在立法位阶低,涵盖面狭窄,现有法律的规定难以为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的建立提供支撑等问题。本文指出我国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应选择单行立法模式,主管机构的确立应体现专业性的要求,召回标准应注重操作性,应积极借鉴英美法中的惩罚性赔偿,真正对缺陷产品的制造商起到威慑作用。  相似文献   

11.
产品缺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品缺陷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副教授石慧荣我国《产品质量法》第34条规定,产品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笔者认为,这一规定在操作上至少还应该明确三个问...  相似文献   

12.
产品缺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品缺陷研究石慧荣我国《产品质量法》第34条规定,产品所称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笔者认为,这一规定在操作上至少还应该明确三个问题:一是产...  相似文献   

13.
产品责任与产品缺陷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品责任是因产品存在内在缺陷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引起的赔偿责任,它不是合同责任也不等同于产品质量责任,属于侵权责任。在对产品责任归责时应实行严格责任,产品责任之诉中的产品缺陷概念包括产品具有不合理危险和不符合生产标准。建议加强产品责任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可操作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抽象危险犯适应现代社会风险管控的要求,成为刑罚权扩张的手段,但这可能带来过度干涉个人自由的后果。对此,刑法理论提出从实质立场对抽象危险犯的可罚性进行判断的理论,主张以现实的危险状态存在与否作为抽象危险的认定标准。传统的实质判断论对立法依据上的危险与司法依据上的危险做对立的考察,难以满足抽象危险实质判断的要求。二元的实质判断论主张应当在立法与司法的立场下理解抽象危险犯,首先对抽象危险做立法依据的分类,然后分别判断不同类型的抽象危险在司法认定上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5.
产品缺陷是产品责任和产品召回的核心问题,是企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和实施产品召回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第46条规定,产品缺陷包括产品存在不合理危险以及产品违反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手机内嵌黄色网站链接使手机存在不合理的危险,构成手机缺陷,故手机生产者和销售者应当按照《产品质量法》和《侵权责任法》承担产品质量责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手机消费的不断增长以及产品缺陷问题的严峻化,为平衡各方的利益,召回制度的出台很有必要。缺陷手机产品召回制是一项企业与消费者"双赢"的举措,而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至关重要。纵观手机问题现状,相关立法、召回制度与三包制度比较,我国建立手机召回制度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针对目前建立手机召回的困难,我国需要借鉴外国成熟的召回制度,围绕立法、监督、检测标准、具体程序及法律责任等问题,采取更佳的召回措施,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维护市场良好秩序在适当的限度内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7.
《产品质量法》加强了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障,而产品缺陷责任在本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直接影响着对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保护,但是立法有关产品缺陷的标准却有着相互矛盾的规定,不利于产品缺陷责任制度的适用,所以梳理有关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对于完善产品缺陷责任体系,充分发挥《产品质量法》的功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刑法》增加了危险驾驶罪,明确了刑法对于危险驾驶行为的保护范围,确立刑法同其它部门法之间关系,对于理解危险驾驶罪有重要的意义。刑法与前提法对行为的规制,应有效地衔接起来,因此,危险驾驶行为应当是具体危险行为,而不是抽象危险行为,基于此,行为人的行为是否产生"具体危险状态"应是判断行为人醉酒驾驶在客观方面的标准,本文通过对危险驾驶罪"危险"的探讨,引发危险驾驶罪客观要件的研究,并剖析目前危险驾驶罪在实务中操作的不合理之处。  相似文献   

19.
在劳动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中,主体性判断和内容性判断(从属性判断)为两个基本的判断标准。我国劳动立法虽采取了主体性判定标准,但由于未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这两个关键语词进行立法释义,主体性判断标准操作性较差甚至名存实亡,理论与实践上不得不过度依赖内容性判定标准,即进行单一的从属性判断,这往往导致劳动关系在范围上判定得过宽或过窄。反思传统劳动关系判定标准之得失,探索确立契合当代劳动关系发展形态和趋势的综合性判定标准,是大势所趋,也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国内法学理论界就产品责任法中的制造缺陷似乎达成一个共识,认为制造缺陷的判断比较容易。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目前国内对于制造缺陷的研究有失系统和深入。而在拥有世界上最先进产品责任制度的美国,有关制造缺陷的认定标准以及证明方法随着产品责任法的发展经历了很大的变迁。最初判断制造缺陷的“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