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女性家庭角色和谐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家庭关系的和谐是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基础。在社会转型时期,应着力构建角色期望吻合条件下的和谐女性家庭关系;以及社会高度分化条件下满足资源互补和情感需求的和谐女性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2.
国外的研究发现家庭余暇活动是促进家庭关系的重要元素,但在华人社会却甚少这方面的研究,且以往的研究角度均以成人为主。为此,我们尝试从儿童及青少年的角度,去探讨在香港这个华人社会中,家庭余暇活动与家庭凝聚力的关系。研究发现家庭余暇活动及活动时良好的沟通都有助于提升家庭凝聚力,而参与活动时家庭沟通的质素亦有助加强家庭余暇活动对家庭凝聚力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家庭是社会组织中最细小但最坚固的细胞,是人们以夫妻关系为纽带,以血缘关系为联系的共同生活形式。马克思说:"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家和万事兴,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然而,尽管人们常常将家庭与炽热的爱情、纯洁的亲情和不变的承诺关联在一起,但家庭从来不仅仅是一个感情的港湾和人生的避风塘,而不可避免沾染上社会的烙印。家庭暴力就是家庭关系中最阴暗的一面,这甚至可以上溯到古代  相似文献   

4.
作者认为,要建设和谐家庭,首先要从理性上认识家庭与社会的关系,要明确家庭和谐的根本在于家庭关系和谐.本文针对建设和谐家庭所面对的新问题、新挑战,着重阐释如何在个人行为和社会行为的统一中建设和谐家庭.  相似文献   

5.
家庭人伦应“以爱为其规定”上海师范大学周中之家庭伦理关系是整个社会伦理关系的缩影,又是它的基础。在中国,血缘宗法观念有着特别深厚的基础,这使家庭伦理关系比西方有着更不寻常的意义。“家国同构”.中国古代社会就是通过家庭伦理关系的稳定来实现其政治的稳定。...  相似文献   

6.
保证种族绵续是家庭最为基础的功能,然而在社会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城市青年不孕症家庭问题突出。本研究从家庭关系角度入手,探究城市青年不孕症家庭问题及其背后的文化机制。研究发现,青年不孕症家庭夫妻关系呈现三种类型:风雨同舟型、怨声载道型、顺其自然型;代际关系呈现三种类型:和睦相处型、长辈公开羞辱小辈型、小辈拿长辈撒气型。文章讨论了当代话语下家庭关系变与不变的层面,家庭关系中代际关系、生育观念、家庭观念以及女性地位发生改变,而传宗接代观念、家庭主轴以及社会网络关系重要性不曾改变。这变与不变的背后蕴含着政策层面、医疗技术水平、城市化水平、传统观念与当代观念的制衡以及个体化思想的出现等一些重要的社会与文化机制。  相似文献   

7.
陈雯 《长白学刊》2009,(2):115-119
在现代风险社会中,理性并非是维持家庭稳定的全部因素,感性因素也在发挥着积极的功能。作为现代化基本特征的理性过度渗透于家庭日常生活,初级群体的亲密情感逐渐出现了内卷化、悬置以及最终脱域现象。而这种去感情化社会事实生成所引起的家庭关系的排斥与家庭关系的解构,是现代家庭进入一种不确定性风险状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提出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强调了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这里,我就家庭美德建设提出几点看法。一、家庭美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之一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家庭的质量关系着社会的质量,家庭的文明关系着社会的文明,家庭的稳定和睦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的精神面貌乃至家庭伦理道德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家庭在结构、功能、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显示出新的特点,婚姻自主、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夫妻…  相似文献   

9.
学术前沿     
正构建完善养老服务体系需处理好五种关系一是需要处理好家庭、社区和养老机构的关系。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机制。居家养老是基于中国家庭养老传统文化的养老选择,社区养老是实现离家近、看得见乡愁的养老选择,而机构养老能提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并满足部分老年人在养老机构内养老的需求。二是需要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关系。厘清各个主体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角色地位,探索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发挥作用的有效模式。政府承担着构  相似文献   

10.
家庭是由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者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作为社会关系特定形式的家庭关系 ,既包含社会存在因素 (家庭经济生活 ) ,也包含社会意识因素 (家庭成员的相应的心理伦理方面的关系 )。其中家庭伦理关系表现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 ,并体现出浓厚的人情味。家庭道德环境对家庭关系发挥着积极的能动作用 ,关系家庭成员的切身利益 ,尤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道德环境主要是指家庭婚姻道德、夫妻道德、男女、父母、子女平等关系 ,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抚养教育子女是每一个父母必须承担的法律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家庭关系比拟社会关系,以家庭伦理推衍社会伦理。在"家国一体"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荷负着一定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党今天强调家风的重要价值,正是因为家庭与个人、社会、国家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以家庭和社区为切入点 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作出新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构建和谐社会总体部署中,妇联承担着推进和谐家庭与和谐社区建设的重要职责,因此,必须认真研究、准确把握新时期家庭与社区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提高群众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一、家庭与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妇联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工作领域做好家庭和社区的工作,是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家庭和社区包含和浓缩了社会的基本信息,社会生活需求、社会利益关系、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运行规律,在家庭及社区都有相应的反映。抓好和谐家庭与和谐社区的建设,也就大大推进了社会的和谐。在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3.
第一个认识: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或者说基础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由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决定的。如果我们把社会比作一个肌体,那么家庭就是细胞,细胞如何,对于肌体是否健康至关重要。如果我们把社会比作一座大厦,家庭就是基石,基石如何,对于大厦的稳固至关重要。家庭和谐和社会和谐的关系可以从五个方面加以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和收养关系的人们长期居住的共同群体。家庭一直是中国社会维系个人生存和发展、商品消费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织,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家庭的经济功能、抚育功能和养老功能成为社会经济平稳和快速增长的基础。调查和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构成社会的基石。家庭和谐直接关系妇女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直接关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近年来,贵州省妇联在全国妇联的指导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三保”大局,立足本省实际,将和谐家庭建设作为保稳定、促和谐的重要抓手,发挥优势,彰显特色,推动和谐家庭建设蓬勃开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贵州的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董颖 《青年论坛》2011,(2):20-23
良好的心理预期和社会预期是青少年顺利实现社会化的动力和源泉。在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的冲突,代际关系的冲突,家庭伦理与家庭结构的变迁,社会控制难度的加大,使社会预期的不确定性进一步突显,青少年社会化过程面临新的困境。  相似文献   

17.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21,34(4):103-110
中国历来重视"家"与"国"之间的关系,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基础,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目的。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文化土壤、协调基层社会家事纠纷解决、推动基层社会自治、德治、法治的建设与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目前由于各种原因,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功能未得到充分实现。为此,要大力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积极发挥家庭在社会纠纷解决中的助力作用,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与自治、德治、法治相融合,开辟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正家庭建设既是家事,也是国事,关系着个人健康成长、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繁荣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将家庭建设提升到国家治理的新高度,对当前家庭建设提出了新思路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持续变化,家庭的结构、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家庭为本位、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模式,一个家庭、家族要想自立于社会并获得发展,既要处理好家庭内部的关系,又要处理好与外人和社会的关系,因而以“教家立范”、“提撕了孙”为宗旨的传统家训教化,在强调睦亲齐家的同时,十分重视对子孙进行立身、处世之道的教育灌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然要求家庭的和谐。所谓和谐家庭,应是以家庭成员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相互和谐的新型文明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基础。它包括夫妻关系的和谐、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和谐、邻里之间的和谐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