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是新企业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有关人性的假设是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理论的认识基础。"以人为本"是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本质要求。在企业文化发展历程中,国际社会责任运动对企业文化的内容建设、功能发挥和创新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坚持责任-盈利一致性理念、树立"以人为本"意识和重建企业评价体系是建设以社会责任为基点的企业文化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如何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思考,探讨我国国有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国有企业如何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实现路径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丹 《理论月刊》2010,(5):160-163
国有企业社会责任与一般企业社会责任有着根本区别,是目前推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关键问题。国有企业由于其本身"公益性"与"营利性"并存的性质,决定了其社会责任的内涵具有特殊性。应该通过产权制度明晰化、社会责任内涵法制化、评价体系科学化、监督主体独立化和多元化等多种渠道来确保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有效实现。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政府规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意愿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极其普遍,这主要是因为在没有良好的制度规制的前提下,国有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会出现偏差。本文认为,政府应构建一个制度平台,对国有企业的行为进行相应的规制,以促进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承担和落实。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了从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到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前期,作为企业改革的配套措施,建立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初衷是政府接受国有企业甩下的社会包袱;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背景下,社会医疗保险被赋予崭新的含义,从服务于企业改革转变为以人为本。在"三改联动"中,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最为关键。建立医疗市场声誉机制从而规范医生的行为是解决医疗保险领域与药品流通领域诸多问题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实施政府部门与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激发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的谈判功能与信息功能,控制医疗费用和医疗保险费用的攀升,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从国有企业的性质看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春敏  刘文纪 《前沿》2007,(12):80-84
企业的性质决定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内容,私有企业的性质与国有企业的性质不同,决定两者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内容也不同。对国有企业的性质的分析,最终应落实到国有企业的所有权层次上分析。国有企业的矛盾,是多层次的,但其主要矛盾,还在所有权主体与占有权行使机构的矛盾,其他各层次矛盾,都是由这个主要矛盾决定并制约的。国有企业的主要矛盾的变化导致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的变化。当前的国有企业需要承担下列社会责任:中国工业化起飞的主干、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中国国防力量的保障等。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是否应该在追求利润的经济目标之外还要服务于一些公共目标,这是国有企业理论研究一直存在争议的一个问题,其实质是反映了国有企业经济责任与政策责任之间的内在冲突。国有企业政策责任是指国有企业担负的执行政府一定公共政策的责任,它来源于国有企业的政策工具属性。国有企业的政策责任不同于企业社会责任,它是政府股东而非政府股东之外的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对国有企业完成一定公共政策目标的责任要求。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与政策责任之间存在冲突,这一冲突揭示了国有企业的性质。解决这一冲突的关键是将国有企业经营目标由利润最大化转变为综合绩效最大化。对不同类型国有企业经济责任与政策责任的关系进行合理区分,是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提出及广泛讨论,其被社会关注的程度迅速提升,这不仅突现了社会发展、人民利益对企业,尤其是对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国有企业党组织"确保国企实现社会责任"的政治使命。一、国有企业的性质、地位决  相似文献   

9.
建议本山今年的春晚小品,能够回归"向下"的民生情怀——无论是针砭与讽刺时弊,还是体现民生与现实问题,都是一种勇敢承担社会责任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的应急管理活动,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依循人类历史发展的路径可推导出"社会应急"将成为后工业社会理想的应急组织文化。人类已经或即将经历的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后工业社会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在这四个历史阶段中存在着四种结构迥异的应急组织文化:巫术应急、宗教应急,科学应急、社会应急。  相似文献   

11.
农村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实来看,农村社会保障也是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最薄弱的部分。政府责任长期缺位是导致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学界到决策层都存在"政府能力缺乏论"和"土地保障替代论"两个理论误区,加之我国社会保障立法滞后,政策变动频繁,以致政府责任界定模糊,各级政府之间、政府与其他责任主体之间的分工不明确,政府责任的归位遭遇制度困境。  相似文献   

12.
<正>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当前正处在攻坚克难、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必须加强而不能削弱,否则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就会失去政治和纪律保障。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的提出,充分抓住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环节,为国有企业强化落实监督责任和严格落实追究责任指明了行动方向。国有企业必须将党风廉政建设的"两个责任"作为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切实履行,严格落实,为国有企业更  相似文献   

13.
张昆 《人民论坛》2020,(11):66-67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承担着重要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在重大任务、重大活动、重大工程、关键时期,国有企业党组织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对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推进落实意义重大,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建设和发展走向高质量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自上世纪20年代、30年代之交"中国社会史论战"以来,中国学界主流逐渐将以官僚政治(大一统的君主集权)和地主经济(土地可以自由买卖)为基本制度的秦至清两千余年的社会冠以"封建",此说广为流行,影响至大至深。厘清"封建"概念,进而为中国"封建社会"定位,就是一项关乎中国史研究大局的无法回避的课题。考之中国古史实际,经历漫长的"氏族社会"之后,殷商、西周形成"宗法封建社会",东周进入由"宗法封建"向"专制帝制"的转换期。秦汉以降,中国长期延续的社会主流,不是已居次要的"封建制",而是由宗法制、地主制、官僚政治综合而成的"皇权社会"。  相似文献   

15.
人与社会的相互生成、相互诠释是马克思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基本原则,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嬗变来看,马克思关于社会的"三形态"可以描述为:"共同体"是人与社会的原初统一体;"资产阶级社会"是人在社会之外才是人的特殊"社会"形态;"自由人联合体"是人与社会的"真正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现跨国公司忽略社会责任的行为受到了社会的强烈谴责。巴曙松撰文认为,当今的中国企业同样也需要讲求社会责任。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中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责任,这种"企业办社会"的模式弱化了企  相似文献   

17.
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契约理论解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林军 《岭南学刊》2004,(4):71-75
本文阐述了典型的企业综合社会契约理论,并运用社会契约理论解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市场行为、责任行为、自愿行为三个基本要素;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责任观、慈善责任观、道德责任观和社会责任观四个理论流派;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出现与发展是企业与社会之间不断变化的社会契约关系。社会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决定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社会契约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应结合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借鉴美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经验,探索适应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8.
作为"科学发展观"实质与核心的"以人为本"思想以政治纲领的形式以及鲜明的时代特征牢牢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本质,深深地契入到马克思主义的本真精神,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新的阶段。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党的"以人为本"思想的理论前提,"以人为本"思想是60年来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19.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新时代人类文明、生态文明发展到更高阶段的直接体现。国有企业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要深刻认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是国有企业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国有企业应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推动者、实践者。  相似文献   

20.
论“以人为本”在当代社会管理实践中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要求与马克思曾提出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当前,"以人为本"在各种社会管理理论和实践中都得到实际应用,要在当代社会管理实践中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必须从社会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决策程序和对象等方面进行转变,才能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