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康》2021,(14)
正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深入推进,经济稳健发展、毗邻港澳的中山成为像梁汉杰这样的港澳青年创业的热门之选。而中山的扶持政策及服务配套更为港澳青年扎根中山、逐梦未来提供了优质的条件。近几年,大湾区发展步伐加快,中山也成为港澳青年创业、就业的大热之选。祖籍中山的香港青年梁汉杰也放弃了国外、香港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依托于2015年"青少年价值观调查"的问卷数据,从社会经济发展观和环境保护观两个层面分析穗港澳青年发展观的基本特征,并对穗港澳三地青年发展观进行了差异性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穗港澳青年在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环境下形成了既具共性又有特性的发展观,三地青年中七成持有相同的环境保护观,认为环境保护应该优先,不能因为追求经济增速牺牲环境。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侧重点和关注度方面穗港澳三地青年发展观差异明显,广州青年发展观同质性较强,看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但社会参与、政治参与意识不足;香港青年发展观较为复杂,看重言论自由和决策参与,但对国家认同和关注不足;澳门青年发展观多元化特征最为突出,既看重经济发展也对其他社会政策和政治权利表示关心。  相似文献   

3.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平台,为港澳青年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过程中,港澳青年既面临着不少机遇,但是也会面对一些挑战。本文在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及港澳青年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区域发展的主要思路,包括:加强青年发展政策协同与引导,打造国际化、法制化的营商环境;推动青年参与区域协同创新,完善港澳人才政策;在发挥港澳青年所长中挖掘发展机遇;发挥企业和行业团体作用,推动港澳青年组织化融入湾区发展以及鼓励港澳青年积极作为,在分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红利中担当使命。  相似文献   

4.
围绕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一系列跨境惠民政策措施,支持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研究以香港青年跨境购房为切入点,分析影响香港青年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安居的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和福利措施提高了香港青年进入大湾区内地城市的意愿,但由于行政管理系统在基层缺乏衔接机制和配套公共服务,香港青年难以融入内地生活;亲朋、同乡、校友等社会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式制度的缺失,为香港青年在大湾区的跨境生活提供支持与援助;拥有良好经济条件和内地社会关系的香港青年更容易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安居。研究认为目前跨境惠民政策主要在“进入”环节着力,而对“适应”环节关注不足,形成了“经济机会驱动、社会网络支援”的迁移模式,对社会阶层较低的香港青年群体产生“挤出”效应。为了吸纳更广泛的香港青年,研究建议,应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方面完善政策支持系统,弥补政策短板。  相似文献   

5.
1997年7月1日,香港将回归祖国。它标志着中国人民彻底洗刷上世纪中叶以来一百多年的一段民族耻辱,标志着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是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重大事件。为了了解这一事件对内地和港澳大学生思想的影响,我们在内地和港澳部分大学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进行了座谈。我们发现:香港回归,增强了青年学生的民族意识,激发了青年学生的爱国情感。 一、关心祖国统一,关心香港发展 历史进入九七年,青年学生谈论着香港,关心着香港,“香港回归”是青年学生共同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暨南大学是一所贯彻“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办学方针的外向型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相对稳定的教育、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特征和风格,成为一所海内外认同的“华侨最高学府”,1996年,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211工程”的部门预审和立项论证。要把学校建设成为21世纪国内一流的大学,迫切需要我们对原有的教育管理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香港的回归,澳门的即将回归,港澳学生身份的确认,“一国两制”的实施,为我们今后的教育管理工作从内容到方法都提出了新的课题,基于这样一种现实,加强对港澳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7.
《小康》2021,(14)
正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逐步落地,越来越多的港澳青年选择来内地创业、就业,市场广阔、开放包容的广州成为他们的逐梦之地。港澳青年在创业的同时,也为粤港澳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为两地融合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香港的市场太小,局限了我们的发展。"在香港的科技公司赚取了第一桶金后,香港青年萧振麟经过一番考虑,并没有选择在香港创业,而是将目光瞄准了内地市场。  相似文献   

8.
2005年以来,香港地区青少年中出现的“隐蔽青年”现象,引起了大众和传媒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香港的“隐蔽青年”现象出现的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期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9.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是民族复兴的先锋力量,肩负着推动国家“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的使命。本研究基于社会认知、社会感受和内地融合三大维度,尝试建构针对香港青年“感受—认知—行为”的研究模型,为解决香港青年激进行动问题,引导香港青年价值观提供有益参考。研究发现,内地及主观社会阶层为中上阶层的香港青年社会心态更正面,也更愿意融入内地,正面的社会感受有助于促进香港青年的社会态度和融入内地的行为,对中上阶层的负面感受进行有效引导也可促成其改变态度而融入内地。最后,对国家政策的正面认知能提升香港青年融入内地的可能性。香港青年会结合自身生活体验及对国家政策的效果进行综合考量,进而做出是否融入或者深度融入内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国家高度重视港澳发展,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度影响到国家对港澳政策的实施与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本文通过对港澳青年的调查,探讨不同国家认同度的港澳青年的思想与行为特征,发现:不同国家认同度的港澳青年在政治参与兴趣、参与内地交流状况、社会参与状况、媒介使用选择和心理融合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最后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交流机制、社会参与、媒介传播和心理融合等多个路径维度进行探索,构建出一套综合性、可持续的增强港澳青年国家认同的科学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11.
陈铀  吴伟东 《青年探索》2021,(2):89-101
粤港澳大湾区的港澳青年跨境就业创业政策,是推动大湾区内青年交流融合的重要制度建构,对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增强港澳青年的国家认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战略布局,系统梳理了广州、深圳和珠海三地支持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从奖励型政策、发展型政策和保障型政策三大方面进行政策文本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广州、深圳、珠海三地支持港澳青年跨境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在政策目标、政策内容和政策工具上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在政策适用对象范围的界定上,不同城市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受限于传统的政策框架,仍存在文化关怀和文化支持缺失等问题。针对大湾区内地城市支持港澳青年跨境就业创业政策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应从健全协调机制、增强文化关怀、促进多主体参与以及扩大宣传等方面健全完善支持港澳青年跨境就业创业政策。  相似文献   

12.
港澳青年既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也是引领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生力军。为促进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本文以"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为例,分析其如何在财政扶持、基础设施、生活保障、创业指导等方面为推动港澳青年创业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机制保障,为制定及实施港澳青年创业扶持政策提供样本经验。为进一步解决港澳青年创业遇到的体制机制性问题,提出如下优化路径: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保证港澳青年创业机制保障的连续性与适切性、重视政府引导与市场的基础性作用相结合、建立扶持港澳青年创业的协调机制与机构、加强港澳青年创业政策宣讲和传播机制建设、落实解决港澳青年享有创业待遇问题。  相似文献   

13.
穗港澳地区青年人群的价值观存在着趋同和分离并行的基本态势。在国家认同和政策遵从上,穗港澳青年的分离趋势明显,港澳青年去单一中国身份认同现象突出,面临不合理的政策文本倾向于抗争;在公共参与、社会信任方面,穗港澳青年存在一致性和差异性并重的特征,都重视与身边人讨论政策,都热衷于运动、文化艺术和慈善公益,普遍信任亲人和熟人;在职业观、生活满意度和社区安全感、人生追求上,穗港澳青年的趋同态势明显,具有鲜明的个人主义职业观,不愿意参与激烈的竞争,也缺乏回报社会的宏大理想;生活满意度和社区安全感较高;认可通过后天努力造就人生成功,认为学历对人生成功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青年政策是政党和政府部门针对青年的具体情况所制定的行动准则与措施,是从青年一般情况出发对于未来行动的选择和规定。1988年2月,香港中央青年事务委员会推出了《青年政策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就香港是否需要制定青年政策作出建议。从《报告书》中,可以对香港青年政策问题的研讨情况有初步的了解。由于青年政策研究在我国的青年研究中还比较薄弱,了解香港制定青年政策方面的情况,对这方面研究的拓展是有益的。本此目的,本文从制定青年政策的必要性和青年政策的内容两个方面向大家作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1,(14)
正凭着一份冒险精神,他们敢于跳出曾经的舒适圈,来到一个不熟悉的城市。近年来,不少港澳青年逐渐融入大湾区的战略布局,扩大自身的选择机会及人生舞台。在采访中,我了解了一些在大湾区创业的港澳青年的精彩故事,也走访了不少港澳青年创业孵化基地。深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运营总监陈升是首批来深圳前海创业的香港青年,如今更多时间在为香港青年来深创业"牵线搭桥";  相似文献   

16.
随着香港回归祖国日期的逼近,香港已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谈论的最多的话题之一。作者在对部分广东青年中进行的访谈调查中发现,广东青年对香港回归,“一国两制”的实施表现出充分的信心;对香港基本情况的认识上,其认识程度居中间水平;对香港青年的思想和行为特征评价上,表现出与对内地青年评价的一致性和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香港青年药物滥用与社会政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方巍 《青年探索》2006,29(1):16-21
药物滥用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早在上一世纪五十年代末,香港便将药物滥用视为“一项最严重的社会和经济问题”,并在1959年和1974年发表毒品问题白皮书决心根除药物滥用问题。[1]尽管成绩不小,但药物滥用问题、尤其是青年药物滥用问题却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根治。近年来,中国内地青年药物滥用问题呈增长趋势。本文将在回顾香港青年药物滥用现象及其政策的基础上,探讨其原因及应有的社会政策取向,以期对我们制止青年药物滥用及其政策制定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最近,广州青年研究会与香港社会工作者总工会在广州举行了一次“穗港青少年工作研讨会”.港方前来参加交流的人员中,绝大部分是青年社会工作者,他们除了介绍香港青少年工作之外,还介绍了香港青年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21,(14)
正东莞滨海湾新区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圈的几何中心,毗邻港澳,紧连穗深,该地多措并举吸引港澳青年来莞就业创业,为港澳青年提供更多的机会。做财险业务的香港青年王本玮便是其中一员。作为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东莞既获得了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机遇,也面临着区位优势弱化、市场环境波动的现实挑战。滨海湾新区是东莞市破除发展制约,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载体。  相似文献   

20.
“全国台联2004年台胞青年夏令营”7月在北京举办,共有1200多名台胞青年参加了此次夏令营,其中来自台湾岛内的大学生558人,在祖国大陆高校求学的台湾学生343人,来自港澳、海外的台湾学生50多人,生活在大陆各地的台湾籍大学生202人。 全国台联会长杨国庆在开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