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利用互联网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逐年攀升,主要集中在侵犯著作权、商标权等不正当竞争领域,致使权利人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严重影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网络经济健康发展和网络环境国际声誉。原因有三点:一是网络特征有弊端。开放性和共享性使得任何网络用户可以轻易复制、下载或转载任意作品,侵权行为易发生;网络即时性易导致网络侵权证据难以固定,如果不及时进行保全,很有可能转瞬即逝;网络的匿名性为侵权责任主体认定增加了难度,也使侵权行为人受到舆论监督的可能性降低,导致社会道德约束乏力。  相似文献   

2.
因新闻舆论监督而引发的侵权案件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新闻舆论监督侵权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新闻事实与法律事实的矛盾、事实和报道之间的矛盾两个方面,要预防侵权行为的发生,应多方着手,特别应注意增强审核意识、法律意识和证据意识。  相似文献   

3.
张桐 《人民论坛》2011,(12):102-103
共同侵权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行为。现行《侵权责任法》在认定共同侵权行为上兼采"共同意思说"和"共同行为说",显然是立法上的一大进步,符合平衡受害人与行为人利益关系的发展趋势。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分析当前大陆法系各国相关立法的发展趋势,应对现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条款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4.
政府网络管理是信息网络防控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政府网络管理的相关立法并不完善,有关职能部门的执法经验尚不成熟,网络飞速发展带来的新问题层出不穷。这些因素导致政府在履行网络管理职能时可能出现侵犯网络主体隐私权、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其他合法权益的行为。这类侵权行为不同于发生在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网络民事侵权行为,与之相应,因这类特殊的侵权行为而产生的政府网络管理中的侵权责任也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共同侵权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行为。现行《侵权责任法》在认定共同侵权行为上兼采共同意思说和共同行为说,显然是立法上的一大进步,符合平衡受害人与行为人利益关系的发展趋势。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立法,分析当前大陆法系各国相关立法的发展趋势,应对现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条款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6.
和传统的作为侵权责任相比较,不作为侵权责任是行为人的一种消极侵权行为。不作为也要承担侵权责任是随着社会关系的日益复杂化和人们权利保障意识的不断加强而产生的。目前,在侵权责任法中,如何完善不作为侵权是我国侵权立法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意思自治原则引入我国侵权冲突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冲突法愈来愈灵活处理的发展趋势和侵权法向着私法本质的回归,越来越多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以不同的方式允许当事人协议选择侵权行为的准据法。我国的侵权冲突法应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以两种方式引入意思自治原则:一是允许当事人协议选择法院地法作准据法;二是在侵权行为实施地和侵权结果发生地位于不同国家时,应允许受害人从中选择对其有利的法律作准据法。  相似文献   

8.
汽车道路交通事故是现实生活中一种常见的侵权行为,构成道路交通事故侵权必须具备以下几个要件:道路交通事故必须是因车辆造成的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必须是发生在特定道路上的事故;有侵权行为;当事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是过错或意外;道路交通事故必须要有损害后果;因果关系。以上是构成道路交通事故的必备条件,缺少其中任何一个要件,则不属于道路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9.
确定工伤保险补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的合理适用模式具有重大意义。我国立法应根据侵权行为的主体及其主观状态的不同选择合理的适用模式:用人单位侵权引发的工伤救济一般采用替代模式;用工企业若存在主观方面的故意行为或者是重大过失及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则采用补充模式;用工企业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亦采用补充模式。  相似文献   

10.
名誉权侵权案件在社会生活中时有发生。我国立法规定,对于名誉权侵权责任统一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相当多的案件适用的却是推定过错责任原则。立法应当针对名誉权侵权行为的类型和侵害对象的性质分别作出规定:对于事实无争议,仅因评论不当引起的名誉权侵权纠纷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言论失实引起的名誉权侵权纠纷应适用推定过错责任原则。另外,在认定公众人物名誉权侵权责任时,应当适当减轻被告对于过错的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法关于侵权责任的方式有明确的规定,但是针对隐私侵权行为并非都可直接适用。结合隐私权及隐私侵权行为的特点,可将隐私侵权行为划分为侵入型、公开型和干扰型三种。将隐私侵权行为可适用的侵权责任方式进行归类、分析,可针对隐私侵权分别适用损害赔偿责任方式、去除其侵害型责任方式和预防侵害型责任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新闻侵权与一般侵权行为相比具有许多特殊性,新闻侵权的作品是否发表,是判断损害事实是否存在的关键;不同的新闻侵权对象,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构成要件;违法性是区分侵权与正当的新闻监督、新闻自由舆论的标准。确定新闻侵权的构成要件要平衡好新闻自由与人格权保护。  相似文献   

13.
过错与违法性关系的处理取决于对过错、违法性内涵和属性的认识。就过错而言,通说认为其是行为人实施侵权行为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就违法性而言,是指侵权人无法律上的理由违反侵权法上应履行的义务而侵害他人权益。过错与违法性统一于对侵权行为的评价:前者评价的是侵权行为的意识基础和意志状态,后者评价的是侵权行为本身。过错与违法性紧密联系、不可分割,过错的认定一般要通过行为违法性的认定来实现。因此就侵权构成而言,应坚持过错与违法性的并立。  相似文献   

14.
搜索引擎技术的新发展带来了直接侵权行为与间接侵权行为认定的新问题。从近些年的司法判例来看,对侵权行为认定标准的采用存在一定争议。我国将间接侵权纳入共同侵权范畴,造成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冲突,对侵权行为的认定也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有必要区分不同情况对搜索引擎服务提供商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环境侵权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民事侵权行为的特殊侵权行为,但在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损害赔偿的承担上,遵循的仍是传统民法的同质赔偿原则,这导致了对受害人救济的严重不足,有失社会公平与正义,同时也导致了对加害人的制裁不力等弊端,不利于环境保护。它的局限性,使得惩罚性赔偿原则引入环境侵权民事责任领域有了必要性和可行性。环境侵权民事责任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可以更好地实现民事责任的救济、制裁、预防功能,可以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6.
蔡鑫 《求索》2011,(4):134-136
跨国公司环境侵权行为在法律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所带来的环境损害常发生在东道国,但东道国大都没有针对跨国公司母公司的管辖权,而母国又缺乏足够动力来约束跨国公司母公司的海外作为。国际社会对跨国公司环境侵权尚未出现专门国际立法,相关问题只能准用国际公约中关于侵权或环境侵权的一般规定。目前对有关跨国公司环境侵权问题的法律适用主要还是依据相关国家国内冲突法进行确定。传统的侵权行为地法在该问题法律适用上仍占据主导地位,而最密切联系原则和适用对受害人最有利的法律原则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纳。  相似文献   

17.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产权的保护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问题。我国加入WTO后,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将面临着新的挑战。知识产权的侵权损害赔偿,以维护和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并制裁侵权行为人为目的,既是侵权行为最主要的民事责任形式,又是知识产权制度得以实现的最重要保障。本文结合我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及国外有关立法,探讨了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的特点、赔偿的原则、赔偿的数额等问题,建议在我国的知识保护制度中将知识产权侵权认定的要素具体化,并增加知识产权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陈思琴 《前沿》2009,(2):133-136
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是指国家对因其侵权行为给公民造成的精神损害承担赔偿的责任。我国现行《国家赔偿法》没有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通过比较研究日本、韩国及我国台湾地区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我国社会现行的立法和实践状况,提出在我国《国家赔偿法》中应建立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并为该制度的建构提供相应的立法建议和条文设计。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社会上发生的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在侵权性质和当事人范围等方面已经发生了一些引人注目的变化。五年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颁布前后,版权管理机关受理的著作权纠纷主要是发生在作者与作品的使用者之间、不同作品的作者之间、同一作品的合作者之间以及作者与非作者之间的署名权和获酬权纠纷。这类纠纷涉及的被侵权者主要是某一特定的自然人。例如某甲抄袭了某乙的作品、某乙利用职权在某甲的作品上署名、某甲某乙合作的作品,发表时只署某甲的名等。又如某刊社刊登了某甲的作品,未按规定付酬,这类纠纷中的一方当事人虽然是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但是被侵权人仍然是特定的自然人。总之,这类纠纷的侵权关系比较简单。而最近几年,另一类侵权行为,即侵犯复制权、发行权、专有出版权和其他邻接权的行为明显增加了。例如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畅销书,被某一个人或单位盗印公开出售;某音像出版社投入重金制作出版的音带被非法翻录,低价抛售等。这类侵权行为不仅侵犯了作者的权利,而且侵犯了合法出版者、合法制作者和消费者的权利,侵权关系比较复杂。我们通常说的“打击侵权盗版”就是指打击这类侵权行为。由于这  相似文献   

20.
汪超  蔡杰 《长江论坛》2009,(4):87-91
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学者们对此甚有争论。笔者认为,为使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真正起到判定侵权责任承担的最终标准的作用,应将侵权行为构成要件分为积极构成要件与消极构成要件,前者应包括过错、侵害行为、损害后果及侵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后者包括各种正当行为。同时,过错虽有客观化趋势,但基于理论和实务中的需要,在立法中仍应加以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