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在法律规定层面对管制和缓刑一概而论,管制和缓刑需遵守的监督管理规定基本相同,对管制的社区矫正和缓刑的社区矫正之执行内容、方式等未予任何区别,实践层面对管制犯和缓刑犯的社区矫正执行也完全相同.管制刑没有执行保障措施,而缓刑犯若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不遵守相关规定的,有严重的后果出现——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由此导致人民法院适用管制刑的积极性低,最终导致管制和缓刑适用错位.因此,应明确管制与缓刑的不同,对管制和缓刑的社区矫正内容进行区别.因管制犯具有较小的人身危险性,而缓刑犯没有人身危险性,故管制的社区矫正应侧重监管、教育,而缓刑的社区矫正则应侧重帮扶.  相似文献   

2.
从内容来看,职业禁止对于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和违反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人进行从业限制;缓刑和适用于管制的禁止令包括"禁止从事特定活动",亦有禁止从事特定职业的内容。从性质来看,在国外立法例中职业禁止包含在禁止令之中,其性质有的是附加刑,有的是保安处分;我国的职业禁止与禁止令则是两种制度,其性质类似保安处分但又有区别。从适用来看,职业禁止不适用于缓刑,其与缓刑中的禁止令没有竞合关系;职业禁止适用于管制的刑罚执行完毕之后,而管制中的禁止令适用于管制刑执行期间;职业禁止也可以适用于管制的刑罚执行期间,与管制中的禁止令产生竞合,有助于扩充管制刑的内容,扩大管制刑的适用。  相似文献   

3.
管制作为我国唯一一个社会内处遇的主刑,尽管其自身存在着很多缺陷,诸如适用范围过窄、执行主体和监督机制存在漏洞以及后续补救措施有限、惩罚力度不够等问题,但是在当今行刑社会化和刑罚轻缓化浪潮的推动下,它显示出了比以往更强的生命力。我们应从拓宽管制刑的适用范围、加强管制刑的监管力度、具体落实管制期间的义务以及改进管制刑的制裁和惩罚机制等几个方面来完善管制刑。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罚金刑易科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罚金刑可避免短期自由刑的弊端,使刑罚的轻缓化得以推进,但司法实践中罚金刑判决难以执行,强制缴纳、随时缴纳存在弊端.基于金钱的可转移性和非专属性,罚金刑执行难乃世界性的难题.借鉴各国的罚金刑易科自由刑、劳役、训诫或民事管制的制度,我国建立罚金刑易科制度,宜对恶意逃避缴纳罚金者易科自由刑,对确实无能力缴纳罚金者易科管制.  相似文献   

5.
管制是我国特有的刑罚方法,在世界刑罚改革日益社会化、轻缓化、人道化的今天,管制废除论必将失去市场,绝对的存废都有失偏颇。当然,管制的弊端也是不容回避的。《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引入社区矫正制度,自此管制刑的生命再次复苏。在社会化、轻缓化的世界刑罚改革潮流下,我们应当加强社区矫正立法,完善社区矫正作为管制刑执行方法的规定,对管制刑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钟其 《公安学刊》2006,(4):60-63
管制刑是我国刑罚体系中最具“中国特色”的刑种,其存废论争可谓见仁见智。就管制刑的历史由来和理论价值而言,保留该刑种深具意义。当然,按照社会法治发展的现实环境和管制刑的制度设计分析,该刑种必须予以反思和改造,以弥补该刑种的缺陷使之适应社会法治发展之现实。  相似文献   

7.
目前,管制刑的适用、监督及司法解释较少,执行中的措施尚不完善,难以达到改造教育罪犯的目的。为统一地正确地适用法律,强化法律监督职能,有必要对管制刑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管制是我国刑法的五种主刑之一,是由人民法院根据被告人犯罪的情节、认罪态度和悔改表现作出的一种刑罚。这种刑罚,对罪犯不予关押,而是交公安机关执行和人民群众监督改造。管制刑是我国的独创。在刑法颁布前几十年中,对惩治犯罪、弥补有期徒刑的不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自1980年以来,由于基层群众组织大大削弱,群众监督改造机构不健全,现行刑法中规定的"管制由公安机关执行和人民群众监督"已失去了实际意义,管制实际上已是判而不管。  相似文献   

8.
管制刑从民主革命根据地时期创立以来,其性质经历了从只适用于属于敌我矛盾性质的犯罪分子到适用于罪行轻微的犯罪分子的转变,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目前我国管制刑执行中问题凸现。本文从刑事执行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剖析造成管制刑执行中困惑的原因,并提出对其完善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对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的划定应当与社区矫正的性质以及我国现行的刑罚制度相一致。社区矫正是一种社会化的刑罚执行活动。根据是否具备社会化行刑条件这一标准,假释制度、缓刑制度与管制刑制度完全具备社会化行刑的条件;暂予监外执行制度部分具备社会化行刑的条件;而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监外服刑人不具有社会化行刑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管制是我国刑罚体系中惟一的限制自由刑,也是具有行刑社会化性质的刑种.然而,这一刑种由于其自身存在的弊端,在改造罪犯中很难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在行刑社会化这一世界性发展趋势下,进一步完善管制刑,提高其适用率,并充分发挥其在改造罪犯中的作用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分析了数罪并罚原则和异种主刑并罚的各种主张和学说的基础上,根据异种刑罚的不同作用,以及配刑和行刑的刑法原理,吸收以往学说的合理内核,摈弃不够合理的成分,认为应采用一种新的混合原则,即限制加重性并科,该原则能较好地把量刑的公正性要求和行刑的人道主义要求结合起来,在功利和报应中寻求平衡,最后论述了该原则对于罪犯的再社会化、重新回归社会乃至构建和谐社会的积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首要标准”在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的基础上,突出强调了监狱工作在服务和谐社会中的职责及任务.对新时期监狱工作意义深远。面对刑罚向“自由刑”和“财产刑”为中心发展的新趋势,我国刑罚体系需要不断深化改革,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罚金刑罪犯是刑法对罪犯并处财产刑处罚而衍生的一个罪犯群体,对于罚金之执行,有着迫于需求的妥协心理、不顾家景的依赖心理、唯我为重的利己心理和逆反社会的抵触等心理,存在着缺乏对罚金深刻的思想认知、缺乏交纳罚金的主动行为、具有明显的功利化改造倾向等问题。因此,监狱应采取拓展对罚金刑罪犯的法制教育、推行恢复性司法制度的实践、深化罪犯改造制度的分类行刑、建立与完善罪犯罚金刑执行的制度建设以及刑法立法的完善之对策,以提高对罚金刑罪犯的改造质量。  相似文献   

14.
在刑罚轻缓化的浪潮中,对我国刑罚体系的反思是刑罚改革的必然要求。刑罚体系的反思,必须正确认识刑罚的本质,树立正确的刑罚理念。目前,我国刑罚体系存在着死刑过重、生刑过轻、非监禁刑适用较少、刑罚结构不合理、各刑种衔接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因此,对现行刑罚体系的重构应当从限制死刑、提高生刑、扩大罚金刑的适用和完善资格刑等方面入手。理念的更新和制度的完善,将促进我国刑罚轻缓化进程,进而推动我国法治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对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较小的犯罪未成年人适用非监禁刑是挽救并帮助失足未成年人的最好途径,它不仅可以矫正他们的心理和行为,也可以预防他们再次犯罪。但由于对非监禁刑价值认识不足、制度存在缺陷、司法环境困扰和部门衔接不畅等原因,我国对犯罪未成年人适用非监禁刑还存在适用比例、适用刑种、适用区域、适用属地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与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相悖,增加了社会风险;与平等适用法律原则相悖,影响了社会稳定;与罪刑相适应原则相悖,侵蚀了司法正义;与预防犯罪的刑罚目的相悖,减损了刑罚功能。减少、纠正这些偏差,应树立少年司法理念、完善少年司法立法、建立部门衔接机制、探索多种矫正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核准权,死刑案件二审开庭审理,这些严格控制死刑的举措都是在死刑领域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中“宽”的要求,“宽”与现在倡导的“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吻合的。死刑在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存在,这是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中“严”的要求,我国的国情要求死刑的存在,死刑的成本并不高昂,自由刑的成本超过死刑。  相似文献   

17.
西夏刑罚是西夏法律制度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借鉴继承已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认为西夏刑罚可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形成了富有西夏特色的五刑制,附加刑的主要形式为财产刑和身体刑。  相似文献   

18.
罚金刑在我国刑法中被广泛适用,但在司法实践中,大量的罚金刑得不到有效执行,严重地影响了司法权威。新修改的人民检察院《刑诉规则》将罚金刑执行的监督职责赋予给了监所检察部门,监所检察部门一定要适应形势,找准其中存在问题的原因,积极获取监督信息,找准监督内容,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同时,监所检察部门也要完善自身机构,把监督触角前伸,规范法院对罚金刑的判处,在减刑假释中加强对罪犯财产状况的调查,保证对罚金刑执行监督的不缺位。  相似文献   

19.
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我国不断调整刑罚结构,促使其科学化、文明化并与国际社会接轨。一个更体现刑罚人道性的社区矫正制度终于在地方试点了9年之后通过《刑法修正案(八)》予以最终确定。法定化了的社区矫正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为司法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同时也是我国刑罚轻缓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一步。然而,司法实践中社区矫正工作仍然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刑罚轻缓化的落实也需要在健全的社区矫正制度中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0.
刑罚本质问题是刑法理论的最基本的问题之一。方孔先生认为刑罚的本质是动物性,这种理解无疑是肤浅的,对刑罚理论的发展也是极为有害的。只有从历史发展进程和人类理性视角出发,分析报应刑论和目的性论的分歧和利弊,才能真正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即刑罚的本质是并合主义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